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廷玉是清朝的重臣之一,康熙39年,考中進士,康熙年間開始入朝為官,授翰林院檢討,入值南書房,因父母喪事回家。服喪完畢,改任司經局洗馬。歷任庶子、侍講學士、內閣學士。
張廷玉曆經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在三個朝代都是皇帝身邊的重臣,並且死後還是唯一一個能享太廟的漢人大臣,有什麼本事讓三位皇帝都對他寵愛有加呢?
張廷玉本身的出身就很高貴,父親是大學士張英,張英在康熙年間就十分受寵,張廷玉從小得到了父親的言傳身教,這對他以後的仕途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張英,可能很多人不太清楚,但是如果提起“六尺巷”,或許很多人就知道了。六尺巷就是張英促成修建的。話說張英的家人因重修府邸時,因院牆與鄰居吳氏發生爭執,所以寫信給當時在京作官的張英,要求他讓當地官府幫其家人撐腰。張英收到信之後,隨即回詩一首:“千里送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尤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張英家人收到信之後當即決定把院牆向後退讓三尺,其鄰居知道後也向後退讓三尺。兩家之間便空出六尺,六尺巷因而得名。後來康熙帝知道了這件事,敇立牌坊以彰謙讓之德。現存在當地的牌坊,其實是1999年於故園重修時依舊制重建。
張廷玉在雍正年間開始發達,每天幫雍正皇帝寫聖旨,雍正皇帝隨口一說,他要寫成文言文,雍正皇帝對他的文采十分讚賞,並且他精通滿語,和雍正皇帝交流起來更加親近。
張廷玉為官的宗旨就是處處為皇帝著想,從來不摻雜自己的私心。在他的兒子得了個“探花”時,他主動找皇帝說:“我家有好幾個人中了進士,把探花這個榮譽讓給其他人吧”雍正聽了以後大為感動,並昭告天下,表揚張廷玉大公無私。
張廷玉最著名的六尺巷故事我們都知道,從這裡就能看出張廷玉的情商之高,他親眼見過年羹堯是怎么身敗名裂的,因此自己為官的時候,從不張揚,任勞任怨,懂得進退,才能歷經三朝而不倒。
張廷玉雖然有名氣,對子女的管教也十分嚴厲,從不讓他們借著自己的名氣作威作福,又一次他兒子知道他喜歡一副字畫,於是就從別人那要來送給他,張廷玉知道以後把自己兒子揍了一頓,親自登門道歉。
張廷玉 清朝 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