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詠留下一筆“遺產”,我們每個人都能從中受益

距今,李詠離開這個世界已有一周多的時間了,翻看他之前的節目,一切都還那么熟悉。

他的幽默和調侃、標誌性的“大長臉”,穿著一身夜店小禮服式的燕尾服、帶著小領結,一笑就滿臉褶子,用力地砸開驚喜金蛋......

台上,他是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的主持人,台下,他是一位認真投入家庭生活、寵愛妻女的好丈夫、好父親。

李詠李詠

“沒有遺憾,只有不捨。“是他的遺言。

他捨不得妻女和觀眾,我們捨不得他和他帶給我們的歡樂。

不禁思考,除了緬懷,李詠還留給了我們什麼?

對,是他對女兒的教育方式,這是他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的“遺產“

01

從堅決不要“第三者”到成為慈父女兒奴

十年來,李詠和哈文恣意享受著二人世界。下館子,看錄像,打打牌,約朋友,睡大覺,不要孩子這個“第三者”,兩個人的小日子挺好。

李詠和妻子李詠和妻子

有一天哈文說想個要孩子,李詠說好。

以前沒有孩子,李詠會玩,有了孩子,他就變成了女兒奴,陪女兒玩。

他堅持為孩子做胎教,給未出生的女兒寫《寶寶日記》,文章開頭都是:“親愛的小寶貝,你好嗎?”

他陪著女兒咿咿呀呀地唱歌,練芭蕾舞,發現女兒愛看人扭秧歌,回到家裡就拉著全家人一起扭秧歌,逗得女兒咯吱咯吱地笑......

他把工作之外的時間全部給了女兒。

身體力行,全身心地疼愛,李詠為女兒的自信和健康提供一片情感沃土。

有著相同女兒奴特質的父親還有演員鄧超。

經常看鄧超的微博,發現鄧超一有時間,就會帶著孩子上演瘋魔一幕。

帶孩子做手工、畫畫、練瑜伽、搞怪,把家裡地板、牆壁塗滿顏料,把自己埋進樹葉堆里,帶著孩子們玩。

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下,等等和小花天天黏著鄧超,爸爸爸爸的叫個不停,隔著手機,都能感到父愛的澎湃。

有人說要富養女兒,但什麼又是真正的富養呢?

“富”指的不是錢,而是陪伴。

富養不是金錢上的豐富給予,而是精神世界裡的溫軟包裹。

科學研究表明,有父親陪伴長大的孩子,成年以後安全感更多,比沒有父親陪伴成長的孩子更加自信,人格也更加健全。

如果真的愛孩子,願每一個父親都拿出時間陪伴一下自己的孩子吧。

02

愛女兒,但是這種愛沒有控制,只有舒適自由的空間。

李詠說:“每個人的童年只有一次,而我們做家長的陪著孩子一起成長的機會也只有一次,所以我格外珍惜這份‘唯一’。只要不出格,女兒愛玩什麼就玩什麼,我想給她自由寬鬆的童年,不想她從小就戴著鐐銬跳舞。”

