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負責皇子顒琰(即後來的嘉慶)的學業,上書房總師傅王傑十分認真,顒琰稍有錯誤,立刻罰跪挨打。乾隆看見後當場破口大罵王傑,卻被王傑吐槽:“教者堯舜,不教者桀紂!”
事後乾隆非但沒算賬,還把王傑提拔為東閣大學士,成了清朝百官里僅次於和珅的重量級人物。
如此反常場面,在王傑的彪悍人生里絕非唯一,他隔三岔五就叫大清朝堂上的圍觀民眾開開眼——懟和珅。
王傑入仕時,正是和珅勢力如日中天之時。大小官員成天圍著和珅拍馬屁,唯獨王傑從來不玩這套,而且比起野史里各種智斗和珅的橋段更敞亮:每次都是簡單粗暴地在朝堂開練。
只要關乎國計民生,他就不怕跟和珅撕破臉,偏偏奏摺水平也高,句句火力兇猛,乾隆與和珅串通唱雙簧的好些國策都被王傑徹底攪黃,鬧得乾隆再生氣也得認。
為什麼乖乖認?王傑可不只會罵,在廓爾喀戰役中,遠在北京的王傑只是對清軍戰略做幾筆簡單修改,前線戰事就漂亮破局成功,精彩打出乾隆“十大武功”里貨真價實的外戰大捷。
面對如此強硬對手,和珅也使出渾身解數搜羅王傑的把柄,但這倔老頭窮得令人髮指,兒子、孫子也出名地忠厚老實。
捏不著王傑把柄的和珅又拉下臉跟王傑套近乎,當著同僚的面拉著王傑的手秀親熱,卻被王傑冷冰冰打臉:“你這雙髒手就會貪污撈錢,趕快給我拿開!”
就這樣,權勢熏天多年的和珅,眼前始終有個王傑添堵,活活痛苦了二十多年。但王傑其實更痛苦,面對乾隆晚期被糟蹋到千瘡百孔的朝局,王傑也沒招,深知乾隆脾氣的他好些時候也只能默默憋氣。
直到乾隆駕崩,75歲的王傑終於挺直了腰桿,先擔起了一個全國矚目的重任:審判和珅!和珅雖說已被關押,但氣焰依然囂張,審和珅成了個苦差事,連幾位朝中王爺都躲,王傑卻毫不猶豫地擔起。
送和珅最後一程,對當時的王傑來說,還只是件小事。對當時的大清朝來說,乾隆留的一個大坑才真要命——白蓮教大起義。
這場爆發於乾隆晚期的動亂,此時已席捲西川、湖南、陝西、河南,大清朝不停投入重兵,仗卻越打越糟,眼看華中腹地就要分崩離析。
又是眼光老辣的王傑送上關鍵戰略——築堡團守。之後,堅壁清野的新戰法取代了沒頭蒼蠅般的亂打,從此白蓮教果然屢戰屢敗,走向覆滅之路。
在立下這個大功的同時,忍了多年的王傑發起了反貪運動,數百大小貪官落馬伏法,貪腐成風的清朝吏治煥然一新。
在王傑近乎工作狂般的爆發下,從乾隆晚期起每況愈下的大清朝局總算漸有起色,但王傑的健康狀況卻是嚴重衰退,連拐杖都拄不動了,嘉慶這才無奈地批准他退休。
然而,和珅伏法後短暫好轉的清朝吏治,在王傑退休後沒幾年竟又迅速反彈。去世前,得知白蓮教動亂完全平定的王傑,依然盼望清王朝借著平定白蓮教的機會徹底整肅吏治。
遺憾的是,這位清朝政壇強人最後的疾呼,被當了耳旁風。日落西山的大清朝,也終於在越發深重的腐敗中,迎來了近代落後挨打的悲摧命運。
和珅 王傑(清朝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