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國際經濟學以經濟學的一般理論為基礎,研究國際經濟活動和國際經濟關係,是一般經濟理論在國際經濟活動範圍中的套用與延伸,是經濟學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主要研究對象有國際貿易理論與政策、國際收支理論、匯率理論、要素的國際流動、國際投資理論、開放的巨觀經濟均衡等。
國際經濟學理論淵源久遠,對國際經濟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至亞當·斯密、李嘉圖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說中的國際貿易理論,其比較利益的思想是現代國際經濟分析的起點,古典經濟學說之後的“邊際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為國際經濟學形成提供了重要方法。
現代意義上的國際經濟學是在傳統的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作為一門系統的和獨立的理論,它的出現大約在本世紀四十年代, 即以凱恩斯為代表的新古典主義學派興起後不久,幾十年來,國際經濟學研究吸引了西方許多經濟學者的注意力並不斷得以發展,新的方法和學說層出不窮。國際經濟學的一般理論包括國際貿易理論和政策(貿易基礎、貿易條件以及貿易利益的分配)、國際金融理論和國家貨幣政(匯率理論與制度、國際收支調節理論與政策,以及國際貨幣體系)、國際要素流動(資本和勞動力的國際流動以及跨國公司理論)等。最近幾十年來,在以克魯格曼、弗里德曼等經濟學家的推動下,國際經濟學一般理論各個方面方面均獲得了持續和富有成效的發展。
作者
美國:克魯格曼、丹尼斯·R·阿普爾亞德、羅伯特·J·凱伯、托馬斯·A·普格爾、彼得·H·林德特等。
圖書《國際經濟學》
編者
郭根龍
出版社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頁碼
227 頁
出版日期
2008年
ISBN
9787560529431
裝幀
平裝
開本
16
叢書名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規劃教材
市場價
¥27.00
內容簡介
國際經濟學主要研究主權國家(地區)間貨物、服務、資本、勞動的國際流動及貨幣的國際支付等國際經濟活動引發的種種問題及國家(地區)對這些國際經濟活動管制政策的福利效應。《國際經濟學》主要就國際經濟學包括的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政策、國際收支和匯率決定、國際間政策協調、國際要素流動五部分內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模型做講解,也就中國的相關問題做出一定分析,特別對中國關注的獨特國際經濟問題如國際貿易中的收入分配問題、開發中國家的金融危機問題等予以專門講解,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和提高學生理論聯繫實際的分析能力。
《國際經濟學》可作為高等學校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國際商務等經濟管理類相關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從事國際經濟活動專業人員的參考用書。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國際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第二節 國際經濟學的重要性
第三節 國際經濟學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比較優勢與要素稟賦理論
第一節 重商主義者的貿易觀點
第二節 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理論
第三節 李嘉圖的比較優勢理論
第四節 比較優勢與機會成本
第五節 要素稟賦和赫克歇爾一俄林理論
第三章 國際貿易與收入分配
第一節 貿易條件和國際貿易利益在成員國間的收入分配
第二節 要素所有者間的收入分配問題
第三節 生產者與消費者間的收入分配問題
第四節 收入分配與貿易政策
第四章 規模經濟、不完全競爭和國際貿易
第一節 規模經濟和國際貿易
第二節 不完全競爭和國際貿易
第三節 基於動態技術差異的貿易理論
第四節 運輸成本、環境標準與國際貿易
第五章 經濟成長與國際貿易
第一節 生產要素增長與雷布津斯基定理
第二節 技術進步與國際貿易
第三節 經濟成長和貿易條件
第四節 增長、偏好改變與兩國貿易
第六章 國際要素流動
第一節 國際勞動力流動
第二節 外國直接投資與跨國公司
第七章 貿易政策的經濟效應
第一節 關稅的局部均衡分析
第二節 關稅結構與有效保護率
第三節 關稅的一般均衡分析
第四節 最優關稅
第五節 配額與自願出口限制
第六節 其他非關稅壁壘
第七節 戰略性貿易政策
第八節 貿易集團與貿易禁運
第八章 貿易政策的政治經濟學
第一節 貿易保護的基本政治因素
第二節 貿易政策決定的政治經濟學模型
第三節 貿易談判的政治經濟學
第四節 已開發國家農業保護的政治經濟學
第五節 開發中國家的貿易戰略
第九章 國際收支平衡表
第一節 國際收支平衡表概念
第二節 國際收支平衡表會計準則
第三節 國際收支失衡的影響與調節
第四節 國際收支平衡表分析
第十章 外匯市場
第一節 外匯市場概述
第二節 外匯市場交易
第三節 利率套利
第四節 歐洲貨幣和離岸金融市場
第十一章 匯率的決定
第一節 購買力平價論
第二節 國際收支平衡論
第三節資產市場平衡論
第四節利率平價論
第十二章 固定匯率制下的內外部平衡
第一節 固定匯率制下的貨幣政策失效
第二節 固定匯率制下的財政政策
第三節固定匯率下的內外部失衡原因、需求政策衝突和解決
第十三章浮動匯率制下的內部平衡
第一節浮動匯率政策下的貨幣政策
第二節 浮動匯率政策下的財政政策
第三節浮動匯率下的內部平衡解決
第十四章匯率制度與巨觀經濟政策協調
第一節 浮動匯率制與固定匯率制的利弊
第二節最優貨幣區與歐洲貨幣聯盟
第三節貨幣局制度和美元化
第四節匯率浮動幅度、可調整盯住匯率、蠕動盯住匯率、管理浮動匯率
第五節 國際巨觀經濟政策協調
第十五章開發中國家金融危機和治理
第一節開發中國家的結構特徵和債務
