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刊簡介
![《國粹郵刊》](/img/4/928/nBnauM3X3ATM3AjM1ETN3MzM5ITM4MDNwETOwADMwAzMxAzLxUzL0A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主要內容
(1)萬壽九分銀對倒票之研究(周煒良)
(2)海關大龍票設計繪圖者之考證(陳志川)
(3)暫作柒分票之版式初探(鍾笑爐)
(4)國郵古票不見經傳之新變體(惜郵館主)
(5)中華版二分票修飾版之發現(王德慶)
(6)小龍一分銀全張又一版式(嚴西嶠)
(7)吾見小龍五分銀票版式紀略(陳復祥)
(8)萬壽上海版與加大字短距上海版原票之檢討(陳志川)
(9)萬壽加蓋票全張之研究(周今覺)
(10)萬壽大字長距“作”字右移票(陳復祥)
(11)清蟠龍無水印一分票未見目錄之框線修飾變體(陳志川)
(12)萬壽加蓋版式與紅印花小四分票之檢討(宋醉陶)
(13)關於北海票之我見(周今覺)
(14)談萬壽加蓋短距之由來(宋醉陶)
(15)再談北海票(張賡伯)
(16)萬壽大樣票與九分對倒之由來(陳志川)
(17)海關首次大龍票重要史料(綿嘉理義)
(18)海關大龍闊邊三分票之討論(陳志川)
(19)紅印花大字四分版模之研究(倪宣文)
(20)撲朔迷離之萬壽日本版長距半分倒蓋票(陳志川)
(21)萬壽小字九分作一角倒蓋之成因及全格枚數商討(吳鳳崗)
寫作方式
《國粹郵刊》上,陳志川以照片連環畫的形式深入淺出地講解了集郵知識,帶有故事性,題名“她的集郵生活”,連載後還出版了單行本。連載的“郵海滄桑錄”(張庚伯),“海上郵人小志”(一芹)等,對後人撰寫集郵史都非常有用。
編者簡介
陳志川
![《國粹郵刊》](/img/6/df8/nBnauM3XwgjNwITN4ETN3MzM5ITM4MDNwETOwADMwAzMxAzLxUzL3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陳志川(1915~1977),浙江杭州人,祖籍紹興,筆名肖塵、司馬驛、驛齋。肄業於浙江大學,曾協助其父經營米廠。中學時期開始集郵,1931年參加新光郵票會。1940年6月至1945年3月,在上海開辦國粹郵票公司。1942年3月至1950年主辦《國粹郵刊》。1943年起斷續負責編輯《新光郵票雜誌》,1948年5月擔任主編。1947~1948年任新光郵票會主席理事。1949年去香港,1957年移居台灣。陳志川致力於中國早期郵票研究,尤其關注清代大龍郵票研究,有大龍郵票專家之譽。與陳志川的交往,使邵洵美在集郵研究方面下了一番大功夫,多有建樹。邵洵美並與陳志川的姐姐陳繼貞、姐夫束佺保熟識了。抗戰勝利後,邵洵美曾與陳繼貞共同籌備創辦《見聞》雜誌,但未果。
相關信息
![《國粹郵刊》](/img/9/3d0/nBnauM3X1YDMxITOzcTM3IzMyUTMzkTMzUDO0QTNwAzMxAzL3EzL2I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1)《國粹郵刊》原在上海出版,主編陳志川先生,浙江杭州人,童年開始集郵,是著名的郵學家、郵學書刊收藏家,1942年在上海開設國粹郵票公司,並編印出版《國粹郵刊》在港復刊,並向我索稿,當將該稿寄去。後陳志川又去台灣定居,魚雁阻斷,這篇文稿的下落也說石沉大海,因未留底稿,故常耿耿於心。
(2)1989年10月間,任爾勤同志獲得台灣出版的《郵譚》一書,一大巨冊,是紀念陳志川先生的專集。書到後送我先睹。從紀念文章中方知悉我的這篇文章,已在台灣的《集郵天地》原刊,又產生了新的惆悵,時在念念之中,不知何日才能重睹芳華。當即托任爾勤代為物色,終於在新加坡牛車水郵票會馮錦濂先生的幫助下,於1990年3月19日航郵寄來該文的複印件,真是大喜過望。
(3)1999年8月北京世界郵展期間,中國嘉德國際拍賣公司有《國粹郵刊》1-42期付拍,成交價5390元。
(4)1982年台灣影印《國粹郵刊》;1990年鄭州影印《國粹郵刊》250本。
(5)目前,北京李國慶郵票社有售影印本,售價50元。
集郵百科知識之集郵文獻
集郵是人們收集、鑑賞和研究郵票為主要內容的大眾性文化活動。十九世紀中葉,郵票的誕生,集郵活動、研究開展,並隨著科技創新、文化普及和郵票增多而變化發展,隨之各類的集郵期刊、著作也應運而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