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介紹
公元2199年,地球因遭到神秘行星加米拉斯的攻擊而瀕臨滅亡的危機。遊星炸彈所釋放出的放射能污染了地球表面,人類不得已只能逃到地底苟且偷生,連最終希望的地球防衛軍宇宙艦隊,也在冥王星戰役中慘遭全滅。正當人類陷入絕望之際,遠在14萬8千光年外的伊斯坎達爾星卻為地球帶來了希望。配備了「波動引擎」的大和號正緩緩地啟動,即將展開一場來回29萬6千光年的浩瀚旅途……
冥王星越來越近了,為了解除遊星炸彈對地球的威脅,大和號於是計畫攻擊冥王星基地,而加米拉斯冥王星基地司令則打算利用最新武器「反射衛星炮」加以還擊。大和號進入了反射衛星炮的射程範圍,卻因為冥王星上還有其它生物,因此無法以波動炮展開反擊。在反射衛星炮集中火力攻擊之下,大和號的制動裝置開始產生異常,最後沉入冥王星的海底深處……
由於大和號在冥王星一役的英勇表現,終於解除了遊星炸彈對地球長期以來的威脅,但也因此引起了加米拉斯帝國大總統德斯拉的注意。脫離了太陽系之後,大和號一路朝著伊斯坎達爾快速前進,卻在途中遭遇德斯拉機雷防衛線的阻撓。面對如此龐大的雷區,沖田艦長決定利用機雷部署的間隔直接穿越雷區以節省時間,不料機雷群卻悄悄地縮小間隔並團團圍住大和號,令大和號陷入動彈不得的險境之中……
大和號以地球與大麥哲倫星雲的中間點「巴朗星」為目標努力前進,然而加米拉斯帝國的常勝將軍多梅爾卻早已在該星域布下重兵以逸待勞。擅於謀略的多梅爾利用巴朗星上的加米拉斯基地為餌,一方面誘使大和號全力向該基地進攻,一方面趁隙遙控繞行於巴朗星軌道上的人工太陽墜落直擊大和號。大和號發現此事後隨即調頭180度企圖以波動炮擊毀人工太陽,但一切似乎已經太晚了……
經過一番波折之後,大和號終於抵達了大麥哲倫星雲,尤其是在收到絲塔西亞所發出的誘導電波時,大和號艦內的緊張氣氛頓時消散一空,地球終於有救了!根據絲塔西亞的指引,大和號隨即向伊斯坎達爾所在的星域前進,不料在快抵達目的地時誘導電波突然中斷,此時映入眼帘的竟是由兩個行星所組成的雙子星,那就是伊斯坎達爾嗎?正當大和號全員陷入疑惑之時,為數龐大的飛彈突然從伊斯坎達爾所在的方向飛來……
創作背景
20世紀70年代,日本結束了戰後的困苦生活,經濟開始飛速發展。從二戰的記憶和軍國主義的陰影下擺脫出來,文化也隨著經濟的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時代;那個時代,人類開始了新的產業革命、科技逐漸占有生活的全部空間。無數現在已經成為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發明就是在那時產生,計算機也開始為社會發揮實際效力,因美蘇爭霸而起的探索宇宙的熱潮,在1969年阿波羅登月成功後達到頂峰。那是一個意氣風發的時代,充滿激情熱血,相信努力必然帶來進步和充滿希望的明天。而作為文化的一部分,動畫和漫畫必然把當時時代的精神淋漓盡致地反映;經過60年代的創業之後,從70年代開始,動漫界逐漸成長,脫離幼稚、變得成熟,同時也開始自己的發展。現在最老一輩的動畫監督和漫畫家,多是從那個年代開始走上舞台的,Otaku的萌芽是在那時產生,現在的中堅一代也是在那個時候樹立了自己的理想、準備開拓未來。
那個時代的精神,正是科技和浪漫。日本的動畫監督和漫畫作者從戰後開始,就已經著手共同開發科幻的空間;阿童木、再造人009、鐵人28號,再加上70年代初誕生的偉大魔神系列,應該說,隨著1972年,《魔神Z》開創的機器人動畫開始紮下腳跟,到了70年代中期,動漫界的SF土壤已經很堅實,加之文藝作品所需要的想像力特別容易和SF合拍,於是,到了1974年,那樣一部動畫的產生,也就是理所當然。
1974年,西崎義展40歲。他的人生道路是從舞台、音樂的現場製作人開始的,後來和手塚治虫合作,在蟲プロ參與了動畫的製作,1972年以製片人的身份,跟一個叫富野喜幸的新人——當然他現在已經叫富野由悠季了——一起把手冢的《小飛龍(海のトリトン)》改編成了動畫。順便一提,這部動畫是富野初次擔任監督的作品,對西崎義展來說,這部動畫也使他初次涉足TV動畫界。1973年蟲プロ倒閉之後,他又製作了一部叫《ワンサくん》的TV動畫;這部動畫平平無奇,但在《ワンサくん》製作和完結的同一年,他就和山本暎一開始策劃一部新的動畫,這部動畫注定了將要讓多少人在歷史上留名,並且真正地開創一個新的時代。
當初西崎義展對這部動畫的構想,是一部以講述“地球遭到危機,人類尋找宇宙中的居住地”為主題的作品,換句話說就是SF版的諾亞方舟;我們知道,日本人從來就不缺危機感,1973年爆發的石油危機使這種危機感得到了現實體現,也許這就是這個企畫案最初的來源?——西崎的本行就是舞台和音樂製作人,他從《ワンサくん》開始就在嘗試把電影、戲劇和音樂的魅力真正地和動畫結合起來。現在他有了一個廣闊大宇宙的浪漫舞台,要達到他的目的,這是一個完美的舞台。為此他還特別找來了著名的科幻作家豐田有恆(他是《鐵臂阿童木》和《森林大帝》動畫的腳本作者)來幫助做設定,豐田本人也擔任監督,使這個科幻世界更加合理、真實;事實上這部動畫正是以其真實為構架,才能以此為根基發揮出超凡的浪漫,把人心征服,同時也成為不可動搖的里程碑和經典。
