![《弗洛斯河上的磨礪》](/img/b/47d/nBnauM3XzYDN1kDM1YzN4cDOyITMygzM5UjMwADMwAzMxAzL2czLy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背景介紹
![《弗洛斯河上的磨礪》](/img/6/d54/nBnauM3X1gTNzIzN3MzN4cDOyITMygzM5UjMwADMwAzMxAzLzczLw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氤氳氣息里的弗洛斯河,電閃雷鳴,風雨欲來,洪水淹沒了田野,淹沒了那片紅森林、磨坊、房舍與村莊;舞台上,舞者在暗夜中像電影慢鏡一樣起伏身姿,與身體一起沉伏的是漂流的家具、掙扎的欲望和被按捺的激情。大地在那一刻呈現出怪異的淒清與寂靜,當風聲、雨聲、弗洛斯河的水聲、來自瑪吉心靈深處的呼喊聲都漸漸消隱。這就是《弗洛斯河上的磨坊》在接近尾聲的高潮處時的場面。
瑪吉的成長,三個瑪吉不斷地交錯出現:少年時無拘無束、熱烈而純真的瑪吉,青年時自我壓抑、切割心靈的瑪吉,成年時矛盾卻又充滿成熟魅力的瑪吉,這三個瑪吉在劇中反覆地同台,展示出當自我面對人生時的巨變、愛情的萌昧、親情、友情、人格獨立這一系列難題時的掙扎和猶豫,也演繹出我們現實中每一個人都可能多多少少遭遇過的心理困境。洪水過後,黎明的清麗與寧靜中,三個瑪吉再次同台出現,這一次,每一個瑪吉都與她那一生命階段中最重要的人依偎在一起:少年時的瑪吉在哥哥湯姆的懷中,青年時的瑪吉與她的初戀情人相依偎,成年的瑪吉與她愛過又不得不放棄的戀人手牽著手。
小說簡介
![《弗洛斯河上的磨礪》](/img/e/a14/nBnauM3X2YTN0IjN5MzN4cDOyITMygzM5UjMwADMwAzMxAzLzczL4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湯姆知道這件事後,和同在一起學習的威克姆的兒子菲利普的關係開始緊張起來。但瑪吉在斯特利家裡的這幾天,卻和菲利普之間產生了深厚的友情。事實上,身體略有殘疾的菲利普並不像他的父親威克姆那樣卑鄙。
與威克姆的官司輸了後,法院裁決托利威破產,磨坊也歸屬於威克姆所有。湯姆認為這一切的變故都是威克姆陰謀策劃的結果,並再三告誡瑪吉從此不要理睬菲利普。為了能讓家人有個棲身之地,托利威忍辱蒙羞地留在磨坊做威克姆的僱傭工人。
為了還清家裡的債務,湯姆來到姨夫的公司做事,為父報仇已經成了湯姆生活的全部,以至於無心關心瑪吉。七年過去,瑪吉已經出落成一個大姑娘,在她的心裡,意義充實且豐富多彩的生活才是她追求的目標。菲利普從義大利回來後,儘管瑪吉躲起來不願見他,但菲利普還是在兒時經常玩的地方找到了瑪吉。瑪吉被壓抑的情感世界得到了迸發,但卻受到視家族尊嚴高於一切的湯姆的干涉。父親托利威在一場大病中離開人世後,瑪吉的這段感情擱置了下來。
瑪吉的心靈在尊嚴和欲望的雙重壓力之下不斷地掙扎著、成熟著。可就在瑪吉自以為可以用理智對待生活中的一切時,表妹的男朋友、叛逆而又不乏熱情的斯蒂文闖入了瑪吉的生活,使瑪吉的情感世界再起波瀾。面對心中念念不忘的菲利普和出現在自己生活中的斯蒂文,瑪吉最終選擇放棄愛情。可就是這樣,當瑪吉隻身回到磨坊時,不知內情的湯姆還是把瑪吉趕出了家門。當天夜裡,弗洛斯湖水突然上漲,瑪吉和哥哥湯姆在洪水中掙扎一陣後,兩人都沒有上得岸來。
作品評價
![《弗洛斯河上的磨礪》](/img/4/270/nBnauM3X0YzN0AzMzUzN4cDOyITMygzM5UjMwADMwAzMxAzL1czL4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故事發生在十九世紀的英國農村,弗洛斯河岸邊。塔立弗經營著祖傳的磨坊,一家人過著小康生活。塔立弗生性好強,他對當地的律師韋克姆成見很深。在一次訴訟糾紛中(韋克姆是對方的辯護律師),他敗訴負債,不得不變賣所有的產業,並成了韋克姆的雇員,為他管理磨坊。但他並不甘心,立誓報仇雪恨。
塔立弗破產後,他的兒子湯姆中斷了學業,到鎮上當了銀行會計。由於湯姆的奮發努力,他們的家境有所好轉,這使塔立弗感到重振家業有了希望,並對韋克姆進行了報復,但由於過分激動而中風死去。塔立弗。有個女兒叫瑪琪,她是個聰慧而富有感情的人。雖然她家和韋克姆家有著深仇大恨,但她對韋克姆的兒子卻有著純真的友情,只是由於父兄的反對,他們的友誼才未能繼續發展。故事的結尾是弗洛斯河泛濫成災,瑪琪獨自駕船到被淹的磨坊去救湯姆,兩人在危難中和解,但小船覆沒,兩人淹沒在洪水之中。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喬治·艾略特的經典之作,講述弗洛斯河旁聖奧格鎮上磨坊主杜利弗因欠債而發生訴訟糾紛,敗訴破產後其子女湯姆和瑪吉的生活發生了重大的變化。經過幾年的努力,聰明而勤奮的湯姆終於攢夠了錢還清債務並買回了磨坊,但瑪吉的愛情卻因湯姆的反對而頻遭挫折。
作者簡介
![《弗洛斯河上的磨礪》](/img/2/df4/nBnauM3XyYzMygzMzYzN4cDOyITMygzM5UjMwADMwAzMxAzL2czLw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1819年出生於華威郡一個中產階級商人家庭(父親曾是木匠,後暴發成為房地產商人)。三十幾歲時,她因翻譯工作而開始文學生涯,之後還擔任“西敏寺評論”雜誌的編輯;在此期間經由介紹,她認識了一生的摯愛路易士(G.H.Lewis),路易士已有妻室,但艾略特依舊不顧外在壓力,與其同居;兩人隨後遷居德國;回國後,雖不見容於當時社會,但兩人仍恩愛幸福,在工作與生活中,相互扶持。
因為愛人路易士的鼓勵,艾略特年近四十歲才開始寫作,發表文章於雜誌上;一八五九年,才真正發表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亞當.比德》,這部小說一年內再版了八次,受歡迎程度不在話下;一八五九年以後,她發表了兩部極為成功、最為著名之作《織工馬南傳》與《弗洛斯河上的磨礪》,奠定了在英國文壇的地位。之後,一八六三年的《羅慕拉》,一八六六年的《菲力克斯.霍爾特》,一八七二年的《米德瑪奇》,更是著作豐碩,成就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