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解釋
【成語】:憤憤不平【拼音】:fènfènbùpíng
【解釋】:憤憤:很生氣的樣子。心中不服,感到氣憤。
成語典故
【出處】:《漢書·劉據傳》:“太子進則不得見,退則困於亂臣,獨冤結而亡告,不忍忿忿之心,起而殺充,恐懼逋逃。”唐·許嵩《建康實錄》:“自爾憤憤不平,每酒後輒詠魏武帝樂府。”詞語辨析
【舉例造句】:王子成父諸人,俱憤憤不平,請於桓公,欲劫魯侯,以報曹沫之辱。★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八回【拼音代碼】:ffbp
【近義詞】:怒火中燒、怒氣滿腹
【反義詞】:心平氣和、平心靜氣
【用法】:作謂語、狀語、定語;指心中不服
【英文】:beindignant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貶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狀語、定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
產生年代:古代。
成語正音:憤,不能讀作“pēn”。
成語辨形:憤,不能寫作“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