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一
詞目:句拼音:gōu

同本義 [bend]
句,曲也。—— 《說文》。段註:“凡曲折之物,侈為倨,斂為句。考工記多言倨句。”
越子為左右句卒。——《左傳·哀公十七年》
句兵欲無彈。——《考工記·廬人》
覆之而角至謂之句弓。——《考工記·弓人》
履句履者知地。——《莊子·田子方》。李註:“方也。”
句者畢出。——《禮記·月令》
古之人衣上有冒而句領者。—— 《尚書大傳》
句者畢出,萌者盡達。——《禮記·月令》
草木出土時,彎的叫句,直的叫萌。又如:句爪(鉤形的尖爪);句枉(曲枝);句曲(彎曲);句倨(彎曲);句圜(屈曲連環)。
勾銷 [strike]。如:句抹(去掉文辭中的某些字句);句除(刪除;刪改)
查考 [examine]。如:句校(查考校核);句考(查考);句稽(查考;核算)
搜取;捕捉 [catch]。如:句押(拘捕扣押);句追(拘捕查究);句剝(搜刮)
逗引;糾結 [seduce]。如:句引(引誘);句結(暗中串通結合)
勾畫 [delineate]
說書雖小技,然必句性情,習方俗。——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釋義二
句gōu
如果——表示假設 [if]
吾句能親親而興賢,吾不遺亦至矣。——《馬王堆漢墓帛書》
句
釋義三
gōu指草木初生拳狀的幼芽 [tender bud]。如:句萌(草木初生的嫩芽、 幼苗)
鉤子。後作“鉤” [hook]。如:句繩(鉤繩)
古稱不等腰直角三角形直角旁的短邊 [the shorter leg of a right triangle]
——人名用字
句芒:西方大帝少皞裔子,東方大帝太皞之臣,春神,鳥身方臉,著白衣,乘兩條龍。《說文》:句,曲也,像一個剛剛萌芽出土的小嫩芽,頭是勾著的。(註:草木出土時,彎的叫句,直的叫萌。)“芒”:某些禾本科植物種子殼上毛茸茸的細毛刺。
另見jù
釋義四
句jv
會意。甲骨文和金文字形都是,從口,從兩條不連線的曲線,而兩條不連線的曲線的意思是思路不連線、轉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上。因此合起來的意思是說的話從此轉到了另外一件事情上,本義:說的話從此轉到另外一件事情上。
語句;詩句[sentence]
句者,局也。聯字分疆,所以局言者也。周伯琦曰:“語絕為句。”——《詩·關雎》疏。按,取稽留可鉤之意,曲畫以識之者也。說文瞿下曰:讀如章句之句,則後漢時已轉其音如今言屨。
驢上得句。——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
所得詩句。
書詩四句。——宋·王安石 《傷仲永》
蒙蒙之句。——宋·沈括《夢溪筆談》
又如:句式(句子的結構形式);句語(語句,言辭);句投(句逗。即句讀);句度(同句讀)
中國漢代行大禮時,由九賓中地位最低的士依次向上傳話,與“臚”相反 [message sent from bottom to top in a ceremony]
大行設九賓,臚、句傳。——《漢書》
釋義五
句jù
用於言語的計量。如:句把(一兩句,指很少的話);兩句詩。
用於時間的計量。表示點時,相當於“點”;表示時段時,相當於“個”(鐘頭) [o'clock]
這時已經有六句鍾了。——蔣光慈 《弟兄夜話》
另見gōu
句讀,句逗。
jùdòu,jùdòu
[periods and commas]∶中國古代文章中沒有標點符號,誦讀時稱文句中停頓的地方,語氣已經完的叫“句”,沒有完的叫“讀”,由讀者用圈(句號)和點(逗號)來標記
習其句讀。——唐· 韓愈《師說》
句讀之不知。
[sentences and phrases]∶連稱句讀時,句是語意完整的一小段,讀是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可停的更小的段落
句法
jùfǎ
[syntax]
語法的一部分,它根據被研究語言的固定用法論述表語、修飾語和其他詞的關係。
句子的結構方式;表示其在句子中相互關係的詞形式的排列。
句號
jùhào
[full stop;period] 用來標示陳述句的結束的標點符號——中文用“。”,外文用“.”
句子
jùzi
[sentence]∶詞和詞組由句法構成的、能夠表達完整意思的語言單位。
這個句子真長。
[sarcastic comments]∶冷言冷語
說上去非但不聽,而且還要受他們的句子。——明· 羅懋登《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
句子成分
jùzǐchéngfèn
[sentence element] 句子的組成部分,包括主語、謂語、賓語、定語、補語、狀語六種。
釋義六
句jù
由詞組成的能表示出一個完整意思的話:~子。~法。
(~讀)
量詞,用於語言:三~話不離本行(h俷g )。d恥 )〕古代稱文詞停頓的地方為“句”或“讀”。
鄭碼:RYJ,U:53E5,GBK:BEE4
筆畫數:5,部首:口,筆順編號:35251
sentence
釋義七
句gōu
ㄍㄡˉ
〔高~驪〕 古國名,容易將高句麗與三韓人王建公元918年建立的高麗王朝混淆。
鄭碼:RYJ,U:53E5,GBK:BEE4
五筆輸入:qkd
筆畫數:5,部首:口,筆順編號:35251
拼音是ju的漢字
拼音是ju的漢字共有182個,如下: |
桔 |舉 |巨 |局 |具 |距 |鋸 |劇 |聚 |菊 |矩 |沮 |拒 |懼 |鞠 |狙 |駒 |據 |俱 |咀 |疽 |踞 |炬 |倨 |醵 |裾 |屨 |犋 |窶 |颶 |鋦 |椐 |苣 |琚 |掬 |榘 |齟 |趄 |莒 |雎 |遽 |橘 |踽 |櫸 |鞫 |鉅 |詎 |侷 |倶 |僪 |冣 |凥 |劇 |勮 |匊 |圧 |坥 |埧 |埾 |壉 |姖 |娵 |婅 |婮 |寠 |屨 |岠 |岨 |崌 |巈 |弆 |忂 |怇 |怐 |愳 |懅 |懼 |拠 |挙 |挶 |揟 |據 |擧 |昛 |梮 |椇 |椈 |檋 |櫸 |欅 |歫 |毩 |毱 |泦 |洰 |涺 |淗 |湨 |澽 |焗 |爠 |犑 |狊 |珇 |痀 |眗 |砠 |秬 |窶 |筥 |簍 |簴 |籧 |粔 |粷 |罝 |耟 |聥 |腒 |臄 |舉 |艍 |菹 |萭 |葅 |蔞 |蒟 |蓻 |蔞 |蘜 |蘧 |虡 |蚷 |蜛 |螶 |襷 |詎 |諊 |豦 |貗 |趉 |趜 |跔 |跙 |跼 |踘 |蹫 |躆 |躹 |輂 |邭 |郥 |郰 |郹 |鄒 |鄹 |鉅 |鋦 |鋸 |鐻 |閰 |陱 |颶 |駏 |駒 |駶 |驧 |鬻 |鮍 |鮔 |鮍 |鴡 |鵙 |鵴 |鶋 |鶪 |鼰 |鼳 |齟 |句 |拘 |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