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脈》](/img/2/b74/nBnauM3X3cDOwUjNxkjM3IjNxITM3IjN0gDMwADMwAzMxAzL5IzL3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丹妮-郭金扮演
李鴻章-杜志國扮演
槐花-王璐瑤扮演
醇親王-苗海忠扮演
慈禧-艾麗婭扮演
旖雲-張岩扮演
職員表
![《大龍脈》](/img/f/d6a/nBnauM3XzcjNzkDM0UzN1UjNxITM2IDM1IDMwADMwAzMxAzL1czL4A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統籌:陳文 陳梅 白墨
錄音合成:顧長寧
錄音:劉欣 寧微
擬音:孫岩 劉萬富
字幕:王燕
剪輯:張兵蘇
美術:雷維新 刑濤 張桐軒
化妝:白銳 王蓓蕾 湯小華 張楊
服裝:李鳳鳴 孝亞蘭 鮑同 沈小燕
道具:趙春浦 於健 王林瑋 栗春旺 盧豐波
照明:孫鐵軍 姜河 袁海濱 魏一文 真國洋 程建順
攝像助理:巴圖 金懷
置景:齊愛軍 鄭松煌 高秀祥
副導演:楊國榮 曹欣茹 吳迪 李義 屠綱
場記:馮慧敏 李淼
財務:安建軍
劇務:呂志勇 王金利 郭宏 刁樹利 田進 歐秋健 鄔怡雯 朱超平
場務:張立民 楊亞彬 翟永兵 紀雲龍 朱超雄 石曉飛 蔣得天 黃志宏
故事梗概
光緒二年,清東陵地宮發生滲水一事,
![《大龍脈》](/img/9/047/nBnauM3X3MTM0IjMzkjM3IjNxITM3IjN0gDMwADMwAzMxAzL5IzL0U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向來抱持做大事,不做大官的唐廷樞,高瞻遠矚的提出煤礦、鐵路並舉的計畫。
開平礦務局以招募商股的方式,借著唐廷樞的信譽募集了資金,正式投入開採。迭經地方百姓的抗爭,朝廷守舊派的攔阻刁難,終於克服萬難,為大清開了第一座煤礦。
英籍工程師丹妮、保羅和威利的同心努力下廷樞,篳路藍縷的並肩工作,使得丹妮不由自主的對克勤無私的廷樞產生了情愫,然而丹妮有鑒於廷樞與妻子的如盤石般夫妻情,悄然的收起了這份感情。
女人的敏感讓雲看知了丹妮對廷樞的這份情,掛慮著自己身體,恐無法陪伴廷樞到老,內心底處很想替廷樞另尋一個深情女子,可以代替自己跟廷樞相守偕老。她想到了丹妮,雖然她把自己的結婚戒子轉贈給丹妮,叮囑她隨時都可以戴上,丹妮因敬重廷樞,只許自己當廷樞的紅顏知己,謹守不肯越份。
在購買採礦機器的過程中,廷樞的三弟誤中大英怡和洋行所陷阱,質押了50股的開平股票,輾轉落入了英國商人哈里遜的手中,種下日後不可收拾的禍害。
丹妮與保羅合力籍由廢鋼鐵組裝了一個取名龍字號的火車頭。丹妮的某次試車,巧逢慈禧祭陵發生地震,火車驚動龍脈,傷及大清國祚之說,遭有心人炒作得甚囂塵上,竟使廷樞遭到下獄的命運。
中法戰爭的失利,使得恭親王遭到易樞撤職的命運,也因為中法戰爭,使得煤需更切,丹妮等人故意減產,迫使朝廷面對廷樞的重要,終於使得廷樞得以獲釋。
廷樞說動鴻章,延請朝廷反對修築鐵路的大臣,邀請他們實地搭乘火車,終於讓這班大臣確實明白火車的便捷;兼有醇親王的相幫,慈禧點頭同意在紫禁城修築小鐵路,歷經挫折攔阻的興建鐵路一案終現曙光。
然而,廷樞的厄運也相繼展開了。
為了籌集修築鐵路所需資金,廷樞與怡和洋行的借款協商又遭人批為洋奴賣國,兼有哈里遜利用手中的50股開平股票,多方要挾李鴻章,終於讓招架不住的李鴻章情急怒斥廷樞,至此廷樞心灰意冷,一病不起。
焦急氣憤的丹妮冒著生命危險,獨立拜訪哈里遜,趁其不備的把落入他手中的50股開平股票掉包,送回給廷樞。哈里遜震怒之餘,決心不計一切將丹妮驅逐出境,送回英國審判。
![《大龍脈》](/img/7/804/nBnauM3X0IzMzMTM2UzN1UjNxITM2IDM1IDMwADMwAzMxAzL1czL0c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建生的死,讓大家不勝唏噓,第二天的清晨,又傳來了雲病逝的訊息。
說動慈禧接任廷樞之職,威利等人紛紛選擇與廷樞同進退,遞上了辭呈。就在大家互道珍重,廷樞也決心與丹妮共相廝守時,哈里遜拿到了大清的遞解出境同意書,展開了對丹妮的緝捕。
威利陪同丹妮搭乘馬車離開開平,希望擺脫追捕,再與廷樞在蘆台火車站相見。只是蒼天不作美,丹妮和威利趕抵蘆台火車站時,還來不及等到火車進站,便遭到緝捕。
被押解上馬車的丹妮聽見了火車的汽笛聲,她引頸看著火車奔行在漫天的彤雲下,含著眼淚把雲送給她的結婚戒指戴了起來。
馬車與火車由平行而分岔,如同廷樞與丹妮間曾經相系相許深情,從此天人兩隔……
光緒十八年十月七日,一手開辦中國第一座媒礦,修築第一條鐵路的至情至性的實業家唐廷樞從此別去,留下壯闊的功績和他的真情真愛。
時代背景