在李詠心裡,女兒“永遠是第一位。但這裡的“第一”,卻不是毫無原則的“寵”。

在學校里他女兒取名Helen Lee。Helen是個挺平常的英文名,李詠卻毫不干涉,這是她自己的事。

他從來不苛求女兒的成績,鼓勵女兒廣泛嘗試、發展自我。

李詠一家李詠一家

他帶著女兒去公共場所玩一些需要彼此合作的遊戲,鼓勵女兒去參與成人的活動。

李詠不會把女兒束縛在框架里,不束縛其成長,給孩子充分的自主空間,他懂得適時放權。

但很多父母卻不懂這一點,他們只會用蠻力愛孩子,事無巨細的關懷, 但結果是沒有把孩子培養成雄鷹,相反卻成了折翅的小鳥。

湖南衛視一檔新節目《我家那小子》,演員朱雨辰和自己的媽媽作為嘉賓參與節目,但是母子倆的相處模式卻引發網友們的熱議。

朱雨辰已經是成年人,朱媽媽用“我都是為你好”的理由自發的替朱雨辰做了很多事。

70歲的年紀還要跟隨兒子一起生活,跑劇組,每天早上四點半起床為兒子熬制果汁,一日三餐盯著兒子吃,無論在哪裡都隨身帶著鍋,任何地方都可以變成朱媽媽的廚房。

朱雨辰前往北京讀書, 在開學的第一天,朱雨辰去宿舍報導,自己想上床去鋪床,朱媽媽趕快叫住兒子,覺得兒子怎么可以做這種事情呢。更可怕的是,鋪完床的朱媽媽來到舍友面前,一個個地詢問他們是不是會打呼,生怕會有人影響兒子的睡眠。就連朱雨辰宿舍樓外的爬山虎,朱媽媽都想用熱水澆死,還是被朱雨辰勸下了。

在節目現場,朱媽媽還一臉自豪的說自己完全沒有自己的生活,自己這一輩子都是為兒子而活,全部的世界只有兒子。

朱媽媽絲毫沒有意識到這種愛多么可怕,總有一天,父母會先行孩子一步,那時候,被過度寵愛的孩子將何以為繼。

哪個媽媽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是朱媽媽對於兒子的愛太滿了,這是不健康的,反而會害了朱雨辰,讓他失去獨立面對生活和事業風雨的能力。

充滿控制的愛,不是真的愛,而是父母單方面的自私自利。

03

身體力行,帶頭不玩電子產品,陪伴女兒讀書

李詠說:“我的工作雖與電視有關,其實在家裡,我很少讓閨女看電視。我教她讀書。“

在李詠寫給女兒的信中寫了具體教育方法:

你小時候,我為了教你讀書,經常上演我坐在沙發上拿著書,聚精會神地讀著。你跑過來,問我:“老爸,你幹嘛呢?”

“去去去,你爹看書呢,自己玩去”

“這書好看嗎?我看看!”你就賴在我身上。

“好看啊,你看自己的書,爸這書你看不懂。”

我這么說你會不服氣的走開,沒過多會兒我就發現你也拿本書認真的看起來。

抓住了你的這段童年的可塑期之後,我一直在以身作則的培養你的各種好習慣,閱讀、禮儀、性格等等。我堅信早期教育會為你的一生奠定基礎。做其他事情也一樣,孩子的話語形態和行為模式跟大人不同步,光嘮叨沒用,你希望她怎么做,自己就得先怎么做。 ”

但是很多父母卻一味要求孩子好好學習,多看書,自己卻整天捧著手機玩,一邊埋怨孩子不好好學習,愛玩手機,一邊心安理得自己捧起手機玩了好幾個小時。

湖北的一場作文競賽,有道題目為《大人的"陋習"》。

在100多份卷子中,20%以上的孩子不約而同地吐槽——大人們太愛玩手機了。

孩子們描述,大人們完全離不開手機:爸爸看新聞玩網遊,媽媽逛淘寶,甚至連爺爺奶奶也在手機上玩“俄羅斯方塊”,但是他們不讓我玩手機,他們只會和我說:“去,快去寫作業。“

要求孩子看書,自己卻玩手機,在孩子的心裡,家長的行為一點都不具有說服力。

試問,自己都做不到,憑什麼要求孩子一定做到呢?

父母是孩子在第一任老師,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很簡單,你就去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父母的行為模式無形中影響著孩子,想讓孩子看書,那就多拿起書本讀,孩子自然會模仿。

李詠的節目帶給我們歡樂,他教育女兒的方式更值得我們學習,這份寶貴的“遺產”值得永遠銘記。

但造化弄人,逝者已矣,只盼精神永存。

願他在天堂安好,依然能尋找到自己的舞台,永別。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