1974年,松本零士36歲。當時他還年輕,但已經在漫畫界打拚了很長時間,作為漫畫家也已經聲名卓著;他的風格這時已然形成,那獨特的畫風、科幻、唯美和浪漫的氣氛一直延續到今天。松本的風格正是西崎所看中的;1974年4月,他找上了松本,請他擔任這部動畫的美術及人物設定。松本答應了下來;但是,到了6月末,山本暎一去國外取材之後,動畫的製作遇到了諸多問題——從《鐵臂阿童木》到《森林大帝》的動畫都有山本暎一的功績,沒了他的能力製作組實在施展不開——,於是松本零士只好又接下了監督的任務。在此之前,雖然他已經創造了很多大受好評的漫畫,但作為動畫監督,他還是頭一次。——這樣,在“製片人兼總指揮”西崎義展的協調下,這部動畫的旗下聚集了今天我們看來是,當時亦是極之豪華的陣容:包括松本零士、山本暎一在內,還請來了舛田利雄(《虎!虎!虎!》的導演)當編劇和監督;設定方面有豐田有恆;演出是石黑升,他後來作為《逾時空要塞Macross》的監督再次證明了自己的才能;此外,給這部動畫做分鏡的是富野喜幸和安彥良和!這些名字加在一起,是個什麼概念?!儘管有些人當時並不很出名,但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在今天聽來,不禁令人遐思萬千。那是一個只屬於那個時代的輝煌;也正是在這些第一代的動畫製作人手中,象出現在那艘宇宙戰艦前方的星海一樣,新的大宇宙的幕布即將拉開。
播出影響
“再見了,地球喲……”
隨著名歌手ささきいさお渾厚低沉的歌聲,1974年10月6日,一艘深藍色的巨大戰艦在宇宙和地球的襯托下,緩緩地航向畫面深處、航往宇宙遠方;就這樣,《宇宙戰艦大和號(宇宙戦艦ヤマト)》正式開播了。“SOS地球!!覺醒的宇宙戰艦大和號”,這個標題,現在看來就是和“高達,站在大地上!”或“使徒,襲來”有著一樣的地位的,宣告一個新時代到來的開幕的號角。——這部新動畫起初計畫播39集;但在當時,包括西崎義展本人在內,恐怕誰都沒有想到這部作品的意義及影響。《宇宙戰艦大和號》的故事情節只是一條單線,但和之前的那些動畫相比,它的劇情已是相當深刻複雜:2199年,地球遭到神秘異星人加米拉斯(ガミラス)人的攻擊,無數燃燒著火焰的隕石——遊星爆彈落到地表,把整個地球都籠罩在放射能的死亡陰影之中。地面上所有的生命、水,全都消失了(地球被炸得跟火星似的),人類躲到地表以下,恐懼著死亡的威脅;這時,遙遠的伊斯甘達爾(イスカンダル)星女王絲塔西婭(スターシャ)從本星送來訊息,如果地球人能到她那裡去的話,她就會把能瞬間讓地球恢復原狀的神器……不,超科技機器“宇宙清洗器D(コスモクリーナーD)”相送。同時還給了地球人能夠到達她那個星球的“波動引擎”的製造圖,因為當時地球人已經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建造宇宙船了,所以就把二戰時被炸沉在海底(因為海已經沒了,所以戰艦殘骸其實是在陸地上)的戰艦“大和”改造成能潛水能飛空能在宇宙中航行的超級宇宙戰艦(那個東西在海底沉了兩百五十多年怎么還沒爛成廢鐵……),“宇宙戰艦大和號”於焉誕生。
在此說明一點:雖然名字都是“大和”,讀音一樣是yamato,船也確實是那艘船,但就字面上來說,當年那艘戰列艦和這艘宇宙戰艦是不同的:日語是把前者寫作“大和”,而把後者用片假名寫作“ヤマト”,以示區別。而就中文來說,同樣管前者叫“大和”,但把後者的名字寫作“大和號”,是出於同樣的道理,不能直接叫“宇宙戰艦大和”。很多人看到大和號的樣子之後都問“為什麼要造得跟那艘戰艦一樣”,其實本來就是用那艘破船改造的……
給大和號和全體船員的時間,只有365天。人類只能再撐這么久了;在這短短的一年中,用瓦普跳躍也好,宇宙航行也好,他們要走14萬8千光年(這個數字現在已經很著名了)去伊斯甘達爾,那是來回共29萬6千光年的遙遠旅途。除了艦長沖田十三老先生和其他幾個人之外,包括主角古代進在內,船上基本上都是昵岬拇?保歡?謁?敲媲白璧滄諾模?親忱齠?O盞撓鈧婊肪常?褂性詰宜估?ē釺攻椹`)總統指揮下、加米拉斯艦隊的拚命阻擊。當時每一話的最後,都會打出一行字幕:“離人類滅亡還有XXX天”,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這次任務的緊迫和緊張感。(明白《真幌的398天》最後的字幕是從哪來的了吧?安達充甚至在《H2》里都惡搞了一下這個。在漫畫的那種地方都能惡搞,真強……)——於是,在經歷了無數的艱難險阻之後,他們終於到達了伊斯甘達爾,取回宇宙清洗器D,拯救了地球。
