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快遞小哥”是如何送快遞的?

得益於當今發達的快遞業,人們現在足不出戶就可以買到全國各地的產品。有人說,一天當中最高興的事就是接到快遞小哥的電話,他會把包裹和美食送到家門口,送到你面前,如果能遇到一個高顏值小哥,就更幸福了。

每每在街上看到馬不停蹄的快遞小哥時,小編就會想,沒有快遞公司的古代,物品都是怎樣流通的呢?

歷史上最早的快遞服務

早在書面信息誕生之初,人類就有了傳遞和交換信息的需求,自然也就需要有個傳遞這些書面信息的媒介了,當時多處於軍事需要傳遞一些情報,而送信的往往不是“快遞小哥”,而多是“快遞小鴿”。

古代的“快遞小哥”是如何送快遞的?

歷史上有記載的最早的快遞服務發生在公元前2400年的古埃及,當時法老通過有組織的快遞服務在統治區域內散播法令。

中國古代的快遞服務在上古周代時便已出現,被稱為“行夫”。古代快遞,主要用於政令、軍情的傳遞,民間使用遠沒有現代廣泛。古代最原始最主要的快遞方式之一是“步傳”,即靠人工步行投遞。

唐朝發達的快遞業

驛站

唐玄宗時期,全國大約有1639個驛站,其中水驛260個,陸驛1297個,水陸相兼驛86個。有學者推算,盛唐時期,從事驛傳的工作人員約有2萬多人,其中驛夫1.7萬多人。

唐時已經開始流行用快遞運送水產、水果。當時平原郡(今山東境內)進貢的螃蟹,便是使用快遞。據唐段成式《酉陽雜俎》記載,這種蟹是在河間一帶捕捉的,很貴重,在當時一隻價值一百錢。為了保證是活的,每年進貢時都用氈子密封起來,捆在驛馬上速遞到京城。

古代快遞途中的保密制度

古代的“快遞小哥”是如何送快遞的?

對於一些重要的文書等快遞,為了預防中途泄密,被人拆看或偽造,古代採取了不少特殊的手段。比如秦代時,文書都是寫在竹簡上,所以傳遞之前都會將郵件綑紮妥當。在結繩處使用封泥,並蓋上相關印璽,以防私拆;寫在絹素上則要裝入書袋中。此後,封裝工具和手段更加豐富。

如果快遞變成慢遞,或將郵件遞錯丟失等,都將被嚴懲。在唐代,快遞送晚了,或是不依驛道行走,也要被處罰。如果投遞過程中出現耽擱,或是對失密或私拆、損壞、丟失郵件,也有相應處罰規定。就像現在的快遞行業,依舊要保證快遞物品的完好無損,只有這樣快遞小哥與賣家、買家,才能互相信任,合作也才能長久。

隨著快遞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未來的快遞業又會發展成什麼樣?網友可以大開腦洞,好好想像一番。

關注互動百科微信公眾號  每天8點了解世界多一點!

互動百科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