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家賦鈔》

《七十家賦鈔》是先秦至南北朝辭賦選集。清代張惠言(1761~1802)選輯。6卷。道光元年(1821)刻成。後來朱錦綬參校各書,作札記6卷,補苴稿本及康刻本之失。光緒二十三年(1897)有重刻本,並刊《札記》。

《七十家賦鈔》

正文

先秦南北朝辭賦選集。清代張惠言(1761~1802)選輯。6卷。自屈原《離騷》至北朝庾信,凡70家,206篇。所選大致為辭賦名篇,選擇嚴謹,是一部較好的辭賦選集。前有乾隆五十七年(1792)張氏自序,說明選錄標準“統乎志”,而志又“歸乎正”,以傳統的儒家詩義為依歸,並簡評入選作家作品,以屈原作品為最高標準,採用鍾嶸《詩品》推溯源流的方法品評各家。張氏少好《文選》辭賦,後來專意治經,並從事古文寫作,是“陽湖派”開山領袖;兼治詞學,編纂《詞選》,創立“常州詞派”。此書可能是張氏自學與講學所用,晚年未及定稿即逝世。所以雖有校語評註,但多寡不均,只錄原文的篇什甚多。手稿本今存北京大學圖書館。張氏歿後,其友康紹鏞刊刻他的遺著,包括這部未完稿。道光元年(1821)刻成。後來朱錦綬參校各書,作札記6卷,補苴稿本及康刻本之失。光緒二十三年(1897)有重刻本,並刊《札記》。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