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嶧山》

《夜色嶧山》由現代作家落雪驚塵編著,一部非常好的其他小說類小說,屬於散文類型。

作者

落雪驚塵

作品類型

散文

書籍簡介

據導遊說,海拔500多米的嶧山,在4.5億年以前就已經突出地面,成為一座古老的山體,也就是說,那些在山間任意堆積的,嶙峋卻又不乏渾然拙趣的巨大山石,是同泰山石一樣的古老;只是夜間登臨嶧山,多少情趣無法體會,多少美景擦肩錯過,夜間登山,雖然...

夜色嶧山

很早就想到嶧山一游,親身體驗一下這個被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秦始皇帝東封第一山的“歷史名山”。看慣了泰山的雄偉的我,只是不知道,海拔只有500多米的而且只有幾個山頭的小山(相對於泰山、蒙山),怎么可以被這千古一帝所傾倒,東封之時,必要到此一游?
那天下班以後,已經下午5點多了,友人來訪,稱有車到嶧山,問我是否有興趣同去一游否;因為早就心嚮往之,自然就是欣然從命了。經過一個半小時的汽車顛簸,到了嶧山腳下,已經7點半了,抬頭看看天,天氣不是很好,陰的很是厲害,雖然是夏季,可已經是顯得很昏暗了,在昏暗的光景下,嶧山已經不象遠處看那樣“小巧”了,巨大的山體直衝上天,在山下,就能看到,巨大的石塊在樹木陰暗繁茂的山上到處堆積,就好像整個的山體是由巨石堆積而成一般;我笑著說道:難道整個山是由巨石堆積而成的不成?
進了山以後,愈加昏暗,那經歷了數億年歲月風雨煎熬的巨石,在山道兩邊隨意堆積散落,夜色中,巨大、渾然、拙秀而又自然天成,即不乏泰山石的雄大,卻又渾然成秀;而那巨石堆積中的九曲蟠龍洞,雖無溶洞秀氣,卻也曲折有奇。友人笑曰:山下看不到什麼,進了山後才發現真是別有洞天啊,我說:是啊是啊,今晚必上山頂。
本來以為,海拔500多米的小山,不過半個小時就上山頂了,誰知走走才知道,山路崎嶇,雖然隱約可以看見樹林中的道路,卻是盤山而行的,而且一會兒上行,一會兒卻又向下延伸,目標雖然明確,只是撲朔迷離;道路兩邊的山林樹木亂石,在夜色中尤為詭異;景點基本上是看不清了,只是在嶧山上有名的銀錢洞的洞口停留了一會兒,這銀錢洞據說是古時候魯國的國庫所在地,在解放前又被一李姓土匪所盤踞;由於夜晚洞內不可見物,我們只是在洞口匆匆一觀而已。其餘的,只是在林中匆匆前行;大約用了一個半小時的時間,終於到了嶧山的山頂。
站在嶧山山頂,嗅著山風卷裹來的,夾雜著草木山石的氣息,俯瞰著燈火點點卻又隱約可見的鄒城市,胸襟不禁一開,長時間的在職場上的壓抑、不平為之豁然開朗,忍不住拿出手機,與友人不約而同的給家裡打了一個電話,只是不敢說是在夜晚的山頂上,只是怕家裡人擔心而已。
下山之時遇到了一點小麻煩,山間道路曲折繁複,況又夜色比上山時更暗了許多,我們不知道哪是下山的道路了,只是找著向下的山路便行,而山路卻還是忽上行忽下走,仍舊撲朔迷離,我與友人只是相視苦笑卻又只能繼續前行。就這樣在林中穿梭,誤打誤碰中我們居然進入到了一處觀閣宮殿之處,借著手機發出的微弱的光線,看了看其中的碑文介紹才知道,這是一處道觀,名字看不清了,只有夜色中大殿的匾額上的三清殿三字隱約可見。亭閣殿宇造型博大,古樸蒼然;走出這片殿閣區域,穿過一個形似城門的建築,看了介紹才知道,這形似城門的建築,原來還是過去的一個戲台,真是人生世事皆如戲啊。走過這個戲台,友人笑著說,因禍得福,沒有找到下山的路,卻找到這個意想不到的所在,真是不虛此行。
到了山腳下,已經是晚上11點了,上車後,我又回頭看了看這始皇帝東封第一山,它依舊在夜色中顯得那樣蒼茫;原諒我用蒼茫這兩個字,我覺得除了這兩個字不能體現穿越時空的厚重的歷史底蘊的嶧山,海拔500多米博大的山。
(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