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下一個男人會更好》

《別以為下一個男人會更好》

作者:李木耳著,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別以為下一個男人會更好》《別以為下一個男人會更好
作者:李木耳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7-1-1

版次:1

頁數:175

字數:120000

紙張:膠版紙

包裝:平裝

圖書介紹

《別以為下一個男人會更好》《別以為下一個男人會更好》
為情所困的女人們,是該提醒的時候了。
當你遭遇變心的男人,旁觀者都會憤憤不平地勸說:“這樣的男人,早分開早好。”可你無法依常理行事,傷心欲狂,不肯心死。把心丟在泥淖里還是“啪啪”地跳動,淌著血,等待可會。
你畢生的追求是擁有一個人所共知的好丈夫,你認為沒有家庭生活,事業再成功也是淒涼的格局。
你對男人所有的要求都傾盡全力去滿足,為獲得家庭的美滿而犧牲自己,以為這樣就可以換來永不落幕的婚姻,離婚二字就像天外來客般遙不可及。
你永遠不知道男人的心中在想什麼,謝謝老天你不知道,幸虧不知道。如果你太清楚地知道男人真實的內心感受,可能會瘋狂地拿頭去撞牆。
過去的女人可以躲在蘭閨中溫馨地繡一輩子花,今時今日卻要在職場與情場中遊刃有餘地穿梭。本書作者李木耳將其所有精闢見解分成十二個主題,以幽默、犀利的文筆提醒女性讀者認清事實、打破迷思,不必將就自己,不可陷入無謂的愛情幻夢,不必為不值得的人傷心,因為這么做,只會阻擋真愛的來臨。本書不但好看、有趣,對許多女性也有當頭棒喝、一語驚醒夢中人的作用。

作者簡介

《別以為下一個男人會更好》《別以為下一個男人會更好》
李木耳,南方人,現居北方,工科出身卻熱愛文史,洞悉男人又深察女人。喜歡用部落格與一眾分享心得,喜歡從人性的角度冷眼旁觀男女,喜歡為世間情感熱心點評,喜歡透過表層看裡層,喜歡揭示人所共知但又羞於出口的真相

編輯推薦語

男人是二元制的生物,凡事只知道“對”或者不對。因此,跟他們打交道比較簡單。前提是: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一個女人,最終能依靠自己,不要試圖向任何男人乞求時間金錢有憐憫。

圖書目錄

自序
第一章 愛情就像杏仁豆腐
柔弱女人在情場最受寵
來一籮筐美味男人吧
他其實沒那么喜歡你

《別以為下一個男人會更好》《別以為下一個男人會更好》

哪些男人應該馬上放棄
第二章 他真的愛你嗎
裝傻男最難纏
優秀女人要先下手為強
分手不必十八相送
越浪漫的愛情死得越快
第三章 男人,你的名字是寵物

男女大不同
每個男人都需要一個忠實信徒
男人並不真壞女人
不撒謊的男人不正常
男人什麼時候想結婚
第四章 錯在你,不在我
婚姻中的女人要有足夠的危機感
喬峰永遠不會娶阿紫
是誰讓熱情斷電
女要“渾濁”男要“軟”
第五章 婚外情只是一個過程
身體與心靈的拔河
女人比男人更容易產生負罪感
患得患失,半推半就
……
第六章 你在哪裡錯過了他
第七章 小心情場有“賊”
第八章 打盹的都是輸家
第九章 別以為下一個男人會更好
第十章 好男人是女人一生的幸福所在
第十章 愛情的當頭棒喝
結束語 男人VS女人:從奴隸到不了將軍

網友熱評

Abc:終於明白了,明白了,就不會那么痛苦了。木耳老師,謝謝你。
指尖的舞蹈:如夢初醒的感覺啊!謝謝你的文字,真好!
米夏:你的文章讓人看了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Sjb:近乎瘋狂的理性解剖,如果簡單地將那些讓自己失望的事物歸結為沒有意義的話,那只能說是一種無奈的逃避。很喜歡老李的東西,我甚至不在乎他(她?)是一架機器。
伊可:暈,怎么分析得這么透徹啊?如果不是親身經歷,或者達到一定的人生閱歷,那么你一寧是墜入人間的丘比特。呵呵
薰衣草:非常喜歡你的文章,喜歡你的理性與一針見血,喜歡看完之後帶給我的思考。你的很多文章給愛幻想的女人以打擊,但更多給予她們的是一種幫助。
雲淡風輕:雖然很殘酷,但卻是那么的真實!
alsajimmy:每一篇文章都讀過,每一次都受益匪淺。
心晴:寫得很經典啊,要是我能在結婚前看到這些就好了!
我是沙漏:老兄很喜歡你的文章,寫得非常好,要經歷過多少情感,多少蛻變的人才能體會你文章的精深含義?