在三十年後,當我們再度把眼光投到當年的《宇宙戰艦大和號》上時,在心中依然會迴蕩著那種激情。當年的作畫水平,現在來看確實是很粗糙,但那畢竟是三十年前;同為TV動畫,看看和《大和號》同時代的作品,大和號的畫面在當時幾乎可稱“驚艷”。而且,和當時那簡單無比的動畫情節比起來,大和號的劇情深度簡直超越了那個時代。像《魔神Z》的TV版,雖然開創了熱血及巨大機器人的先河,但整個的情節架構,和永井豪的漫畫比起來卻遠遠不夠完滿。當時流行的情節就是這種:愚蠢而邪惡的敵人出現,哇啦哇啦叫一通之後被正義的主角一拳轟成廢鐵,然後下周再迎接新的敵人,接著再戰……《魔神Z》就是這樣72話從頭打到尾的,這也是當時動畫的通行模式;至於敵人,如地獄博士百鬼帝國一類,更是只知道破壞和侵略的怪物。
但在《大和號》中,這些都從根本上被改變了。大和號的敵人,不再是什麼想要征服地球的秘密結社或者只會一批批派飛碟到地球上來破壞的外星人,他們面對的加米拉斯帝國是一個真正龐大而恐怖的國家,而且加米拉斯星和伊斯甘達爾星是雙重連星(光這一點設定就夠出彩的了);動畫的情節也不再是保衛「市街」(借用一下這名詞,嘿嘿)的戰鬥,而是為拯救地球而進行的一次史詩之旅。當然,戰鬥還是主線,但《宇宙戰艦大和號》里的戰鬥,從一開始就是以二戰里的戰役為直接藍本的,真不愧是請舛田利雄來當的監督……雖然受時代所限,所謂政治、戰略、戰術都還只是一些粗淺的概念,但總算已經有了;而且,《大和號》是第一部以嚴肅的態度來描繪戰爭場面的動畫。貫穿全作的寫實風格相當強烈,本來松本零士就是箇中的高手:戰鬥的魄力和戰爭的殘酷一起在《大和號》里出現,沒有什麼隱瞞。就是現在來看,這部動畫也是足以讓人看得下去的一部作品。再加上有如此豪華的陣容作保證,它的成功應該是理所當然的……
——然而,在當時,《大和號》初次播映的時候卻遭遇了嚴重的危機,收視率一直徘徊在低迷狀態。據西崎義展後來回憶,第一次播映的平均收視率僅為5.4%,這不僅在當時那個時代是遠遠不夠的,而且動畫前半的收視率相當低,平均數還是靠後半拉上來的。於是,和後來《機動戰士高達》的命運一樣,《大和號》的篇幅被勒令壓縮至26集,這就是我們看到的最初的TV版。
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有主觀也有客觀。當時《大和號》的放映時間,很不幸地,和著名美國科幻片《決戰猩球(PlanetoftheApes)》及《阿爾卑斯的少女海蒂(アルプスの少女ハイジ)》撞在了一起。《海蒂》也同樣是動畫史上的經典名作,宮崎峻做場面設定和畫面構成,高畑勛負責演出,有著相當強的競爭力;而且當《大和號》第一集開始播出時,《海蒂》正好發展到了劇情的關鍵轉折點上。所以,只能說《大和號》太倒霉了:正在追著《海蒂》看的觀眾,自然不會去看這樣一部剛剛播出的動畫,再加上《大和號》初次放映的時候是在下午4-5點的時間段,這是屬於小孩子的時間,小孩子不可能對這樣深刻、艱澀的劇情感興趣;錯過了前面幾集之後,更是沒有幾個人能看得下去了。到《海蒂》播完的時候,《大和號》也差不多做到了盡頭。開局的失敗使投資商信心大減,後半程的情節被強壓成了26集,因此當初有很多構想都沒來得及實現:比如開始時古代進的哥哥古代守,其實是被設定成沖田十三的兒子的,而松本也是在《大和號》的製作中第一次提出了“宇宙海盜哈洛克”的構想。但就像《高達》結尾處的一些情節一樣,這些想法都沒能來得及實現。——最嚴重的問題尚不在此:其實是《大和號》所生的時代限制了它,使它開始時舉步維艱。當時日本人對動漫的態度和現在的中國一樣,只是把它當成“小孩子看的東西”。70年代以前的精神,最著名的代表是《奧特曼》、《魔神Z》、 《假面騎士》一類的作品,時人甚至將動畫稱之為“TVまんが”——電視漫畫;那些所謂“成熟”了的人對動畫不屑一顧,同時動畫界自身也僅僅針對低齡觀眾製作作品。現在我們看那個時代的動畫情節普遍都很簡單,其實不是當時的人蠢,而是因為那些動畫就是做給小孩子看的,不需要也不可能有什麼複雜和深度。《大和號》之所以被稱為動畫界的“第一次衝擊”,原因就在於此:它是第一部嘗試、並最後成功的面向高年齡觀眾的動畫。從三十年前的那個時候開始,這種動畫第一次在世界上出現;後來,在重播的時候,《大和號》被放到了晚上7點的時間。這個時間的節目已經不再是給孩子的了,更多高年齡層的觀眾也是在這個時候接觸到這部動畫的——這,也就是大和號的傳說創造之始。
續集介紹
《大和號》重播之後,漸漸地在觀眾中有了相當高的聲譽,當時剛創刊的動畫資訊志《Animage》也不遺餘力地捧它。終於,在三年之後,《大和號》被冠上了“王道”的頭銜,同年8月6日,《大和號》的劇場版終於放映了。——《大和號》真正改變時代,是在1977年8月6日放映的這個劇場版;劇場版以TV版為基礎,把26集的精華(確實是精華)濃縮到兩個小時又十分鐘的電影之中,添加了鏡頭,重做了很多TV版表現不足和有BUG的地方(尤其是在結尾處)。同年,美國也引進了《大和號》,它換了個美國名字叫《StarBlazers》,而且被按照美國人的習慣,連刪帶改,從頭到腳被整得面目全非。美國人的這個StarBlazers比天鷹戰士改得都狠,具體的就不多說了;但儘管如此,它依然在美國獲得了很高的人氣和收視率。雖然是不能和魔神系列在歐洲那高到令人難以置信的收視率相比啦……不過這樣的成績已經足以堵住日本國內某些說三道四的人的嘴了。
