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堂》

卡佛小說集《大教堂》獲得普利茲獎提名,是公認的顛峰之作。包括11個短篇,收入卡佛大部分名篇:《羽毛》、《瑟夫的房子》、《保鮮》、《軟座包廂》、《好事一小件》、《維他命》、《小心》、《火車》、《發燒》、《馬籠頭》、《大教堂》。卡佛致力於描繪美國的藍領生活,是寫失敗者的失敗者,寫酒鬼的酒鬼。生活的變質和走投無路後的無望,是他小說中的常態。小說主人公有飯店女招待、維他命推銷員、機械師、郵遞員、剃頭匠,等等。有評論認為他的小說有“表面的平靜,主題的普通,面無表情的敘事,以及想不清楚的人物。”故事多數平常:小夫婦沒能生出孩子以至生活灰暗;父母等待被撞傷的孩子醒來,卻以孩子悄然離去結尾;賣維他命的女人很焦慮,而丈夫正覬覦著她的同伴……小說常有意想不到的結尾。《好事一小件》獲1983年“歐•亨利小說獎”第一名,並被收入《普施卡特獲獎小說集,Ⅶ》。《何方來電》選入《1983年美國最佳短篇小說選》。《發燒》選入《美國短篇小說傑作選》。《好事一小件》和《維他命》一起被改編進了羅伯特·奧特曼的著名電影《人生交叉點》。《羽毛》也被改編為電影。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大教堂》《大教堂》

譯者:肖鐵
作者:[美] 雷蒙德·卡佛
ISBN:9787544706001
頁數:245
定價:25.00
出版社:譯林出版社
裝幀:精裝
出版年:2009-1

作者介紹

雷蒙德·卡佛(1938—1988),美國當代著名短篇小說家、詩人,美國“極簡主義”代表作家,並被譽為“新小說”創始者。1938年5月25日出生於俄勒岡州克拉斯坎尼鎮,1988年8月2日因肺癌去世。高中畢業後,即養家餬口艱難謀生,業餘學習寫作。卡佛人生的前一半充滿了苦難與失望。失業,酗酒,破產,妻離子散,友人背棄,墜入人生之谷底。晚年文學聲名漸高,卻罹患肺癌,五十歲便英年早逝。卡佛的作品風格和他自身經歷密切相關,精簡冷硬。他不是用天才來寫作,而是嘔心瀝血的寫作。卡佛一生作品以短篇小說和詩為主,代表作有《請你安靜一下好不好?》《談論愛情時我們說些什麼》《大教堂》《何方來電》等。

內容介紹

幾乎所有評論家都從這本《大教堂》中嗅出卡佛的變化來。在這本創作於1982年到1983年間的小說集中,如果說人物和情節仍延續了卡佛早期作品的灰暗和無法自拔的話,在幾篇篇幅較長的作品的結尾,我們可以看到卡佛把自己那扇一直塵封的天窗推開一條縫隙,灑下了一點點光亮。我們仍然可以讀到一系列小人物在生活的泥潭裡摸爬滾打:重逢戀人被轟出了剛剛借來的房間(《瑟夫的房間》);生活就像壞掉的冰櫃里的食物一樣腐臭變質(《保鮮》);奔波的人失望地離開,扔下了曾經摯愛的東西(《馬籠頭》);父親在痛苦的回憶中,拒絕下火車去見來接站的兒子(《軟座包廂》);甚至因耳屎堵住了耳朵而帶來的不便和恐懼(《小心》)。交流的匱乏和艱難,成了整部小說集凸顯的主題,不管是在父子間、情人間、夫婦間,還是朋友間,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之間,語言和身體的交流成了所有灰暗中最蒼白的角落。但在《好事一小件》、《電話來自何方》以及《大教堂》中,卡佛正在步履維艱地一點點“遠離那威脅性的模糊,朝著希望而不是恐怖邁進” ,不管這種希望是多么的微弱和渺茫。我們讀到了一對剛剛失去兒子的夫婦和一個一直打來騷擾電話的麵包師之間的和解;一個酒鬼鼓起勇氣,準備撥通妻子的電話;一個男人放下了心理的牴觸,在一個盲人的指觸下,閉上眼感覺著大教堂。在訪談中,卡佛解釋了自己的改變:“我想,現在的感覺更加樂觀了一點。當然在大部分小說中,人物的麻煩得不到解決。人們的目標和希望枯萎了。但有時,而且恐怕是經常,人們自己不會枯萎,他們把塌下去的襪子拉起來,繼續走。” 

