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麼敬仰和推崇屈原?

在中國歷史上,屈原不僅作為一個詩人受人推崇,同時,他還作為一個忠臣和愛國主義者而廣泛受人尊敬,歷兩千年而不衰。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是屈原的紀念日。那么,中國人為何如此敬仰和推崇屈原呢?

網路配圖

原因之一:屈原的經歷,體現了一個高潔的知識分子對祖國的一片忠貞

屈原是中國戰國時期楚國的一個偉大詩人,同時也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偉大詩人。他創作了不朽的詩篇《離騷》,他的作品在漢代被劉向編輯為《楚辭》。《楚辭》和《詩經》一樣,是中國這樣一個號稱“詩國”的詩歌源頭和最高典範。

屈原生活在戰國時期這個社會劇變的時代。和秦國的勵精圖治、政治體系開放不同,此時的楚國,庸主當道,重用親近庸人佞人,嫉賢妒能,而勢利之人,趨炎附勢,相信權力大者永遠正確,官職高者才能超凡。

在這樣的環境中,屈原自恃才能,生性忠直,卻找不到施展才能的機遇,又不能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污,苟且偷生。在政治失意之際,屈原創作了大量的詩歌來抒發他的激憤,希望以此警醒君主,喚醒世人。

網路配圖

他試圖改變楚國的現狀,但是,他最終也沒有能力促使君主和佞臣向善;他曾試圖出國遠遊,卻又不忍心離棄楚國;他在流落江湖的時候,又不願放棄兼濟天下的激情。最終,他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不動搖、不退縮、不畏懼、不懈怠,直至犧牲自己的生命。

屈原的遭遇是千千萬萬中國先秦至近世正直士人悲劇的一個縮影,同時,屈原的行為本身又與大多數正直的先秦士人的行為表現出極大差異:他敢於肯定自身的價值,敢於不加掩飾地把自己獨特而好修個性呈現出來,積極地尋求施展其才華的機會;對君主、讒佞乃至皇天的醜惡和不公正予以抨擊,甚至不惜以死來表明自己的清白和反抗。這種剛烈的個性具有不妥協的執著品格。

網路配圖

王逸《楚辭章句序》曾說:“是以伍子胥不恨於浮江,比干不悔於剖心,然後忠立而行成,榮顯而名著。若夫懷道以迷國,詳愚而不言,顛則不能扶,危則不能安,婉娩以順上,逡巡以避患,雖保黃耇,終壽百年,蓋志士之所恥,愚夫之所賤也。”也就是說,慷慨赴義,處世正直,不懼死難危言存國,殺身成仁,也是流芳百世的事情。屈原的經歷,體現了一個高潔的知識分子對祖國的一片赤膽忠心。屈原高潔的品性和偉大的作品,成為激勵後代志士的精神食糧。

屈原的人生是悲劇的人生,這個悲劇既根源於楚國社會的黑暗,也根源於屈原追求善、正義和真理的人生態度。對善、正義和真理的追求,是人類文明的標誌,也是人類進步的源泉,這也是屈原人格魅力的核心。

網路配圖

原因之二:屈原愛國主義精神有幾大特點

所謂愛國主義,實際指的是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依戀和關心的感情。而這種依戀和關心,是與追求善、追求正義和真理統一在一起的。

屈原生當戰國動亂之秋,憂愁國家,痴心不改,在遇到挫折之時,仍然不忘自己對楚國的關懷,不願遠走異鄉,最終在極端失望之中,沉江而死。屈原以其行為,成為後代所倡導的“愛國主義”精神典範。

屈原的愛國主義不是盲目的“愛君主主義”,也不是“愛國王主義”,他的愛國主義立場是與追求善、追求正義、追求真理結合在一起的,所以,他才能把批判的矛頭對準了把楚國帶上歧路的楚國當權者,甚至是楚國的君主。

網路配圖

屈原的愛國主義也是“愛人民主義”,屈原關心楚國實際是關心楚國的人民,擔心楚國人民在戰國動亂形勢中遭受損害。所以,屈原的愛國主義是追求政治的向善,追求美政的理想。他甚至把“美政”理想的實現當作實現愛國主義的最重要的尺度。

屈原的愛國主義不是保守的愛國主義,而是開放的愛國主義,他洞察楚國衰亡的原因,在於君子道消,小人道長。小人當道,想拯救社會,當然只能是紙上談兵。所以,屈原針對楚國的社會現實,提出了他的一系列政治主張。這說明他希望楚國通過政治改革,走上復興之路。

網路配圖

原因之三:屈原是一面激勵知識分子氣節的旗幟

追求善,維護正義和真理,需要正確的判斷力,更需要永不動搖的信心和決心。毫無疑問,一個人要像屈原那樣,能永遠保持對祖國的關心和愛護,如果沒有對善的持久追求,沒有對正義和真理的持久追求,是難以想像的。也正因此,屈原才能被當作是中國古代愛國主義的旗幟,受到後世志士的敬仰。

從漢以後,屈原為歷代知識分子和普通百姓所不斷詠嘆和懷念,當國家危亡之時,屈原更是一面激勵知識分子氣節的旗幟。宋代面臨內憂外患之時,對屈原及其作品的研究,成為朱熹等大儒學術追求和精神寄託的結合點,而二十世紀的抗日戰爭,也湧現出了無數屈原及楚辭研究專家。

網路配圖

屈原不僅影響了中國數千年,也在國際社會中體現了中國文化的深刻影響力。1953年,屈原被世界和平理事會確定為世界文化名人中的四大詩人之一,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紀念。

今天,世界上仍有不少人在研究屈原,而成千上萬的讀者吟誦著屈原的作品,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堅定的品格和操守,已經成為中國人養成模範人格的鏡子。屈原不僅僅屬於中國,同時也屬於世界。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明哥說歷史,更多精彩請關注!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