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實論》
正文
佛教論書。古印度訶梨跋摩著。後秦鳩摩羅什譯。16卷(一作14卷或20卷)。成實即成就四諦之意。為反對小乘說一切有部“諸法實有”理論,提倡“人法二空”,弘揚苦、集、滅、道四諦之理。相傳訶梨跋摩為說一切有部著名論師鳩摩羅多(童受)弟子,初信其師學說,後來覺得這些沒有擺脫《大毗婆沙論》的束縛,拘泥於名相,煩瑣支離,乃自窮三藏,以探教說之本源。後到華氏城,隨多聞部學習,接觸到大乘思想,又泛覽九經,評量五部(律),旁究異說,考核諸論,因而著作此論。內容 此論譯出後,羅什弟子曇影見其結構鬆散,篇章不分,大段難明,於是按照文義,區分為五聚(即五部分),二百零二品。“發聚”為序說,主要泛論佛法僧三寶、造論緣由、論門種類、四諦大要及對各家十種重要異說的批判等。其餘四聚為本論,詳說四諦之義。其中“苦諦聚”論說色論、識論、想論、受論、行論等五陰之事;“集諦聚”於業論中詳述善惡諸業,在煩惱論中,詳論斷惑之事;“滅諦聚”詳說斷滅假名心、實法心、空心等“三心”;“道諦聚”以八正道為道諦法,分別正定、正智等等。整個論的主要特點是針對說一切有部“我空法有”之說,提出“人法二空”的思想。認為法無實體,只有假名。就連四大及其構成的色法也都是假名。因而主張不僅要破除人我,滅“假名心”,而且假法、實法,一律要破,這就是法無我,“滅法心”。最後連剩下的空心也要破,即“滅空心”。這已超出說一切有部之說,接近於大乘空亦復空的思想。但它僅將最後的滅空心分為兩種,即證涅槃和入滅盡定,說明其學說尚未擺脫小乘的局限,與大乘所主張的無住涅槃說相差甚遠。《成實論》的“三心說”是後來大乘瑜伽行派“三性說”的淵源。
傳播 在印度,此論未見流傳。梵文原本早已佚失,現存梵本是從漢譯本還譯的。在中國,自後秦弘始十四年(412)鳩摩羅什譯出後,其門下就爭相研習,競作註疏。僧導既撰《成實義疏》,又聚眾講述。後到壽春(今安徽壽縣)弘傳此論,門下逾千人。其後形成壽春系,流行於南方。僧嵩則至彭城(今江蘇徐州),既傳“三論”(《中論》、《十二門論》、《百論》,也弘揚《成實論》,經其弟子僧淵等幾代的弘傳,形成彭城系,流行於北方。南齊永明年間,在齊武帝次子竟陵王蕭子良主持下,集名僧500餘人,以僧柔、慧次為上首,對此論要義進行討論,並將論文20卷刪為9卷。時僧祐亦參與其事,作《略成實論記》,學士周顒撰《鈔成實論序》,說明刪節的用意。以後,此略本曾風行一時。到了梁代,對《成實論》的研究更盛。智藏、僧旻、法雲被稱為梁代三大家。由於他們常融會《成實論》宣講大乘思想,也稱為“成論大乘師”。直至隋唐歷久不衰。
註疏 見於僧傳記載的,主要有南朝宋時僧導《成實義疏》、道亮《成實義疏》;北魏曇度《成實大義疏》;梁智藏《成實義疏》(或雲即《大義記》)、慧琰《成實玄義》;陳寶瓊《成實玄義》及《成實文疏》、洪偃《成實疏》;陳智脫《成實疏》、慧影《成實義章》、明彥《成實疏》;唐新羅元曉(一說元瑜)《成實疏》,百濟道藏《成實疏》,懷素《成實義章》。此外,著作時代不明的尚有宗法師《成實玄記》及《成實論義章》、聰法師《成實論章》、法法師和嵩法師的《成實論疏》等。由於唐以後此論無人研習,以上註疏均已佚失;但在安澄的《中觀論疏記》中,尚可見其引用僧導、智藏、聰法師、宗法師、法法師、嵩法師等人的疏記中的一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