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通約》

《不可通約》

《不可通約》是由牛秋業 著,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年2月1日出版。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不可通約
作者:牛秋業著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不可通約不可通約

出版時間:2010-2-1字數:190000
開本:16開
ISBN:9787511206237
定價:¥23.00

內容簡介

費耶阿本德是20世紀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對不可通約的論述是以對理性至上主義的批判而展開的。費耶阿本德消解了近代中性經驗論,認為理論是不可通約的。不可通約類型有理論的、語言的和本體論的不可通約,而本體論的不可通約更為根本。然而,不可通約並不意味著不可比,贊耶嗣本德認為應該在一種新的經驗內容的基礎上進行比較,這樣也更為客觀。費耶阿本德對不可通約的討論已經由庫恩的範式概念進入了更為廣闊的文化領域,認為不僅科學理論是不可通約的,罄個社會的所有傳統、各個民族的文化都是不可通約的,並不存在誰“優”誰“劣”。

作者簡介

牛秋業,1967年生,山東淄博人,2002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哲學系,哲學博士,濟南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在《學術論壇》、《山東社會科學》等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出版科普讀物《占今中外科技名人》一部。研究方向:西方科學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等。

目錄

第一章費耶阿本德的不可通約性理論的基礎
第一節不可通約理論的溯源
一、奎因的“譯不準原則”
二、庫恩的不可通約理論
第二節批判經驗主義的中性觀察語言
一、對經驗主義教條的批駁
二、實用意義的原則
三、現象意義的原則
第三節意義理論
一、意義的背景理論
二、科學詞項的意義
第四節實在論
一、科學實在論
二、實證主義和科學實在論的爭論
三、實在論和工具主義
第二章不可通約的內容
第一節不可通約的分類
一、不可通約的命題提出
二、理論的和語言的不可通約
三、本體論不可通約
第二節不可通約的內容
一、科學理論的語言不可譯
二、沒有邏輯關係
三、內容的不可比
第三節不可通約與不可比
一、不可通約不等於不可比
二、“經驗內容”比較
三、理論比較
第三章不可通約與理論增生
第一節告別理性
一、科學的理性
二、理性和實踐
三、科學:傳統之一
第二節理論多元論
一、多元方法論
二、韌性原則
三、理論增生
……
第四章不可通約與相對主義
結語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