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思考的十個習慣》

《優質思考的十個習慣》

哈特博士從心理學家和臨床輔導的角度,向我們揭示了十大關鍵性的思考習慣,並提供相應的操練方法。你將發現,無論你面臨平凡的日常生活還是重大的人生考驗,本書都能幫助你發展健康的心靈,活得勇敢、快樂。本書內容豐富、立論實際,無論是從事輔導、協談的專業人士,或自己正面臨心靈受苦的人們,都能從本書受益。特此推薦。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我們的思維習慣深深影響著我們的情感與身體,影響著我們的健康或疾病,成功或失敗、輝煌或衰微,甚至影響著壽命的長短、人生悲喜,乃至性生活的滿足與否。

作者簡介

哈特博士(Dr.ArchibaldD.Hart),是美國加州富勒神學院心理研究所的教授與前任所長,著名心理學家和心理治療師。他著有《勝過焦慮》等18本令人推崇的著作。他的足跡遍及全美與世界各地,是一位備受讚譽的講員。他與妻子凱薩琳育有三名女兒與六位孫子,目前定居在加州的阿凱迪亞市。

目錄

第一部分 了解思想的力量1
第一章 思想如何,為人即如何/3
第二章 一念之能/15
第三章 思想塑造人格/27
第四章 培養健康的心思/37
第二部分 心靈健康的十個習慣51
第五章 習慣一:欣賞別人的優點/53
第六章 習慣二:允許自己失敗/63
第七章 習慣三:保持良心清醒/73
第八章 習慣四:不要懲罰自己/85
第九章 習慣五:珍視生命中小小的祝福/97
第十章 習慣六:強調積極/109
第十一章 習慣七:成為正確的樂觀主義者/125
第十二章 習慣八:按本相接納自我/139
第十三章 習慣九:不與現實脫節/153
第十四章 習慣十:珍惜上帝的慈愛與智慧./165
第三部分 發展優質思考的具體操練 173
第十五章 掌控思想之流/175
第十六章 調轉心思意念/183
第十七章 改變自我對話/195

精彩書摘

人們常常這樣說:“我無法控制我的情緒!”人們認定情緒是超乎我們所能觸及或影響的範圍,因此我們無論如何必須被動地讓情緒進行毀壞的工作,而絲毫不能反抗。如果說在現代心理治療界存在著一個大謊言的話,則非此莫屬:“情緒是全能而無法改變的。”這對增加心理診所的生意倒是不錯的。
我們確實無法單靠意志力對情緒迎頭痛擊。一把將它制服。我們必須間接地靠改變思想來影響情緒。在情緒的問題中,感覺是果而非因。這個真理向我們開啟了一個自由的,可以掌握的新天地。
請不要誤解我。情緒是重要的(而且非常重要)。它是顯示我們內在狀況的關鍵信息的來源。情緒可能起源於無意識中極深的恐懼。甚至是理性無法解釋或意識的恐懼。這類恐懼有的深植在心靈里對人造成影響,然而人的思想卻不去解釋或除去它。問問任何嚴重恐懼症的患者,就知道邏輯思維本身無法治療恐懼症,要治癒它還需要其他方面的援助。 情緒乃是一種信號,警示的信號,像情感上的紅綠燈或消防警鈴,用以警告我們正面臨侵犯,或急迫的危險,使我們警覺於一種更深的精神困擾,這種精神困擾使我們無法冷靜或正在毀壞我們的感知系統。像這類情緒就該留意並探究,在心理治療時,如有必要,則要找出危險的來源,並了解哪裡出了差錯。 但情緒也可能不可靠、不肯定,你無法永遠信賴它,正如你不能完全信賴警鈴一般。我家廚房的防火警鈴響錯的次數遠多於響對的次數。好幾個深夜裡,鈴聲大作,仿佛大禍臨頭,卻什麼事也沒發生。不過我也沒把它丟了,因為或許有一天它會派上用場的。到時候它響對了還是喻錯了,就看我怎么判斷。
同樣地,面對人生的挑戰,我們首先當以頭腦(思想),而後才以心(情緒)來反應。無論如何,千萬不要單用心而不用腦,否則就會像無舵的船、無軌的火車。
有時,我必須強調是“有時”,你的心可能比頭腦還正確;就如雅克·鮑舒爾所說:“心自有其道理,是理性所不能了解的。”但心卻時常過於感性。我無法告訴你,我曾看過多少人,他們相信自己的心卻不相信頭腦,結果悔不當初。最後雖然發現,卻已太遲了。
生命中最常發生這種錯誤的時候,往往是在羅曼史的經歷中。心往往為自己辯護,並且總想統御頭腦。這也是戀情總是很難使我們看清現實的原因。如果我們能保持清醒的頭腦,一定會很快拆穿西洋鏡。問題在於羅曼蒂克的愛情實在是一種暫時神智不清的狀態(當然,這話近乎開玩笑),它使我們變得盲目了。不幸的是要治癒這種盲目,惟有等到羅曼蒂克的氣氛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