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併購前沿問題研究》

《中國企業併購前沿問題研究》

《中國企業併購前沿問題研究》在簡述全球企業併購的歷史、特徵與基本經驗的基礎上,對中國企業併購的若干前沿問題進行了研究。其基本內容包括:中國上市公司定價問題研究;中國銀行業併購問題研究;外資併購中國商業銀行研究;中國零售業上市公司併購研究;外資併購中國上市公司問題研究;中國企業海外併購研究。併購績效問題是全書研究的核心,研究方法上以實證分析為主。

基本信息

編輯推薦

企業資本運營是大多數企業迅速成長並創造輝煌的重要途徑,尤其是資本運營的主渠道——企業併購更是百餘年來長盛不衰,經歷了六次併購浪潮,譜寫了企業快速發展的瑰麗篇童、我國企業的資本運營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逐步興起,成為當代最具魅力的企業成長發展之路。研究企業資本運營是關注企業成長與發展的理論家和實業家的職責。企業併購在實踐中面臨一系列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中國企業跨國併購的績效、中國銀行業的併購績效。中國零售企業的併購績效、中國企業併購的定價等就是諸多資本運營前沿問題中爭論較多和備受關注的問題。《中國企業併購前沿問題研究》的內容就是最近幾年來我們對這些問題探索和研究的成果,想以此來回答人們對這些問題的疑問,以推動中國企業的資本運營快速發展。
·《人生不設限》超級暢銷勵志書>>·《史上最好玩教養法》獨家50折熱賣>>

作者簡介

廖運鳳,女,1956年10月出生於重慶市。漢族,畢業於北京林業大學。現任北京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產業經濟學碩士生導師。主講課程:西方經濟學、資本運營等。研究方向:跨國併購、合作經濟。發表論文70多篇;出版專著、教材28部,其中主編和獨著12部;主持、參與科研項目16項,其中國家級4項,省部級4項。代表性研究項目:2001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外資併購國有企業相關問題及其政策研究”;2010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供銷合作社改革的理論和實踐研究”。主要著作:《外資併購與國有企業資產重組》,企業管理出版社,2004年出版;《中國企業海外併購》,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年出版;《合作經濟學》,中國商業出版社,2006年出版;《中國零售業併購》,智慧財產權出版社,2010年出版。重要論文:“對外資併購國有企業若干思想認識誤區的分析”,載《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年第6期;“對合作制若干問題的理論思考”,載《中國農村經濟》2004年第5期;“中國企業海外併購的現狀與問題分析”,載《管理現代化》2007年第4期。

目錄

第一章中國企業併購的國內外背景分析
第一節全球企業併購浪潮的歷史回顧
第二節全球企業併購的最新動向及其影響
第三節全球企業併購浪潮對中國企業的挑戰與應對策略
第二章中國上市公司併購定價研究
第一節公司併購定價研究文獻綜述
第二節國外公司價值評估方法及在中國的套用價值分析
第三節中國上市公司併購定價的模型設計
第四節定價模型的建立與選擇
第五節研究結論和對策建議
第三章中國銀行業併購研究
第一節中國銀行業併購概述
第二節中國銀行業併購績效的實證分析
第三節研究結論的解釋分析及對策建議
第四章外資併購中國商業銀行研究
第一節外資併購中國商業銀行的概述
第二節銀行業跨國併購研究文獻綜述
第三節外資併購中國商業銀行績效實證研究的設計
第四節併購案例的實證研究結論和對策分析
第五章中國零售業上市公司併購研究
第一節中國零售業併購背景與動因
第二節中國零售業併購的歷史與現狀
第三節基於DEA的併購績效評價體系設計
第四節實證分析結論與對策建設
第六章外資併購中國上市公司問題研究
第一節外資併購中國上市公司概述
第二節外資併購的相關研究文獻綜述
第三節外資併購中國上市公司績效的實證研究
第四節實證分析結論解釋和最佳化外資併購的對策建議
第七章中國企業海外併購問題研究
第一節中國企業海外併購概述
第二節中國企業海外併購相關研究文獻綜述
第三節中國企業海外併購績效實證研究——以上市公司為例
第四節中國企業海外併購績效結論的解釋與建議