第二節拉丁美洲債務危機
第三節亞洲奇蹟和金融危機
第四節開發中國家金融危機的教訓
第五節 國際金融體系改革
參考文獻
後記
……
序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發展,國際經濟與貿易活動的環境、內容和方式都發生了重大變化。國際經濟與貿易,活動的內容不僅包括商品的跨國流動,還包括服務、技術以及知識的跨國流動,這些跨、國流動比過去任何時候都規模更大、程度更高,同時也伴隨著大量的勞動和資本的國際流動。對於國際經濟與貿易方式,電子商、務、電子結算等新的技術手段的出現和發展大大地減少了國際貿易的交易成本,提高了國際經濟與貿易活動的效率,也使許多非貿易產品和服務變得可貿易。國際貿易產品提供者不僅要考慮東道國經濟、政治和法律的影響,也必須考慮社會的、環境的、甚至倫理因素的影響。今天的跨國企業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也比過去任何時候都將受到國際組織和貿易夥伴國相關規則的約束。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規模的不斷擴大,國際經濟與貿易人才成為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求量較大的人才,其人才培養模式多樣化已成為必然的趨勢。為了及時反映經濟全球化和我國經濟發展、對外開放的變化,促進國際經濟與貿易領域人才的培養,發揮院校之間相互合作的優勢,使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的學生能儘快適應快速變化的國際經貿環境,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邀請了部分國內學有所長的專家教授編撰了這套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規劃教材。為使這套教材的編撰有序地進行,還專門成立了教材編寫委員會,由總主編、分主編和有關委員組成。各分冊主編分別由具有一定實力的本學科學術帶頭人擔任,組織編寫人員時注意老中青結合、教學人員與科研人員結合。同時還建立了規範的編、審制度,每一分冊的編寫組擬出大綱,其框架和內容經過編委會詳細討論,最後由總主編和分主編審訂。
文摘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國際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國際經濟學主要研究主權國家(地區)間貨物、服務、資本、勞動的國際流動及貨幣的國際支付等國際經濟活動引發的種種問題及國家(地區)對這些國際經濟活動管制政策的福利效應。
國際經濟活動因其在獨立的主權國家(地區)間進行而使其具有獨特性。
首先,國家(地區)會對貨物、服務和生產要素在國際間的流動施加某些限制,而一般不限制其在國內各地區之間的流動。
其次,國際間的流動也會因語言、風俗、習慣和政治、法律的不同而受到某些限制,而在同一國家的地區間流動則較少受這些因素的影響。
再次,國際經濟活動中使用不同的貨幣,而一國之內僅允許一種貨幣流通。最後,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各個主權國家(地區)從本國(地區)利益出發的政策常常會影響其他國家(地區)的利益。這使國際間的政策協調顯得尤為重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組織在這方面貢獻不小,但其與一國政府的權威相比則約束力大大減弱。
國際經濟活動的獨特性決定了國際經濟學研究內容的獨特性。
對於國際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內容,各種代表性的教科書有不同的體系或表述。比如,克魯格曼、奧伯斯法爾德所著《國際經濟學:理論與政策》(第六版)一書認為國際經濟學研究七大主題:貿易所得、貿易模式、貿易保護、國際收支平衡、匯率決定、國際間政策協調和國際資本市場。薩爾瓦多所著《國際經濟學基礎》一書則將國際經濟學研究的主要問題歸結為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政策、國際收支平衡、外匯市場和開放經濟總量經濟學五大類問題。普格爾、林德特著《國際經濟學》(第十一版)一書主要研究了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政策、外匯市場、開放經濟中的巨觀經濟政策、要素流動五部分內容。於永達等著《國際經濟學新論》則以集聚優勢理論為主線從生產優勢與國際貿易、金融優勢與國際金融、戰略優勢與國際經濟戰略三方面創新性地整合和研究了國際經濟相關理論。
後記
本書是編者在多年從事國際經濟學教學科研的基礎上,為滿足新環境下高等學校的教學需要編寫而成的。
本書主要就國際經濟學包括的國際貿易理論、國際貿易政策、國際收支和匯率決定、國際間政策協調、國際要素流動五部分內容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模型做一講解,也就中國的相關問題做了一定分析。特別對與我國緊密相關的國際經濟問題,如國際貿易的收入分配問題、開發中國家的金融危機問題等用專門章節做了論述。
本書由郭根龍擔任主編,負責大綱擬定、全書總纂、修改、定稿工作。各章節編寫分工如下:第一、三章由山西師範大學郭根龍編寫,第二章由西北政法大學崔景醫、張榮剛編寫,第四、五章由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李釩編寫,第六、十章由太原理工大學邵霖編寫,第七、十五章由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馬冰編寫,第八、九章由湖南理工學院姚驚波編寫,第十一、十四章由西北政法大學張榮剛編寫,第十二、十三章由山西師範大學高晉鍾、郭根龍編寫。高晉鍾、井娜協助主編完成了修改和規範化工作。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加上作者來自於不同單位,一些章節的編寫要求甚難統一。雖力圖在保證國際經濟學研究內容的完整性基礎上就我國特別關注的一些國際經濟問題做出較好的闡述,也力圖在有限的認識下能夠反映國際經濟學研究成果的最新進展,力圖條理清楚,簡潔規範。但不足與遺憾在所難免,懇請讀者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