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古有記載歷史文化的傳統,甲骨文,青銅器到竹簡,都留下了遠古人類的文字,遠古的歷史流傳至今。然而歷史上也有天災,兵災,人禍,有些書籍被毀滅丟失。
公元前221年,秦朝滅六國以後,秦始皇為了貫徹法家治國思想,進行焚書坑儒。秦朝將儒家典籍,諸子百家以及各國的史書都加以焚毀。這次焚書,使得前秦大部分史書喪失,是一次大劫難。
幸而歷史上還有4次文獻發現,尤其是第三次文獻發現,把漢字的歷史推到公元前1700多年的殷商時代。
在秦朝焚書時,孔子九代孫孔鮒將《論語》、《尚書》、《孝經》藏在孔子故宅牆壁內。
公元前191年,西漢政府廢除了秦始皇的禁書令,允許民間藏書。西漢景帝3年,從孔子故宅牆壁內得到了這批藏書,都是用竹簡寫成的,這就是史上有名的“魯壁出書”。為了紀念這一事件,在曲阜孔子故里,還有一個魯壁景點,就是藏書的地方。
公元279年,西晉時期,盜墓賊偷盜魏襄王陵墓,沒有發現太多寶物,墓里卻有成捆的竹片,盜墓後把竹片丟棄了。後來官府得知後,收集得到竹書數十車,西晉武帝命當時的大學者中書監荀勗、中書令和嶠負責整理。
經過整理,得到《竹書紀年》12篇,又名《汲冢書》。書中敘述夏、商、西周、春秋時晉國和戰國時魏國史事,還有一些神話傳說和典籍。這批文獻發現,對先秦歷史研究有重要意義,書中很多內容印證了史記的錯誤。
整理完成的古本《竹書紀年》至宋代(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佚失,清代(公元1644年~公元1840年)學者有輯校本,為研究古代史的重要資料。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王懿榮在配置中藥時,在藥堂買到一種叫龍骨的藥材,發現上面有圖形文字。他進行研究,首次發現甲骨文。後經羅振玉、王國維等考證調查,確認為商代甲骨,出土於安陽小屯村。
1928年10月開始,考古組進行殷墟發掘工作,出土刻字甲骨近兩萬片和大量陶器、銅器、玉器等。該發現轟動中外學術界,把漢字的歷史推到公元前1700多年的殷商時代。
1900年6月,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圓籙在清理積沙時,無意中發現了公元四至十一世紀的藏書2萬餘卷。
原來,唐朝後期喪失西域以後,公元851年,唐朝名將張議潮建立歸義軍,歷經張氏、曹氏兩個氏族統治時期,一直到北宋初期。北宋時未能恢復西域,1036年,歸義軍被西夏李元昊所滅。滅亡前,當地人將文物書籍藏在洞窟內,這就是後來的敦煌文獻。
這批文獻後來被西方國家掠走很多,大部分散落世界各國。
近年來又有幾次古籍發現。
1972年4月,山東臨沂銀雀山發掘西漢墓時,出土了《孫子兵法》、《孫臏兵法》等竹簡。
1973年,長沙馬王堆西漢古墓出土了原版《老子》。
1993年10月,在湖北省荊門市郭店村楚墓發掘出竹簡,共804枚,為竹質墨跡。
2008年7月15日,入藏清華大學一批楚簡,內容多為經、史一類的典籍。
2011年3月,江西省南昌市海昏侯墓,出土超過10000枚竹簡木牘。海昏侯墓是近幾年考古最大發現,期待這批竹簡中能復原出古書,讓我們了解更多古代歷史。
文物 文獻 中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