前言

企業併購是大多數企業迅速成長並創造輝煌的重要途徑,而且百餘年來長盛不衰,經歷了六次併購浪潮,譜寫了企業快速發展的瑰麗篇章。中國企業的併購活動在改革開放的過程中逐步興起,成為當代最具魅力的企業成長發展之路。研究企業併購是關注企業成長與發展的理論家和實業家的職責。作為研究併購的學者,我們長期關注和研究中國企業併購,尤其是中國上市公司的併購活動,特別重視對中國企業參與的跨國併購以及銀行業和零售業併購的研究。
企業併購在實踐中面I臨一系列重要的問題需要解決,中國企業跨國併購的績效、中國銀行業的併購績效、中國零售企業的併購績效、中國企業併購的定價等就是諸多企業併購前沿問題中爭論較多和備受關注的問題。本書的內容就是最近幾年來我們對這些問題探索和研究的成果。想以此來回答人們對這些問題的疑問,以推動中國企業併購的快速發展。
本書的結構可以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全書的第一章,分析中國企業併購的國內外背景,在介紹全球企業併購歷史與特徵的基礎上,總結企業併購的基本經驗以及對中國企業併購的啟示。第二部分是本書的第二章,中國上市公司併購定價研究,內容主要是分析協定價格的理論模型和實踐意義。第三部分是對中國銀行業上市公司的併購績效研究,內容有兩章:第三章,中國銀行業上市公司併購績效研究。第四章,外資對中國商業銀行的併購績效研究。第四部分是對中國零售業上市公司併購績效的研究,即本書的第五章。第五部分是對中國企業參與的跨國併購績效的研究,第六章是對外資併購中國上市公司績效的研究,第七章是對中國上市公司海外併購績效的研究。

精彩書摘

1983~1985年的3年間,10億美元以上的大型併購共發生了61起。1981年7月,美國最大的化學公司杜邦公司出資87億美元收購了在美國石油開採中名列第六的石油壟斷企業大陸石油公司。1984年2月,德士古公司以101億美元購進第十五大石油公司格帶石油公司。1984年3月,謝夫隆石油公司以133億美元購進美國第五大石油公司海灣石油公司。1985年年底,通用電氣公司(GE)以60億美元買下美國無線電公司。1983年美國10億美元以上的併購案件有6起,1984年是17起,1988年達到37起。在1975年,平均每起併購案件的交易額為522.4萬美元,而到1984年,這個數字增加到了4797.4萬美元。同期內,美國企業併購的數量只增加了10.7%,但每起案例的規模卻是1975年的9倍多。英國、德國、荷蘭等國家在這一時期同樣發生了大規模的併購活動。英國在1970~1975年的6年期間內,工商業中發生併購4911起,總價值71318億英鎊,平均每起145.2萬英鎊,而在1985~1990年的6年期間內,共發生併購6309起,併購數量只增加了28.5%,但同期併購的價值卻達948.17億英鎊,增加了12倍,平均每起1502.8萬英鎊,增加了9倍。
第四次全球企業併購浪潮的特徵可以歸結為融資型併購。與前三次併購浪潮相比,這次併購浪潮中橫向併購縱向併購混合併購都存在。但最為突出的是金融型併購,尤其是由於“垃圾債券”的發明和運用,小公司可以用槓桿融資的方式籌集到巨額資本,從而大大推動了企業併購的發展。20世紀80年代,以這種槓桿融資方式併購的公司總價值達到2350億美元,涉及2800家公司。其中最為突出的是1988年年底發生的亨利·克萊維斯收購雷諾菸草公司。此起收購中,亨利·克萊維斯公司以25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雷諾菸草公司,其中99.04%的資金是通過發行垃圾債券獲得的,而克萊維斯本人動用的資金僅為1.59億美元。另外,潘特里公司收購露華濃公司也是比較典型的案例,1985年,資產僅為1.5億美元的潘特里公司以5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淨資產10億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