自《大和號》之後,SF動畫就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大和號》送給人們的是對宇宙的夢想和對浪漫的渴望;從1977年以後,TV動畫的家族中生出了許許多多以宇宙為背景的作品。《機動戰士高達》、《逾時空要塞Macross》這些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名作自不必談,1978年,松本零士把原本想在《大和號》里用但因為篇幅壓縮被刪掉的關於宇宙海盜的企劃拿出來自己做了一部作品,隨之產生了名作中的名作、偉大的《宇宙海盜哈洛克船長》系列,幾個月之後,作為他代表作的《銀河鐵道999》也問世了;事實上,哈洛克船長的阿卡迪亞號就是一艘宇宙戰列艦。在1976年的《大空魔龍GaiKing》中,機器人動畫裡也第一次出現了“母艦”的存在(儘管那還是個粗糙的胚子),和大和號對比一下,後來日本動畫中幾乎所有的宇宙戰艦的基本模式都沒什麼改變。“宇宙=星之海”的概念開始深入人心,瓦普跳躍的概念和跳躍時的場面、在宇宙中用艦隊和艦載機交戰的傳統、還有那種在星海中航行的浪漫一直傳承到今天。就在第一部劇場版大火特火之後的第二年,1978年8月5日,第二個劇場版《再見了,宇宙戰艦大和號~愛的戰士們》播映,盛況空前。有400萬人走進影院觀看了這部電影,創造了43億日元的票房,位列當時及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劇場版動畫之冠;這個記錄直到1989年才由宮崎峻的《魔女宅急便》打破。
隨著《再見了,大和號》放映結束,新的一部TV版立即於同年10月14日推出。這部《宇宙戰艦大和號Ⅱ》的情節和之前的劇場版完全一樣,只不過被改編成了26集的TV版。這是先有劇場版,後有TV版的一個相當罕見的例子:兩部作品所講述的都是地球和新的宇宙強敵白色彗星帝國戰鬥的故事,TV版只是在結尾處作了些改變。這部作品最令人感動的,是大和號的航海長島大介與提里薩特星聖女提莉莎(テレサ)之間的悲劇之愛;第一部的“宇宙旅行”主題雖然還保留著,但已被大大地削弱,大和號在航行中除了與敵戰鬥外基本沒遇到什麼麻煩,而且前面和後面加起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是大和號保衛地球的作戰。在上次遠行後已經要被廢棄的大和號在乘組員的努力下重新復活,另外上一作的BOSS狄斯拉總統這回也作為白色彗星帝國的客卿登場,依然與大和號為敵。從這裡開始,大和號“系列”的最主要的感情基石奠定了:除了浪漫,就是懷念。
當《宇宙戰艦大和號Ⅱ》結束之後,接下來的兩年,1979年7月31日和1980年8月2日,《宇宙戰艦大和號~新的旅程》和《永遠的大和號》兩個劇場版也面世了。這兩個劇場版的情節是前後相連的:大和號先是在伊斯甘達爾星與暗黑星團帝國的一支艦隊戰鬥,然後進擊暗黑星團帝國本星。加米拉斯星毀滅了,絲塔西婭也和伊斯甘達爾一起自爆;在《宇宙戰艦大和號~新的旅程》里擔任主要角色的,並不是古代進,狄斯拉總統的戲份比他更多,這時他已經變成大和號的友軍了。——再後來,他率領殘存艦隊到了銀河系的中央部分,建立了新的加魯曼·加米拉斯(ガルマン·ガミラス)帝國,與另一個在銀河中稱霸的勢力波拉聯邦(ボラー連邦)展開戰爭。在一次戰役中,一發射偏的行星破壞飛彈一直漂流,射中了太陽,太陽的核融合反應異常增加,對地球造成嚴重威脅,於是大和號受命出發前去探索第二地球:這就是從1980年10月11日開始播映的《宇宙戰艦大和號Ⅲ》的背景。不知是有意還是巧合,三代TV版全是26集,播映時間也驚人地接近,都是在10月初……
發展到《宇宙戰艦大和號Ⅲ》的時候,和《大和號Ⅱ》比起來,“宇宙旅行”的氣氛更加淡薄,雖說是外出尋找人類新天地的緊迫之旅,但和第一作的旅行比起來,這次航行簡直就像在自家的後花園裡散步一樣。很快,大和號就卷進了加魯曼·加米拉斯帝國和波拉聯邦的戰爭,他們自然跟狄斯拉結盟,一同對抗波拉聯邦,最後把波拉聯邦的艦隊打敗,又將太陽恢復正常,拯救了地球;從《大和號Ⅲ》里我們明顯可以看出,就是快到了80年代,日本人對蘇聯依然是怕得要命的:波拉聯邦是一專制極權國家,所有星球都是冰天雪地,人物的名字也是俄國式的,強迫別的星球加入自己的聯邦,實際上就是吞併它們,而且用武力鎮壓屬國民眾,拚命對外擴張,他們的超遠程飛彈能從本土一直打到加魯曼·加米拉斯本星……雖然當時日本動漫有很多這種影射(《惡魔人》也是這樣),不過……這也太能影射了吧?……當《大和號Ⅲ》發展到最終話的時候,在全片的最後,附上了西崎義展的一段話。在這裡,他明確地表示,下一次的《大和號》將是最後了;雖然從最早的TV版開始,幾乎每一作《大和號》出的時候他都會說這話,但這次確實是真的。