中國近代洋務運動,
![《大龍脈》](/img/1/3a4/nBnauM3X2QTMycTM3UzN1UjNxITM2IDM1IDMwADMwAzMxAzL1czLx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中國現代煤炭工業,始於1876年在河北開平創辦的第一座煤礦——開平唐山煤礦。唐廷樞的名字,對普通觀眾來說,也許十分陌生,但由他經營開採的中國第一座煤礦,由他主持修建的中國第一條鐵路,卻讓國人從此得享現代化的能源和交通之惠。 何曾想過,當年開採第一座煤礦、建造第一條鐵路的人們,曾經遭遇過何等樣的艱難險阻,曾經作過何等樣的奮鬥和犧牲。
僅就唐廷樞創辦開平煤礦所碰到一些障礙來說,在今天看來也許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在當年卻可能震驚朝野。例如本劇開頭的清東陵地宮滲水事件,即使真有其事,也不值得大驚小怪,原因可能是年久失修,可能是維護不力,也可能是地質的變化,就算是與周邊地區開採煤礦有關,也可以採取恰當的防護措施。但當時處理的結局,卻讓人匪夷所思,啼笑皆非:朝廷主管衙門和地方官為避禍全身,上下勾結,把所謂罪責轉嫁到一個無辜的伍家窯窯主身上,致使窯主伍進財被保守的醇親王判“斬立決”,並以此為口實,下令封窯,禁止煤礦開採,由此種下了無盡禍端。這與後來醇親王將地震說成是開平礦局機車行駛驚動了皇陵龍脈,以此為藉口,反對修築鐵路,如出一轍。
這些,都決不是單個的事件和偶發的情節,而是一種社會政治文化環境的象徵。雖然是一個具體的所謂“地宮滲水”事件,但在這個事件中,卻包含有無窮無盡的利害和算計、陰謀和陷阱,也包含有言說不清的愚昧和迷信、殘暴和專橫。唐廷樞和他的同仁們,就是在這樣的專制、野蠻、愚昧、迷信而又充滿權力角逐和利害紛爭的環境中,開始了中國近代煤礦、鐵路工業最初的現代化進程的。
本劇的中心情節,是圍繞唐廷樞受命開發開平煤礦,
![《大龍脈》](/img/c/f2c/nBnauM3X2YTOxQDMwYzN1UjNxITM2IDM1IDMwADMwAzMxAzL2czL4I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劇中的唐廷樞原本有一個信念:不求做大官,只求辦大事,搞實業。但後來發現自己的實業屢屢受挫,主要是因為各級官吏從中作梗,而要辦成一件事,又得藉助各級官吏手中的權力。在經受了一場無妄的牢獄之災後,感嘆自己已悟得先做大官才得以揮灑做大事的道理,因此請求賞賜黃馬褂做胡雪岩那樣的紅頂商人。這樣的舉動,不是說唐廷樞在經受挫折後,已改變初衷,屈身折志,只能說,在唐廷樞生活的那個時代和社會,官吏的權力傷及實業和人心,已經到了深入骨髓、足以讓一個正直的靈魂異化的程度。但唐廷樞畢竟是唐廷樞,雖有這種萬般無奈的憤激之詞,迫不得已的權宜之念,但終究沒有去做大官,而是竭盡心智,拚卻身家性命,去實現自己既定的實業理想。如果說大清朝真的有什麼龍脈的話,唐廷樞的這種精神,就是支撐國家社稷的龍脈、民族精神的脊樑。
開灤建礦史
《大龍脈》一部反映廣東實業巨子唐廷樞傳奇人生的歷史巨片。 以中國近代化先驅、清末洋務運動的推動者、珠海人唐廷樞為主線,展現唐廷樞為成功創建中國第一座煤礦(唐山開灤煤礦)、中國第一條鐵路(唐山唐胥鐵路)家財散盡直至犧牲性命的真實故事。全劇在歷史材料的基礎上進行了藝術創造,鋪展了一幅亦喜亦悲的歷史畫卷,並貫穿了唐廷樞的人生遭際和人格魅力。從唐廷樞46歲寫起,一直講到他60歲間嘔心瀝血卻被棄如敝屣的結局,塑造了中國近代工商業奇才的感人形象。
中國第一部機車、第一條鐵路、
![《大龍脈》](/img/2/6e8/nBnauM3X3gTN5AzN2YzN1UjNxITM2IDM1IDMwADMwAzMxAzL2czL0Y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大龍脈》由開灤集團公司、珠海漢都影視公司聯合攝製,珠海市委宣傳部協助拍攝。該劇製片人兼導演是已經連任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的蔣秋霞,她在拍出《英雄無語》 、 《至愛親朋》等榮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的劇作之後,第一次駕馭了《大龍脈》這樣氣勢磅礴的歷史巨著。台灣兩屆金鐘獎得主張復健出演男一號唐廷樞,他曾憑藉電視劇《西施》 、 《意難忘》兩次奪得金鐘獎最佳男演員獎。女主角則由香港亞姐郭金飾演。據悉,為了拍攝這部戲,劇組演員都下了苦功,郭金拍戲期間每天穿洋裝下礦井,她說,那段時間自己每天就像個土人似的,還得了鼻炎。此次播出的是《大龍脈》第一部,導演蔣秋霞還將繼續執導《大龍脈》第二部、第三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