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底下出孝子是中國特色嗎?

前一陣我們組團試看了一部名為《狗十三》的電影,講述的話題有點沉重,涉及到我們這一代人所經歷的親職教育的問題,值得拿出來說一說。

12.07全國上映12.07全國上映

影片中的父親可以說是六七十年代出生那一批家長中的典型代表。在家庭關係中,既沒有擺脫老一輩留下的那種強調倫理的思路,卻也想儘可能地給獨生子女一些空間,讓孩子有自我成長的機會。無論是理念、手法還是結果,都有可商榷的餘地。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恐怕我們還得從最老派的“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名言來展開。

中外皆信棍棒底下出孝子

中國人重視教育舉世皆知,直到今天仍然在家庭中有體罰的習慣,說起來則是為了讓孩子“長記性”、“學得好”。但其實世界各地都有體罰的傳統,只是現在大多已隨著當地的文明程度而廢止。

受到中國影響的漢文化圈體罰文化就一直流傳到近幾十年。比如中國台灣已經明令禁止體罰,但是六七成家長反對禁止體罰。韓國則一直有體罰傳統,甚至2008年還有一位男子仇殺了當年體罰他的教師。

也驚動政府了也驚動政府了

在中世紀的教會學校里,兒童直接被當作成年人對待,學校規定了刻板的學習、作息時間。如果違反了學校的規定,就要受到懲罰甚至體罰。他們甚至還有神學理論依據——《舊約》中稱:“不肯使用棍杖的人,實是恨自己的兒子;真愛兒子的人,必時加以懲罰。”

中世紀的體罰通常以兩種進行,一種是用樺樹條打屁股,直到打得流血。另一種是用戒尺毆打身體,直到發腫為止。

文藝復興時期畫家筆下的暴力校長文藝復興時期畫家筆下的暴力校長

按理說,體罰的目的都是管理,讓兒童規範自己的行為。然而,體罰一旦實施,往往就會變成濫施。一段中世紀的文字對體罰描述道:“無論是我說話、保持沉默,還是坐著、站著還是走路,也無論我將事情做得多么完美,仍然會受到尖刻的辱罵,殘酷威脅,掐、咬、被逼下跪,這些行為讓我覺得自己生活在地獄中”。

作為傳統,體罰真的能改變孩子嗎?

新式教育理念的出現

古代世界將體罰孩子視為天經地義,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在工業時代之前,大人普遍將孩子當成了自己的私產,並不希望花費大量的溝通成本說服小孩。而當時孩子的養育和教育成本也並不高,打壞了大不了再生一個就好了。但是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體罰孩子的傳統正在不斷消解。

比如儘管我國民間普遍認為“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在法律上,體罰兒童是違法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 “學校、幼稚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行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教職員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或者得變相體罰,情節嚴重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世界體罰地圖世界體罰地圖

加拿大部分地區禁止體罰,日本明治維新後就開始禁止體罰,香港、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家和地區從八九十年代開始禁止體罰,韓國在2008年體罰致死案件出現兩年後開始禁止體罰(本段體罰指學校體罰)。

總之,禁止體罰是全世界的教育發展的潮流,雖然偶爾還有一些醜聞出現,但往往會受到全社會的口誅筆伐。

停止體罰的背後,不只是對暴力的抗議,更多的是教育方式的轉變。

體罰的邏輯是強迫,通過強制的方式來扭轉少年兒童的行為。除了損害兒童尊嚴等問題外,強制的管教方式也未必有效,還有很多壞處。體罰一般只能達到短期效果,比如說讓孩子認真聽講,但長期來看,完全不能引導孩子更熱愛知識,反而會產生逆反心理。而一些行為,如多動症,體罰則是完全無效,不如交給專業的醫師處理。

在過去,打壞了孩子大不了再生一個,而如今,孩子的養育成本越來越高,粗糙的管理方式不再適用。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安全地成才,大人們採用的教育方法也越來越溫和,開始適應以說服和引導為主的教育方式。當遭到孩子反彈時,有時候還要主動去修復關係。