——而且,這部最後的作品直到三年以後才與觀眾見面,那就是劇場版《宇宙戰艦大和號·完結篇》,35毫米版於1983年3月19日公映,效果更好的70毫米版11月5日放出,這部長達三個小時的動畫電影以當時的製作水準來說可謂極盡精良,為《大和號》的系列畫上了完滿的句號。——公元2205年(沒錯,每作《大和號》之間只過了一年的時間……動畫裡最慘的是地球防衛艦隊,他們在差不多每作中都會被全滅,然後重建,下一年再全滅……),銀河系與從異次元空間顯現的新銀河系發生衝突。星球與星球之間互相碰撞,加魯曼·加米拉斯帝國和波拉聯邦全都走向毀滅之路。新的侵略者迪恩基爾帝國將水之行星亞克埃利亞斯反覆進行空間跳躍,逼近地球,大和號在復活了的初代艦長沖田十三率領下,經苦戰毀滅了迪恩基爾帝國,狄斯拉也過來支援,殲滅了迪恩基爾艦隊;最後,沖田十三獨自開著大和號沖入亞克埃利亞斯的中心自爆,拯救了地球。
角色介紹
沖田艦長
全系列最重要的核心人物,其實他的精神,可以說就是大和號的精神,而他的靈魂,則就是大和號的靈魂。沖田艦長其實出場的時間並不多,只有在前幾集出場較多,在TV第一部的中間時就已經臥病在床!大部分指揮都交給古代處理,只有在最緊急的關頭時才抱病出征,而在第一部完結時也隨著大夥達成使命,歷經無數死傷千辛萬苦直到再次回到地球時,眾人歡欣鼓舞之際,艦長在獨自一人的艦長室中,也含淚默默的閉上了雙眼,就此遠離。看到此無不讓人激動感慨,但是他在大和號中的精神象徵卻可說是永恆不滅!在沖田艦長去世後的TV第二部、第三部,甚至是劇場版第二、三、四部里,舉凡遇到生死關頭、全艦絕體絕命的大危機時,代理艦長的古代都會回憶起沖田艦長的教導,甚至是與沖田艦長(靈體?)對話來獲得啟發與鬥志,從而突破困境打倒敵人。因此,可以說,大和號本身,即是沖田艦長意志的具像與實現,大和號的故事,就是訴說沖田艦長理念的故事。
古代進
作戰部長,第一男主角,但是雖然他是個有血有淚的硬派角色,但是其實他給予我的感覺是這部作品所投射出一個理想男性的典型,與沖田艦長的英雄級神靈不同,古代進雖然具備熱血、認真、負責、強悍、積極與勇猛的正面形象,但是他也同時會有氣餒、任性、焦急、暴躁與盲目的一面,以他為故事的出發點,更能引起所有男性的觀者共鳴。古代於沖田艦長的崇拜從來沒有消失過,而最後他也仍舊沒有超越沖田艦長,事實上,他在整個大和號系列中幾乎都是擔任代理艦長一職,艦長椅與艦長帽都空下來,保留給永遠的沖田艦長,這應該要怪沖田艦長的形象實在太過強烈,以至於後來沒人能取代他的位子。雖然坐後來幾部亂搞的劇場版找了幾個據說是跟沖田艦長超不多期別的老頭來坐艦長席,但是這些老頭搞到最後全部都是最後大戰還沒打就戰死,搞什 啊?即使如此,古代仍然是當不了艦長,但是當他艦長的人都會掛,所以他只能一直當代理艦長,古代啊!你就行行好當個艦長不就好了?何必害死一堆年高德邵的老人咧?大概古代苦惱猶豫的印象太過鮮明,所以觀眾也不習慣看他穿軍官大衣,因此他即便是全船地位最高的人,也還是依然穿著跟一般戰鬥員同樣的制服。古代是個很優秀的男子漢,可惜他上頭壓著一個沖田艦長的英靈,因此大家也只覺得他是個優秀的男子漢而已,焦點反而看到他不安、彷徨與落淚的平凡軟弱面了。
島大介
航海長,掌舵手,是個好人,男配角,角色建立的成因就是用來當作男主角的好朋友用的,因為設定是主角的同學、戰友與至交,能力也不會太差,基本跟古代是不相上下,但是上了大和號之後卻只能窩在操縱席上抓方向盤,雖然說掌大和號的舵至關重要,但是因為大和號的航線幾乎都是固定的,除了緊要關頭之外其餘時間沒啥表現機會,不像古代可以開戰機出去威風,結果變成專門來與古代接話的角色。比起古代的熱血,島比較沉著冷靜一些,但這於事無補,只會再度磨損島的明星光環而已,只有熱血笨蛋才能當動漫英雄的,理性的人終究只有在一旁酸的份,到最後還不是要乖乖幫忙。後來大概觀眾對這種主角的好朋友配角的關注度提高,製作群也就給予島更多的角色深度,當然對主角以外的角色而言,劇情描寫越多就是只會更慘不會更好。而後除了一併設定了島的家庭背景外,也給予他疼愛弟弟的形象,甚至讓他跟外星超能力美女談跨物種的生死戀!當然這種戀愛轟轟烈烈,先是要在一起,然後突然別離,然後島掛了,美女出現犧牲自己把他救活,然後美女又突然出現開隱藏超大絕把大魔頭給轟爆了…因為島畢竟是大和號核心成員,支撐起劇情的主要角色之一,所以這種死去-活來的轉折雖然讓人恨得牙痒痒卻總是賺人熱淚,不過在劇場版第五部還是讓他死了,夠了吧。
森雪