圖書書摘

女人並非故作神秘。女人的神秘來自她對男人、還有她自己的困惑不解,她只是被自己的直覺驅使著,用一種“摸著石頭過河”的方式漸進地體驗人生。
如果說男人的陽剛對應著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入世”之道,那么,女人的陰柔就很好地體現了道家“無為而治”的“出世”風範。
“她刺激著男人,但要是發現她激起了他的渴望,就會對此厭惡,遠遠離開。男人對她的欲望既意味著奉承,又意味著侵犯。”
強勢女人在情場上的受挫,與柔弱女人在情場上的受寵,再好不過地說明了“爭是不爭,不爭是爭”這一道家思想與女人的思維方式是如何的異曲同工。
在男人眼裡,哪個詞才能最恰當地形容一個陌生女人給他的第一印象?是溫柔賢惠,還是嫵媚動人,或者嬌羞柔弱?可能都不是,最初打動男人的,是女人的“神秘”。
如果說男人象徵著宇宙已經被確證的知識,那么女人則相當於剩下有待探索的部分。男人追求女人,幾乎就等同於探索未知的世界。很多男人直到完全被俘獲,都不知道自己是怎樣掉進女人的溫柔陷阱的,在他看來,頭腦發熱的那一刻,就如同宇宙中刮過一陣風暴,還沒等他醒過神來,就已被“黑洞”吞噬。
然而,女人並非故作神秘。女人的神秘來自她對男人、還有她自己的困惑不解,她只是被自己的直覺驅使著,用一種“摸著石頭過河”的方式漸進地體驗人生。從懵懂明事開始,她就慢慢地意識到,這是一個男人主宰的世界,男人才是這個世界的核心,女人應該柔順、守拙、不爭,一個好強、主動、積極的女人會被男人敬而遠之。如果說男人的陽剛對應著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入世”之道,那么,女人的陰柔就很好地體現了道家“無為而治”的“出世”風範。一個人格健康、積極向上的男人或女人,應該是那種很好把握“出入之度”的人,這或許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為什麼“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或者說,為什麼“女人的一半是男人”。
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是,一個對自己困惑不解的女人怎么可能征服以理性和邏輯見長的男人?她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
法國著名作家西蒙?波伏娃在她那本被譽為“西方婦女聖經”的《第二性》中寫道,“她為自己能使男人感興趣和愛慕追求而自豪,卻害怕被他們獵獲。伴隨青春期而來的羞恥感,會長期地存在下去,夾雜著她的搔首弄姿和虛榮心。男人注視她的目光,既讓她得意又令她生氣。她希望男人只看到她願意讓人家看到的地方,而人們的目光老是帶有穿透力……她刺激著男人,但要是發現她激起了他的渴望,就會對此厭惡,遠遠離開。男人對她的欲望既意味著奉承,又意味著侵犯。”
女人這種極其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代表了其欲通過女性魅力誘惑並征服男人的渴望,另一方面代表了她對自己這種冒險行為的不安全感,以及對這種動物本能下意識的羞怯。然而,大多數男人對此卻一無所知,他不能理解為什麼一個女人明明喜歡自己,又要掉頭離去,不容他細想,雄性激素早已命令他,儘快勇敢地撲上去。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他們開始在溫馨的咖啡館或水邊的酒吧約會,輕聲細語。如果故事主角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小姑娘,而約會她的男人正好是她喜歡的,那么她往往會為此感到緊張不安。天啦!這個激動人心的時刻這么快就來臨了,簡直讓人難以置信,我連約會時的衣服和台詞都沒準備好!想著自己是多么欠缺經驗,而且正是這種“欠缺”暴露出了愛慕對方的秘密,她甚至有點惱怒自己,連端茶杯的手都不禁有點顫抖了。
如果她是一個有故事的“熟女”,情形則大不一樣。“熟女”會不自覺地用她的“傷心往事”,將男人推到一個“感情牧師”的位置,儘管她的情感經驗可能遠比他豐富。女人一旦身心放鬆,塵封的記憶會自動復甦,那些為情所傷的日子一點一點浮上心頭。她說著說著,眼眶逐漸濕潤起來,鼻子也隱約有些抽動,一方面她確實被自己過去的不幸遭遇所打動,一方面是因為眼前坐著一個可能將她從感情地獄拯救出來的“牧師”——如果她的煽動力足夠強,她也許可能讓“牧師”投筆從戎,成為一名勇敢的“騎士”。
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女人這樣做是事先設計好的。相反,如果女人不這樣做,要么是她認為眼前這個男人不值得征服,要么是她天生地缺乏女人味。沒有什麼東西比女人的眼淚更能激發男人的陽剛氣和保護欲,男人在此時將表現出空前的通情達理和安慰技巧。事實上,如果女人在男人流淚超過三次,很少有男人不為之所動,不想立刻將她攬入懷中。
女人這種“以退為進”、“顧左右而言它”的策略,與毛澤東“敵進我退”的軍事思想不謀而合。既然男人是一種入世好鬥的動物,那么,就讓他們斗去吧。強勢女人在情場上的受挫,與柔弱女人在情場上的受寵,再好不過地說明了“爭是不爭,不爭是爭”這一道家思想與女人的思維方式是如何的異曲同工。
一個典型案例。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趙孟頫(即“俯”)50歲時想效仿當時的名士納妾,又不好意思跟老婆管道升開口,於是就做了一首詞故意擱在書案上,好讓老婆看見:
我為學士,你作夫人;豈不聞王學士有桃葉、桃根,蘇學士有朝雲、暮雲?我便多娶幾個吳姬、越女無過分。你年紀已過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管道升看後,心裡極其難受,但她不吵不鬧,幾天后也回敬了趙孟頫一首詞:
你儂我儂,忒煞情多,情多處,熱如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
正是這首以情動人的《我儂詞》 ,使趙孟頫羞愧無地,從此再不提納妾之事。這裡,老莊和女人的道家思想再次戰勝了孔孟和男人的儒家經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