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冷。一入冬,氣溫是一天比一天低。漠河的阿木爾鎮,最低氣溫已經達到了-41.1℃。雖然漠河身處中國最北端,也是中國氣溫最低的城市。但24小時降溫達22.1℃,也是首次,甚至發布了漠河氣象史上首個寒潮紅色預警。在這種極寒天氣下,想要出門必須全副武裝。遊客們“第一次見到這種冰天雪地”,眼睫毛結冰,頭髮也結冰,一杯熱水還沒潑出去在半空就能結冰。這可真是想像不到的冷啊。
雖然我們不在漠河,可最近氣溫忽然低至零下,凍的小編也換上了羽絨服厚棉褲。不是早早就說全球變暖了,可為什麼冬天還是一天冷過一天呢?
數據顯示,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極寒天氣發生的頻率驟然增加。全球變暖不假,可這極寒天氣的幕後推手正是全球變暖。從九十年代起,北極地區的變暖速率驟升,遠超全球其他任何地方。學界稱這一現象為“北極放大效應”。也很有可能正是它一手促成了近些年來頻發的極寒天氣。我們可以用全球變暖後的洋流模型變化來解釋。
正常情況下,海洋中的洋流由於各海域海水溫度和鹽度的差異,會受到“溫鹽環流”驅動,在全球範圍內循環。淡而熱的低緯度表層海水向極地方向移動,在這個過程中不斷釋放其蘊含的熱量,在到達高緯度海域後變成冷而鹽度高的海水,沉入深海,再以深海洋流的方式轉回低緯度地區,給當地帶來涼爽。洋流循環過程可以使赤道附近的熱量被帶到寒冷的高緯度地區,對高低緯度之間的熱量差異進行中和。
隨著全球變暖狀況的日益嚴重,洋流循環的熱量調節作用被破壞了。因為全球變暖後,極地冰川大量融化,融解的淡水直接注入了高緯度海域,使當地海水鹽度降低,沉入深海的海水變少。原有的由鹽度差驅動的洋流就會因此減緩甚至停止,洋流的熱交換機制失效,熱量不再被從低緯度帶往高緯度,而是聚集在赤道附近。這樣,高緯度地區將更加寒冷,造成北半球中高緯度地區的冬季更嚴寒。
總之,冬天的天氣正在變得越來越難以捉摸。歸根結底,全球氣候變暖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小夥伴不要掉以輕心,也要引起重視,從你我做起,保護好我們的地球。
全球變暖 漠河 北極放大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