生活部主任,雷達士兼醫護士,第一女主角,就算不是大和號中唯一的女性也大概是唯一有名字跟唯一照到臉的。以那個年代難聽的說法,就是設定來給主角專用(被女性歐死)。她的職務亂七八糟,其實大和號上很多人都是這樣,即使軍艦上人兼數職也不是這種乾法,不知是為了突顯小雪的多才多藝、認為女性就要有照顧他人的形象或是單純的幫她在艦橋內找個位子插話。小雪是標準松元零士老師筆下的美女形象,金髮飄逸、超長睫毛、瞳孔內有著深燧的璀璨銀河、纖纖柳腰與弱不禁風的骨架與姿態、總是眼神半閉低頭垂憐世間的菩薩氣質,沒接觸過的人猛一看還真不習慣,看久了之後不但不膩還會上癮,因為松元零士老師不是單純描繪女性的 體外廓,而是描繪出他心目中的女性氣質與形象。其實小雪一開始也是很影薄的角色,她之所以能踏穩主要角色群就是因為她是這大和號系列中少得不能在少的女性角色,而且還”可能”是唯一有過好結局的女性角色。為什 說可能呢,因為小雪就是大和號愛搞”死去-活來”手法的第一個犧牲品!早在TV版第一部快結尾時,這位第一女主角就因為毒氣而不幸香消玉殞,所以即便千里迢迢回到地球也讓人高興不起來,只有著無限的悲哀與感慨。但是此時拜神奇的外星科技之賜,噹啷~復活!皆大歡喜,下台一鞠躬~!不過後來小雪的戲份越來越重,也逐漸有了自己的立場與想法,甚至也會抵抗古代的作法,不過仍舊脫不了楚楚可憐百依百順的傳統女性形象,大和號之中每個人彼此都是叫姓,只有小雪是每個人都直接叫她名字。後來還是不改灑狗血本性,也反反覆覆死了好幾次,有一次最後還拖古代下水。
真田志郎
科技部長,技師長,一臉壞人大哥樣,但卻是全艦中最理智沉著的角色,幾乎不會出現他驚慌失措的鏡頭,舉凡大危機不是靠古代的蠻幹就是靠真田的科學方法解決。務實派的科學家,雖然追求科學技術,卻反對科學技術的支配,不是個瘋狂科學家,卻機械萬能。在大和號艦橋里的發言舉足輕重,不會隨便亂說話的人,通常都是極具建設性的發言,或者應該說當真田開口時,大家就知道已經有辦法解決現在的超級危機了,可以放鬆去拿飲料來慢慢看下去了。雖然幾乎都是處在幕後技術支持的人,但是幾次親自上前線都讓人非常的印象深刻,一開始明明都是處在安全區域不會死的角色,後來也慢慢步上其它人的後塵,在大決戰時變成叫主角快走別管我的踏腳石。
佐渡酒造
醫官,酗酒老頭,不知道是不是這裡開了個成功的先例,往後好像隨軍醫官都常常變成嗜酒成性,卻大智若愚的老頭角色,然後通常有個美女助手。佐渡老頭塑造了典型形象,終日遊手好閒,看似腦筋不清楚,卻是眾人皆醉我獨醒,在事態渾沌不明時能看清時勢,在歡樂平靜時能預見將來湧現的雲雨,在眾人盲目失焦時出來斥責大家,在眾人彷徨恐懼時出來激勵大家,而在整條船的小毛頭中,他也是唯一能夠了解艦長心事的人。佐渡老頭可以說是松元老師在大和號中的分身,彷佛在整群角色糾結卡住時,用來釐清劇情的角色,松元老師常以這類角色投入他的各作品中:其貌不揚、歷經風雨、古道熱腸、熱心誠意、不拘小節的長者來抒發他的理念與熱情。事實上,這個瘋癲的囉唆老頭卻是最常守在沖田艦長墓旁喝酒談天的人,由此可見松元老師對於重情義與對逝者過往感懷的深入刻劃。佐渡老頭從未被深入描寫其角色背景,因為他本來就是設定接近於旁白與默默的守護者的角色,是大和號故事與歷史的見證者,而他特有的一些習慣與價值觀,也許正是松元老師個人獨有的堅持也說不定。大概就是因為這樣,佐渡老頭在大和號眾多角色死去活來不斷重複的輪迴中一次都沒有死過,一次都沒有,總是能夠全身而退,真是不簡單。
分析士
是個拼裝機器人,卻有著人類的心,當然也有著人性的缺點,事實上它遠比嚴肅的其它人跟冷漠的外星人更具有俏皮的個性,算是大和號的開心果,總是和佐渡老頭兩個一搭一唱扛起了大和號里的甘草角色。平時負責擔任艦內的吐槽角色,對於佐渡老頭的炮火總是毫不留情;而他的另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負責抓準時機掀小雪的裙子,都不會遭到性騷擾法辦,沒辦法,周遭都是男人,礙於規定不好下手,超法規的機器人正好是造福人群!分析士雖然老是對小雪惡作劇,但是對她卻是真心一往情深,連命都可以不要,連小雪都不得不承認它的真心,不過被騷擾時還是會發飆就是了。分析士認為自己是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而且是個比人類精密十萬倍的天才,但是它的言行使它成為搞笑的角色,因此常常在鬧彆扭或發脾氣,可以說是大和號中最可愛的角色。因為是機器人,所以沒有死過,不過倒是反反覆覆被解體拆開來檢查,兇手大都是真田。
川彥左衛門
機關長,雖然是核心團隊但是薄影角,只是來襯托一堆年輕人中要有個長者要在艦橋而已,話又少,只有在出事時對著對講機大喊“引擎呢?引擎怎了?”,然後機關室就會是一大團火回答“引擎已出力最大!”或是“不行了!這裡已經…”這樣的段子演而已。因為跟艦長是老戰友,通常負責在眾人不滿時在一旁幫艦長說話,而這種大鬍子老頭又是艦長老戰友能心意相通的設定在以後的動畫中也有奇妙的傳承下去。大概大家都很懶得設定機關長或輪機長這種明明很重要卻又沒啥表現機會的角色,就沿用這種外型粗獷卻心思細膩、沉默寡言又任重道遠的模式。原本也是安全區域角色,後來也逃不過編劇的魔爪,去陪老艦長了。
德斯拉大總統
