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5000年,從黃帝時期開始走向統一,部落聯盟逐漸發展為國家。黃帝是華夏公認祖先,夏商周都是黃帝後裔。
夏朝世系:黃帝—昌意—顓頊—鯀—禹,姒姓;
殷商世系:黃帝—少昊—蟜極—帝嚳—契,子姓;
周朝世系:黃帝—少昊—蟜極—帝嚳—后稷,姬姓。
禹的兒子啟建立夏朝,一般認為是多個部落聯盟形式的國家。夏朝建立時期,契和后稷都是啟的近親,在夏朝擔任官職。不過當時的國家非常鬆散,各部落都可以隨意遷徙。夏朝的核心地區在河南西部嵩山附近的登封、禹縣和洛陽平原以及山西南部的汾水下游地區。商人的祖先主要分布在豫東商丘地區;周人的祖先主要在陝西一帶。
堯舜時期,契幫助禹治水有功,被封於商邑,建立商國。在夏朝初期,商人北遷徙到河北邯鄲一帶。到夏朝帝相時期又遷回了商丘 ,契的六世孫王亥發展以物換物的商業貿易,使商國逐步強盛起來。夏朝末年,契第十四代孫湯時,商已成為東方一個比較強大的方國 。
夏桀十五年,商湯將國都由商丘遷至亳。商湯先滅掉了夏的同盟韋、顧、昆吾三國,然後一路西進。《墨子》和《呂覽》記載,商湯帶領車九輛,精銳6000人伐夏。夏無力抵抗,放棄國都斟鄩(偃師二里頭)西逃,夏軍逃至鳴條(山西夏縣之西),被商軍擊潰,夏桀逃奔南巢而死。
商滅夏路線自東向西,沿著黃河,經過山東河南山西等省。
滅夏後,湯回師亳邑,大會諸侯,正式建立了商王朝,定都於亳。
夏滅亡後,餘部向西北方遷移建立土方國。有分支南遷到南巢,在浙江紹興會稽山禹陵村,夏禹姒姓後代世代為禹守陵。有分支北遷,夏桀子獯粥妻桀之妻妾,成為匈奴的祖先。根據卜辭記載,商朝前期王長期征討土方,後來武丁王征服土方,在其腹地“唐土”建設大型城邑“唐”。
周和商本來都屬於夏的諸侯國,商取代夏,周依然奉夏為正統。土方被滅後,夏的後裔逃到了周。
商朝後期周人崛起,雙方矛盾開始突出。商王文丁(紂王的爺爺)殺死了周王季歷(周文王的父親),周文王曾經討伐殷商,但是沒有成功。當時商王朝東南的夷方、孟方、林方等部落先後叛亂,為了避免受到東西夾擊的危險,商王帝乙(紂王的父親)決定與西周聯姻。
帝乙將自己的妹妹嫁給了姬昌,還封姬昌為新一代的西伯候(西部首領)。西伯侯姬昌親自到渭水迎接,以表示對帝乙的尊重與婚禮的隆重,這就是歷史上的“帝乙歸妹”。 這場政治婚姻雙方都在做戲,周文王把帝乙的妹妹供奉起來,真正的妻子是太姒。後來,商紂王又把周文王給召到朝歌幽禁,並殺了周文王的嫡長子姬考。
商紂王(帝辛)連年的征戰,極大消耗了國力,進一步激化了國內矛盾,國內兵力空虛。周人終於等到了復仇的時機,周武王打出了替夏朝復仇的旗幟,起兵攻商。
周滅商路線自西向東,幾乎是商滅夏路線的翻版,沿著渭水黃河東進,在洛陽孟津渡過黃河,牧野之戰滅掉商朝。
3000年這一場復仇之戰,同樣路線相反方向,歷史在華夏重演。
黃帝 中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