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六足論是說一切有部初期和中期出現的論書,通過這些著作,該部開始建立了自己的世界觀、宇宙觀和修持論,從而形成了獨特的理論體系。
①《集異門足論》。舍利弗著。玄奘譯。20卷。有部分藏譯。巴米揚(舊譯梵衍那)曾有梵本殘篇出土。該論主要注釋《長阿含經》中所屬《眾集經》的內容,解說《眾集經》中各種佛教術語,因此是說一切有部阿含經的延伸,論藏從經藏中開始分離出來的最初形態。此論的出現,促使說一切有部逐漸成為單獨的部派。
②《法蘊足論》。大目犍連著。玄奘譯。12卷。梵本已佚,但有殘篇出土。此論選取阿含經中的22種主要說教逐一加以解釋,每種說教的解釋單獨成篇。例如雜事品註解了有部所傳阿含經中列舉的七十八種煩惱;根品註解了二十二根。此論與南傳上座部的《分別論》有共通之處。
③《施設足論》。大迦多衍那著。法護等譯。7卷。藏譯名《因假名》或《因施設》。此論祖述《長阿含經》中所屬《世起經》的思想,對阿毗達磨的宇宙觀、世界觀進行了詳細的論證分析,是說一切有部中期出現的論著。
④《識身足論》。提婆設摩著。玄奘譯。10卷。主要內容是對人們心識活動的分析,與上座部的《界論》相通。
⑤《界身足論》。世友著。玄奘譯。 3卷。主要內容是對心和心作用的分析,是說一切有部的理論基礎,與上座部的《發趣論》相通。
⑥《品類足論》。世友著。玄奘譯。18卷。另有南朝宋求那跋陀羅的譯本《眾事分阿毗曇論》,12卷。學術界一般認為此書並非出自一人之手,而是各種作品的匯集,論中提到的“五位”、“九十八隨眠”等是有部獨特的理論。有人認為此書出現在《大毗婆沙論》編集以後,大概在160~320年之間修訂。
相關內容
小乘學說小乘雖有十八部之分,然非根本各相逕庭,要不過大同小異而已。且就見行而分,亦僅有數家教義,方有系統,如有部、大眾、犢子、經部等,余即支末繁瑣,故從省焉。
“有部”始自迦多衍尼子,迦氏學說之產生,有其二因,一為對抗當時上座部之新說一一即大天五事。次為應付當時勝論與數論兩外道對佛法之攻擊。故極端主張以論藏為本位,以經藏為後據,與大眾所說相反。故迦多衍尼子首造《發智論》,此論共《六足論》稱為《七部對法》。六足論者,舍利弗之《法蘊》、目犍連之《施設》、天寂之《識身》、富婁那之《界身》、世友之《品類》、大腹之《異門》。迨迦膩色迦王朝時,始細繹《發智論》,參六論,總攝其義,編出《阿毗達摩大毗婆娑論》。及世親出,更攝其義,造《俱舍頌》及釋,有部教義,於是始備。
其教義創三世諸法,各別實有,與法體恆有說。故又稱此宗名分別說部,即多元之實在論。其將現象諸法,依《俱舍論》概歸為五位七十五法。五位者:一色、二心、三心所、四心不相應付、五無為。
一、色法十一,有地水火風四大種(物質)與所造色,即眼等五根(官能),色等五境(對象),為十,共無表色(抽象之精神作用),合為十一種。
二、心法六。即眼等六識,為了解外界事理之心理作用。
三、心所法四十六,????地法等,為精神之特殊作用,如感覺、記憶、知情等複雜之心理作用。
四、不相應行法十四,即得非得等,言不相應者,謂不可謂其為色,亦不可謂其為心。然有生滅變遷之造作,故名不相應行法,乃抽象之事理也。
五、無為法三,擇滅無為,非擇滅無為,虛空無為。
擇滅無為,乃謂以智慧分別事物之道理為擇,脫離煩惱系縛而得涅槃為滅,此滅理乃所證之實體,是無為法也。無為者,無所造作,不藉因緣,法爾本體本自如是也。擇滅無為,為佛家所最重,蓋斷煩惱,得涅槃,乃佛家最終之目的,此以抽象而名其法。
非擇滅無為,即不待智慧分別而得之滅理,蓋一切有為法,由未來以至現在,莫不賴因緣生起,若闞生起因緣,即永住未來,畢竟不生,此即所謂之滅。蓋此滅理,乃不生不滅之境,非屬有為,故名非擇滅無為也。
虛空無為,謂無礙之性,不障自他,復不藉因緣,本來自存,如彼虛空,故是無為。
此五位七十五法,或分為五蘊’及三無為,或分十二處,或十八界,攝一切法。依有部說,皆是實法,其體恆存不滅。不過現象界有為諸法,須藉因
……
相關經籍、著述
小乘論
《發智論》
《六足論》
《大毗婆沙論》
《雜阿毗曇心論》
《成實論》
《俱舍論》
《異部宗輪論》
《上座部七部論》
《解脫道論》
《清淨道論》
《巴利三藏註疏》
大乘論
《大智度論》
《中論》
《百論》
《大乘起信論》
《瑜伽師地論》
《攝大乘論》
《唯識二十論》
《唯識三十頌》
《成唯識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