地球最初的侵略者加米拉斯帝國的領導者,大和號一開始的死敵,他的形象可以說是轉變最大的角色之一,讓人又愛又恨。一開始德斯拉形象是個高傲而冷血的優雅貴族,全身上下就是冷酷的軍國主義高壓裝扮。從一開始就沒把大和號給放在眼裡,當它是蒼蠅,但當大和號一一突破加米拉斯的防線、殲滅它的前線基地、甚至是擊破加米拉斯的艦隊與空母群之後,德斯拉也開始把與大和號之間的鬥爭,從陪原始人玩家家酒的心態轉變成男人與男人的對決。德斯拉是個轉變最大的角色,也是個死最多次的角色,幾乎每一部最後被幹掉時都會不可思議的再出現,然後再被幹掉,然後下一部又會復活…天!這樣不是感覺超惡劣的嗎?其實不會,德斯拉每死一次品行就會變得更好一點,死到最後,竟然變成全宇宙中,即便連地球聯邦都不諒解,通緝的叛徒大和號唯一相知相惜的宿敵與戰友,大概是被大和號給殺怕了,所以德斯拉是最不敢小看大和號隱藏實力的人。而德斯拉從一開始高傲盲目的冷血領袖,逐漸成為執著於復興帝國以找大和號報復的修羅,而後竟然又成為與大和號攜手奮戰抵抗暴政的盟友,犧牲自己也要幫助大和號,甚至傾盡國力也要幫助地球!所以德斯拉可說是轉性成功的良好範本,是宇宙教育史上的正面教材!德斯拉從一開始的冷血鬼逐漸成為有血有肉的男子漢,甚至比誰都重視愛與奉獻的力量,追求超越自己的心,所以他的死法也越來越悲壯,從一開始死得大快人心,到執念被粉碎給人的淒涼失落,可以說是難得受人歡迎的反派,就因為他的執著的意念、爽快的個性與帝王的氣度,緊緊抓住了觀者的心,所以只好每一部都不停的讓他出來。不過他畢竟還是改不了本業,依舊是在銀河中燒殺擄掠,擴張帝國版圖,不過反正他不敢再來打地球了。
作品鑑賞
《大和號》最大的魅力就是它的浪漫:巨大的戰艦在宇宙中航行、戰鬥,度過一切險阻艱難。看看那每一個鏡頭、每一個故事吧。《大和號》里的無數名場面都是這神話的一部分:森雪對母親說“我不會說再見”的時候、大和號初次啟航的時候、波動炮第一次發射的時候、破爛不堪的大和號向白色彗星決死衝鋒的時候、絲塔西婭和伊斯甘達爾星一起自爆的時候、狄斯拉和古代進在宇宙中告別的時候、《大和號Ⅲ》最後、和波拉聯邦宇宙要塞決戰的時候、還有完結篇里,沖田十三艦長再度出現、狄斯拉在千鈞一髮之際趕來援救、大和號自爆、毀滅亞克埃利亞斯的時候——每一部、每一集都是這樣。只要那悠遠的歌聲響起,深藍色的艦影划過星海,在無數花朵般綻放的爆光中,浪漫和熱血就慢慢地在身體裡擴散開來。
在戰爭之外的另一條線,是大和號艦員們的友情和愛:古代進(他的聲優是富山敬啊)、沖田艦長、島大介、工程班長真田志郎、艦醫佐渡酒造、機器人阿納雷沙(アナライザー)、機關長德川彥左衛門、戰鬥機隊長加藤三郎……這是在那個時代的動畫中極難見到的、艦員之間患難與共的友誼。那是真正的同舟共濟,大和號就如同一個大的家族一般;從第一次航行結束之後,每部新作的開始都有艦員們來到沖田艦長的紀念碑前懷念的場面。這是大和號的人心,也是大和號的凝聚力之源:有人戰死了,新人替補上來,一個個地加入這個大家族,把在宇宙中航行、戰鬥的經歷當作最寶貴的寶藏,保存下來。松本零士在設計沖田艦長的時候,就是以自己的父親為藍本的,佐渡酒造更是體現了他的一貫風格;雖然是他設計的造型,但其實森雪不能算是標準的松本型美女,因為頭髮不長=v=(松本特別喜歡用雪字給女性角色起名),像絲塔西婭和提莉莎這樣的“擁有強大力量的、充滿母性的神秘聖女”,才是他最喜歡畫的呀……
接下來,就是古代進和森雪之間的愛:他們之間的愛情並沒有什麼黑暗和背叛,那時候還不興這個:兩個人一起在旅行中成長,就算森雪留在地球上的時候,她的心也牽掛著在宇宙中的古代。在他們之間看到的只有理解和溫馨,一如古代的哥哥古代守和絲塔西婭之間那樣;拖了好幾年、好幾作之後,在完結篇的最後,兩個人終於結婚了。這是在大和號變成宇宙中的紀念碑、地球永遠和平的時候,他們之間的婚禮是監督們所能想到的最幸福的結尾,同時也預示著《大和號》的故事結束之後,人類新的明天。
雖然殼子是舊日本海軍的那艘戰艦,但“大和號”和“戰艦大和”比起來,已經徹底地脫胎換骨了。《大和號》宣揚的絕對不是軍國主義,或者那些應該被唾棄的東西:它的監督決定了它的精神,松本零士自不必說;西崎義展也一直都是在標榜“愛”、“勇氣”、“希望”和“和平”的。從最初的TV版開始,一直是這樣:當第一次抓住加米拉斯人的俘虜時,古代進儘管極度憎恨這些異星人,但他終於還是寬容地對待了那個俘虜,而在這次旅行的最後,狄斯拉把大和號誘入加米拉斯本星之中,大和號拚命戰鬥,把所有攻擊悉數掃滅;當古代從傷痕累累的甲板上甦醒過來,看到滿目瘡痍的加米拉斯大地的時候,“他深深地感到,宇宙中的一個星球消失了。”大和號在宇宙中一直是這樣,從動畫裡,我們可以看到以前的日本從來沒有過的人道精神。
但願現在日本那些右翼FQ漫畫家和作者能夠回頭看看大和號,了解那種珍惜生命、希望得到和平的精神吧……
狄斯拉的改變,就和大和號的旅程一起,深刻地體現著這一點。
