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合花》

《夜合花》

吳文英《夜合花》的作者是是宋朝詩人吳文英,精彩詩句:故人樓上,憑誰指與,芳草斜陽。

吳文英

《夜合花》《夜合花》
白鶴江入京,泊葑門,有感。
柳暝河橋,鶯清台苑,短策頻惹春香。當時夜泊,溫柔便入深鄉。詞韻窄,酒杯長,剪蠟花、壺箭催忙。共追游處,凌波翠陌,連棹橫塘。
十年一夢淒涼,似西湖燕去,吳館巢荒。重來萬感,依前喚酒銀罌。溪雨急,岸花狂,趁殘鴉飛過蒼茫。故人樓上,憑誰指與,芳草斜陽?

賞析:

吳文英在蘇杭各有一姬,一離一死,本詞的“有感”,即是追懷蘇州離異之姬妾而作。上片追憶與蘇姬的歡聚。“柳暝”三句勾連今昔,寫詞人泊舟上岸的情景,同當年與蘇姬乘馬春遊姑蘇台往事相疊映。“當時夜泊”六句倒敘舊時與蘇姬之相聚歡愛:詞人與蘇姬一見鍾情,兩情歡洽,情侶吟詞飲酒,剪燭密語,情話綿綿,只恨春宵苦短,時光流逝,“深鄉”寫出情侶雙棲共宿,深情密戀的繾綣歡愛。“共追”三句則總括了情侶在蘇州漫步綠野小路,蕩舟橫塘碧波的生活情景。下片感傷與蘇姬之離異。“淒涼”二字,感嘆與二姬歡愛不終,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悲劇和不幸。“重來”六句寫依照昔日與蘇姬夜泊情景,喚酒斟飲,然而蘇姬離異,人單影只,難以重溫舊情,只能借酒消釋“萬感”之悲愁與孤悶。“故人”三句點明懷思“故人”,遙望“樓上”之意,“憑誰”寫出孤獨無伴的處境。最後以景結情,滿月芳草綿延天涯,落日斜陽餘暉,寫出人去樓空,徒增黃昏觸目之愁。本詞雖是悲慨萬種之作,卻選用響亮、飛揚的詞韻,即是藉此表現詞人急狂、蒼茫的失落無依之情。

人物簡介:

吳文英(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鄞縣(今浙江寧坡)人《宋史》無傳。一生未第,游幕終身,於蘇州、杭州、越州、三地居留最久。並以蘇州為中心,北上到過淮安、鎮江,蘇杭道中又歷經吳江垂虹亭、無錫惠山,及茹霅二溪。遊蹤所至,每有題詠。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後為浙東安撫使吳潛及嗣榮王趙與芮門下客。清全祖望答萬經《寧波府志》雜問,謂吳文英“晚年困躓以死”,殆得其實。享年六十歲左右。黃升《中興以來絕妙詞選》編定於淳佑九年(1249),卷十錄吳文英詞九首,時吳文英正在越州,年約五十。黃升並引尹煥《夢窗詞敘》云:“ 求詞於吾宋者,前有清真,後有夢窗。此非煥之言,四海之公言也。”沈義父《樂府指迷》亦謂“夢窗深得清真之妙”。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二云:“若夢窗詞,合觀通篇,固多警策。即分摘數語,每自入妙,何嘗不成片段耶?”近代詞論家多以姜詞清空,吳詞密麗,為二家詞風特色。況周頤《蕙風詞語》卷二又云:“ 近人學夢窗,輒從密處入手。夢窗密處,能令無數麗字,一一生動飛舞,如萬花為春;非若琱蹙繡,毫無生氣也。”《夢窗詞集》有四卷本與一卷本兩種。毛氏汲古閣所刻《夢窗甲乙丙丁稿》為四卷本,《疆村叢書》刻明太原張遷璋所藏為一卷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