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se1762574,JZP品種:畫冊-畫冊
.屬性:80-89年,,綜合類繪畫,繪畫美術,平裝書,32開,30-49面,四川,漢字
簡介:
86.5月四川美術出版社初版,印量?冊,陳洪綬繪畫,黃子立刻,據顧炳鑫收藏本影印,48頁。
.所謂『葉子』,不是『葉子戲』的紙牌,而是一種酒籌、酒令相類的東西。鄭編《圖錄》本在畫頁上就注有『某某飲』字樣,《博古葉子》的畫頁上就有陳老蓮手寫的誰當喝酒的說明,後來任渭長畫的《列仙》,也註明『某某飲』,且書名不稱什麼什麼『葉子』,而徑叫做《列仙酒牌》了。“博古葉子”每門花色都是十張,與後來的紙牌明顯不同。
博古葉子是陳洪綬的作品.陳洪綬(1599--1652,一作1598--1652)字章侯,幼名蓮子,一名胥岸,號老蓮,別號小淨名、老遲、悔遲、悔僧等。浙江諸暨人。能詩文,善書畫,山水、花卉、人物皆佳,尤以人物畫成就最高。幼以藍瑛為師.筆墨向以高古人物畫著稱,與崔子忠齊名,時有“南陳北崔”之稱。後與藍瑛,丁雲鵬,吳彬合稱“明末四大怪傑”。筆法古拙挺秀,造型富於誇張,具有自己獨特的繪畫風格。著有《寶綸堂集》。
作者
陳洪綬一生秉性孤傲倔強,吞恨而終。他是一位擅長人物、精工花鳥、兼能山水的繪畫大師,與北方崔子忠齊名,
.號稱“南陳北崔”。當代國際學者推為“代表十七世紀出現許多有徹底的個人獨特風格藝術家之中的第一人”。陳洪綬雖不以書法名世,但其於書法藝術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也是相當驚人的。陳洪綬作書嚴循中鋒用筆之法,他深諳掌豎腕平執筆的奧秘。其間雖小有以側鋒取妍處,但他能立即將筆調整過來。如此高超的控筆能力,無疑只能以掌豎腕平執筆法為之方可。再有,書法所要求的“回藏”、“提按”、“頓挫”、“絞衄”、“呼應”等等筆法要略,在他的運筆過程中,似無一處有缺憾,只是他做了無痕跡罷了,這也正是大相不雕、信言不美、修養至爐火純青境界的具體體現。從其書作中,我們可以感到,陳洪綬作書,心態是愉悅恬靜、輕鬆歡躍的,書寫過程對他來說似乎是一種最甜美適暢的享受。因此可以說,陳洪綬已找到了一種執運筆法的最佳方式,而這方式正是書法執筆、運筆的“真義”,在這“真義”中,書法的中鋒運行、回藏提按以及頓挫絞衄,全都是為暢爽書寫且寫出美感服務的。
中國版畫簡目(一)
版畫 (print) 是視覺藝術的一個重要門類,古代版畫主要是指木刻,也有少數銅版刻和套色漏印。當代版畫的概念主要指由藝術家構思創作並且通過製版和印刷程式而產生的藝術作品,具體說是以刀或化學藥品等在木、石、麻膠、銅、鋅等版面上雕刻或蝕刻後印刷出來的圖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