去了解孩子在想什麼,體會他們的敏感與需求,是如今為人父母者的一個重大任務。甚至藉助更貼近孩子的寵物和孩子拉近關係。

本文開頭提到的《狗十三》,就是這種教育理念的藝術化展現。

完善人格如何形成

片名中的狗指的是電影中家庭里的寵物狗,十三指的是女主角13歲。在電影《狗十三》中,離婚的父親為了拉近了女兒的關係,為她買了一條小狗。但是當中發生了諸多變故,狗雖然給女兒帶來了安慰,但並沒有潤滑家庭關係。

其中引爆矛盾點的就是狗走丟了。

狗原本是要充當連線家庭感情的橋樑,結果因為走丟,女兒和父親的關係反而更加疏離。父親為了補救又買了一條狗,孩子一眼就看是假的,關係進一步惡化;新狗被接納卻咬傷人,為了維護融洽的家庭關係,父親送走了新狗,父女關係又進一步惡化。明明是好的出發點,卻一步步把父女關係推向冰點。

還有一些細節,如女孩推倒了爺爺,遭到了爸爸的暴打;弟弟打了奶奶,爸爸卻反過來哄弟弟等。整個影片瀰漫著細微而真實的家庭矛盾,每個人都能在女主角身上看到童年的那個為小事哭泣的自己,其實都是在哭泣自己豪不被人在意的感受。

當然,電影中的父親並不是一個絕對的惡人,畢竟他不再像過去傳統的那樣,毫不在意孩子的想法,而是真的想給她一些溫暖和幫助,比如說,買一條狗。買狗既是整個故事的矛盾出發點,也是父親做出努力的第一步。

《狗十三》《狗十三》

然而看上去試圖用寵物替代代際溝通的嘗試全部宣告無效。但對於女兒來說,這樣的行為還是種下了一顆與家庭修復關係的種子。在挫折和抉擇中,也培育除了雖然有傷痕,但相對完善的人格。隨著年齡的增長,她也逐漸理解了父親的苦心,迎來了互相諒解的結局。

狗最終還是起到了彌合裂縫的作用,也完成了父親原本計畫的友善型親職教育的使命,是難能可貴的事情。

影片中探討的關於新式的溝通的教育理念的真正價值在於,它通過不斷的嘗試與磨合,讓兒童走進了家長矛盾而憂慮的內心世界。不管是貓是狗還是人,他怎樣受到了這個世界的對待,他就會怎么對待這個世界。而在這個過程中,即使溝通表面看上去宣告失敗,也畢竟是一種充滿平等和溫情的嘗試,比單方面的身體痛楚好得多。

在禁絕體罰的背後,是一整套教育方式的轉變。人們終於認識到,僅僅是發號施令,或許能培養出合格的士兵,但並不能培養出一個完善的人。只有了解孩子,給以尊嚴,才能讓他們不至於在未來回憶童年的時候,只想起被侮辱被踐踏的時光。

所以體罰只是一種形式,要禁絕的與其說是體罰本身,不如說是對尊嚴的踐踏。去了解孩子在想什麼,他們的敏感與需求,是如今為人父母者的一個重大任務。甚至藉助更貼近孩子的寵物和孩子拉近關係。

電影《狗十三》就用兩條狗作為主線,通過不斷曲折發展的父女關係,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電影中父親,表現出了一種典型的,六七十年代的出生的那一輩父母的做派。他們既殘存了傳統的兇惡式教育的習慣,又試圖幫助、理解孩子。他們油膩偽善,又心懷仁慈。

《狗十三》《狗十三》

電影與其說是在展現不幸,不如說是展現了某種真實:教育的進步需要一代代來實現,或許這一代仍然在留下傷痕,但終歸是在朝前走,在向一個父母子女更平等、教育手段更溫情、社會氛圍更注重溝通的方向走。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