初代BOSS狄斯拉,他在幾乎每一部《大和號》中都有出現,而且每一次都有著改變:作為加米拉斯帝國總統(他的日文頭銜就是“総統”,不是“大統領”),面對加米拉斯星即將滅亡的命運,他選中了地球,用遊星爆彈把地球化為地獄,準備移住過去;這時的狄斯拉是個絕對的獨裁者,以戰爭為樂,就是在加米拉斯的戰鬥力被大和號毀滅後,他還在最後一集突襲大和號,結果差點被轟成宇宙的塵埃。然後,漂浮在宇宙的狄斯拉(加米拉斯人在高放射線環境和宇宙里都能生身待著,適應力超強==b)被白色彗星帝國撿去,索奧達大帝把他尊為客卿;在《大和號Ⅱ》里,狄斯拉繼續率領艦隊向大和號復仇,但遭大帝的親信陷害,被大帝監禁。他逃出去之後,還在大和號最危急的時刻發動攻擊,差點把大和號擊毀。可就是在他打倒了古代進,馬上就要取得勝利的時候,森雪攔在了他的槍口之前。看著哭著喊古代“親愛的”的森雪,狄斯拉沒有下手就離開了,臨走時還順便把白色彗星的弱點告訴了古代;然後,他回去拜祭了加米拉斯星,和大和號一起與暗黑星團帝國的艦隊戰鬥,在他一直愛著的絲塔西婭死了之後,他像當年的米特利達特六世一樣,百折不屈,帶領艦隊航向加米拉斯人的本星加魯曼,從波拉聯邦手中奪取了半個銀河,開始爭奪霸權。
從那時開始,很明顯能感覺到,狄斯拉開始改變了。也許是看到了古代和森雪之間的愛,使他冷酷的心也開始反省。在《大和號Ⅲ》里,我們第一次看見,他對部下寬容了許多,而且把大和號當作最好盟友。可古代看到他依然沒有改變窮兵黷武的性格,於是,儘管狄斯拉對他加以國賓之禮,但當波拉聯邦以超遠程飛彈攻擊加米拉斯人自以為固若金湯的加魯曼·加米拉斯本星,造成莫大損害之後,他還是鄭重地告誡狄斯拉:以武力建立起來的統治決不會長久,總有一天會被更強的武力推翻。狄斯拉當時並沒有真正領會這話的意思;果不其然,一年之後,迪恩基爾帝國把加魯曼·加米拉斯夷為平地,狄斯拉再次流亡。正當大和號被迪恩基爾艦隊追擊的危難時刻,狄斯拉率領艦隊殺到,為了復仇、為了大和號,也是第一次為了地球,將迪恩基爾艦隊殲滅。
“看到了嗎?達蘭!地球的少年……剛才以血而讓它盛開的花!不能讓那花無辜而死……超級狄斯拉炮發射!”“這次是最後一次見面了。古代,我不希望地球毀滅。這裡有我擋著,快去吧!”
《大和號》完結之後,狄斯拉也應該回到加魯曼星,和殘餘的人民一同重建家園吧?這個人是決不會被打倒的。經過無數的失敗,狄斯拉應該已經反省過來;他再建立的新的國家,一定會是更和平的國度:看著他的改變,人們都相信這一點。在看《大和號》的時候時常會發出這樣的感慨:“啊,原來那部動畫裡的那個場面是在向大和號里的這個場面致敬啊!”——的確,《大和號》在日本動畫界的地位太高,太有名,影響太廣了。幾乎凡是惡搞的作品都會去搞它,不是惡搞的作品有時也會稍微搞上一下。歷代《大和號》的無數名場面全都被惡搞過,看了《大和號》之後再去看那些惡搞作品,就會覺得以前毫無感覺的東西現在能讓人爆笑:“離人類滅亡還有XXX天”、森雪的名言“我不會說再見”、大和號第一艦橋里的擺設、波動引擎和波動炮的樣子、在戰鬥中的著名台詞“引擎出力120%!”和“第三艦橋大破!”(大和號的第三艦橋已經是個很“著名”的典故了,幾乎每次有大的戰鬥,第三艦橋都會“大破”一次,然後在下一戰到來前恢復原狀;松本零士後來在《新大和號》里特別註明“這次第三艦橋是經過特彆強化的!”);還有白色彗星帝國的造型……如此種種,難以全部列舉。惡搞了《大和號》的作品更是無法計數,GAINAX的差不多每一部作品都搞過了,就連《花右京女僕隊》這種動畫裡都會提一句“宇宙清洗器”和“14萬8千光年”;不過搞得最狠的當屬《ExcelSaga》,整個第22話全都在瘋狂惡搞《大和號》(順便也搞了一下高達和哈洛克和艾美拉爾達絲)……
另外再提一點,就是《大和號》里的人名。看了前面的介紹,可能有人已經看出來了:絕大部分人的姓,不是來自新撰組就是來自戰國:“沖田”十三、地球防衛艦隊司令“土方”龍、《大和號Ⅱ》里的空間騎兵隊長“齋藤”始,還有個艦長姓“山南”;來自戰國的更多:“島”大介、“森”雪、“真田”志郎、“德川”彥左衛門、地球防衛司令“藤堂”平九郎……最強的是伊斯甘達爾這名字:Iskander是伊朗神話里對救世主的稱呼,也是亞歷山大大帝最拉風的一個外號,被他征服的亞洲人就這么叫他,而且一直叫了一千多年,所以《大和號》才用這個名字來命名那顆可以拯救地球的行星……
衍生作品
電視動畫
宇宙戰艦大和號 1974年10月6日~1975年3月30日日本讀賣電視台播出 全26話
宇宙戰艦大和號2 1978年10月14日~1979年4月7日播出 全26話
宇宙戰艦大和號III 1980年10月11日~1981年4月4日播出 全25話
劇場版
宇宙戰艦大和號 - 1977年。
宇宙戰艦大和號 愛的戰士 - 1978年。
永遠的大和號 - 1980年。
宇宙戰艦大和號 完結編 - 1983年3月19日。
宇宙戰艦大和號 復活編(暫名) - 2009年度予定。
其他
宇宙戰艦大和號 新旅立 1979年7月31日
宇宙戰艦大和號II 永遠1979年10月6日
宇宙戰艦大和號III 太陽系的破滅 1983年12月28日
製作人員
企畫・原案・製作・總指揮:西崎義展
構成:舛田利雄、西崎義展、山本暎一
設定:松本零士
音樂:宮川泰
SF設定 : 豊田有恆
監修:山本暎一、舛田利雄、豊田有恆
演出:石黒升
作畫:友永和秀、內山正幸、山崎和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