評價

卡佛不是在絕望中尋找希望的作家,而是一個鮮有的能夠以一種悠長的凝視直面無望的失望者。
——肖鐵(《大教堂》譯者)
雷蒙德·卡佛用平凡的語言入詩。有位評論家說:"他揭示平庸背後的光怪陸離",但他真正的成就是捕捉到人類行為奇妙的特質,這種特質存在於紛亂的生活經驗當中。
——(美)羅伯特·阿特曼
讀卡佛讀的不是大朵大朵的雲,是雲後面一動不動的山峰。讀的是一代美國人的心情,可能也是我們自己這一代中國人的心情。
——蘇童
把程式化的語言和不必要的修飾全部去除,在這個基礎上儘可能以“故事”的形式,坦誠而溫和地吐露自己的心聲,是卡佛追求的文學境界。
——村上春樹
在他作品的每一個句子當中,你都感覺到他對語言的這份尊敬——近乎恐懼的謙卑。
——(美)傑伊·麥金納尼
卡佛的小說與敘事詩里透露出來的那份精準的無奈,令人聯想到寒冬在徹骨風中穿著罩衣,想大笑而嘴吧凍得張不開,只能嘶嘶發笑的人。
——張定綺

序言

雷蒙德·卡佛:美國平民的話語(村上春樹)
最早翻譯雷蒙德·卡佛的作品要從一九八三年說起了。那是篇題為《腳下流淌的深河(水泊離家那么近)》(So Much Water so Close to Home)的短篇小說。我是偶然從一本選集裡讀到,便認定為傑作,深受感動,不能自已,一口氣將它譯了出來。

第二年我去華盛頓州奧林匹亞半島,登門拜訪卡佛,和他面對面地交流。那時候我根本沒想到過,自己會親手把他的作品無一遺漏地全都翻譯出來。
美國文學的新經典
說起來,那之後的一段日子裡,雷蒙德·卡佛的形象發生過徹底的變化。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一般的美國人幾乎都沒聽說過他的名字。但隨著他晚年文學聲名漸高,且罹患肺癌,五十歲便英年早逝,卡佛這個名字竟有了些許神話般的色彩。
不過數年之後在一些人當中(也是大致能預料到的),對於卡佛的評價出現過反覆。但平心而論,在美國短篇小說的創作史中,雷蒙德·卡佛乃是能夠牢固占有一席之地的優秀作家,這一點恐怕是難以否定的事實。
他的名字會在美國文學史中留下應有的位置,他留下的六十五篇短篇小說之中,最少也會有六篇被當作經典長久地閱讀下去。
我內心認為,卡佛的文學地位大概是介於考德威爾和斯坦貝克之間的吧。
幽默感與驅動力
卡佛無疑是一位天才的作家,但他身上絲毫沒有天才的做派。他沒有隻為知音者率性而作的那種居高俯視的姿態。卡佛只用淺顯簡潔的日常語言來創作小說和詩歌,說給儘可能多的人聽,或是面對自己的內心做更深層次的述說。這是他作為作家一以貫之的態度。
當然並不止於此。他的作品之中,處處隱藏著超越日常生活的奇妙意外,有著一種讓人忍俊不禁的痛快幽默和刺痛人心的現實感。一旦捧上手,會有一種強大的驅動力,讓你不由分說一口氣讀到最後。這就是卡佛作品的獨特魅力,大概也只能用與生俱來的“才能”來形容了。
苦難與失望的前半生
卡佛出生於俄勒岡州鄉間貧窮的鋸木工人家庭,成長環境根本無緣文化的薰陶。他不到二十歲就和高中的戀人結婚,要負擔幼小的孩子,為日常生活所累,對人生略感幻滅的同時,逐漸對文學產生了覺悟。
他人生的前一半充滿了苦難與失望。失業,酗酒,破產,妻離子散,友人背棄,墜入人生之谷底。即便如此,他也未曾放棄對文學的追求。“自己歸根到底,不過是美國的一名普通百姓。正是作為美國的平民,自己才有著那些非吐不快的東西。”這樣的自豪感充溢在他的文學創作之中。正因為這在美國文學的發展中曾被長期漠視,所以他的作品為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美國文學注入了新鮮的活力。(在美國文學的發展中,這種平民的自豪感曾被長期漠視,所以卡佛的作品為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美國文學注入了新鮮的活力。)
作品推敲細密
把程式化的語言和不必要的修飾全部去除,在這個基礎上儘可能以“故事”的形式,坦誠而溫和地吐露自己的心聲,是卡佛追求的文學境界。為此他不知多少次反覆推敲改寫自己的作品,讓人不禁要感嘆“是否凡事都需要這樣較真到底呢”。
就算是已經出版了的作品,一旦有不滿意,他還會修訂再版。作為譯者,數個版本之間的差別當然會讓我撓頭,但每當見證這些他一路走來的足跡時,都為他寫小說時這種貨真價實的認真而深深打動,重又端正了態度。
就像見過卡佛的人眾口一詞的說法:他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人物。寫不張揚的小說,作不張揚的詩,自是不張揚的人。他晚年邂逅詩人苔絲·加拉赫,共同生活在一起。戒除酒癮,重塑生活,這種被他自己稱為“第二次生命”的平靜氛圍,孕育出了大量優秀的作品。苔絲現在還把他的書房保持成原來的樣子。他的打字機里還夾著雪白的紙頁。仿佛一直在等待誰來敲打出那最初的一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