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諸法句三昧》

定義

謂菩薩住是三昧,則能分別一切諸法語言文句,為眾生演說,詞無滯礙,是名分別諸法句三昧。

相關

分別諸法句三昧出自【百八三昧】,謂菩薩所入的三昧有一0八種。即首楞嚴三昧寶印三昧師子戲三昧離著虛空不染三昧等一0八種三昧。語出《大品般若經》卷五。 《大智度論》卷四十七(大正25·398c)︰‘上以十八空釋般若波羅蜜,今以百八三昧釋禪波羅蜜,百八三昧佛自說其義,是時人利根故皆得信解,今則不然,論者重釋其義令得易解。’《大智度論》在解釋各種三昧之後又雲(大正25·402b)︰‘佛多說果報,論者合因緣果報說,譬如人觀身不淨得不淨三昧,身是因緣,三昧是果。又如人觀五眾無常苦空等,得七覺意三昧,能生八聖道四沙門果。複次佛應適眾生故但說一法,論者廣說分別諸事,譬如一切有漏皆是苦因,而佛但說愛,一切煩惱滅名滅諦,佛但說愛盡。’此外, 《法界次第初門》卷下也提到百八三昧,其文雲(大正46·691c)︰‘菩薩若善以十喻開曉其心,則所修十八空觀,自然明了。以是空慧照諸禪定,種種法門,無染無著,則能出生諸菩薩百八三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