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哉我漢家衣裳——關於漢服的前世今生

漢服,顧名思義,就是漢族人的民族服裝。不過時代發展到今天,在現實生活中,在我們國家已經很難看到有人穿著衣袂飄飄的漢服了,為什麼會有如今這種情況?漢服又有那些故事哪些講究呢?我們今天來談一談漢服的,前世今生。

漢服始於黃帝“垂衣裳而治天下”,止於明末清軍入關“剃髮易服”。我們漢民族又稱“華夏民族”,關於華夏民族由來其中一個說法就是《左傳》裡面的“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華夏一也。”中國自古就被稱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

網路配圖

上圖為秦漢時期的漢服制式,漢服因為朝代的變遷衣服的規格會有一些變化。這在漢服裡面稱為“形制”,就像唐朝時期的服裝,女士以齊胸襦裙為主,具有唐朝時期風格的漢服簡稱為唐制漢服,同理還有宋制、明制等等。

(明制漢服)(明制漢服)

漢服的形制主要有“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上衣下裳”制(上衣和下裳分開)、“襦裙”制(襦,即短衣)等類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朝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

(唐朝時期齊胸襦裙)(唐朝時期齊胸襦裙)

漢服區別於別的民族的服裝的特點主要有三個:交領右衽、褒衣廣袖、系帶隱扣。

交領右衽,就是衣領直接與衣襟相連,衣襟在胸前相交叉,左側的衣襟壓住右側的衣襟,在外觀上表現為“y”字形,形成整體服裝向右傾斜的效果。衽,本義衣襟。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帶,將右襟掩覆於內,稱右衽,反之稱左衽。這就是漢服在歷代變革款式上一直保持不變的“交領右衽”傳統,也和和中國歷來的“以右為尊”的思想密不可分,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服飾。有一些影視劇演員們穿的漢服左右衽不分,暴露了這個製作團隊比較缺少文化。

褒衣廣袖,說的是漢服整體外觀看起來華冠博帶、衣袂飄飄。漢服的袖子又稱“袂”,其造型在整個世界民族服裝史中都是比較獨特的。袖子,其實都是圓袂,代表天圓地方中的天圓。袖寬且長是漢服中禮服袖型的一個顯著特點,但是,並非所有的漢服都是這樣。漢服的禮服一般是寬袖,顯示出雍容大度、典雅、莊重、飄逸靈動的風采。一直以來,漢服袖子的標準樣式就是圓袂收祛,先秦到漢朝所反映的實物無一例外都是如此。一直以來,除了唐以後在常服中有敞口的小袖外,漢服袖的主流依然是圓袂收祛。無論是男是女,只要顏值夠了,立於青山之上,長風一吹,衣袂飄飄,仙氣滿滿啊!

系帶隱扣,說的是漢服幾乎沒有扣子,一般都是用帶子打個結來系住衣服。一般情況下,漢服是不用扣子的,即使有用扣子的,也是把扣子隱藏起來,而不顯露在外面。一般就是用帶子打個結來系住衣服。同時,在腰間還有大帶和長帶。所有的帶子都是用製作衣服時的布料做成。一件衣服的帶子有兩對,實用性的,左側腋下的一根帶子與右衣襟的帶子是一對打結相系,右側腋下的帶子與左衣襟的的帶子是一對相系,將兩對帶子分別打結系住完成穿衣過程。

(穿漢服的漂亮蘿莉劉楚闊)(穿漢服的漂亮蘿莉劉楚闊)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歷史沒有中斷過的文明古國。幾千年一路走來,漢民族的波折磨難從來沒有少過。前秦時期,漢族大多自稱“華夏族”,秦統一以後,華夏的族稱仍然沿用。而漢王朝從西漢到東漢,前後長達400多年,為漢朝之名兼華夏民族之名提供了歷史條件。另外,漢王朝國勢強盛,在對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稱漢朝的軍隊為“漢兵”,漢朝的使者為“漢使”,漢朝的人為“漢人”。於是,在漢王朝通西域、伐匈奴、平西羌、征朝鮮、服西南夷、收閩粵和南粵,與周邊少數民族進行空前頻繁的各種交往活動中,漢朝之名遂被他族稱呼為華夏民族之名。呂思勉說:“漢族之名,起於劉邦稱帝之後。”呂振羽則說:“華族自前漢的武帝宣帝以後,便開始叫漢族。”

總而言之,漢族之名自漢王朝始稱。東漢以後,中原大亂,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四分五裂,到處是封建割據,到處是紛爭戰亂。在大分裂、大混戰、大動盪之中,各民族或部族四處流徙,北方匈奴、鮮卑、烏丸、氐、羌紛紛入主中原,史稱“五胡亂華”,江漢地區的部分蠻族也湧進中原,在中原地區形成漢族與匈奴、鮮卑、烏丸、氐、羌及蠻族交錯雜居的局面;而北方漢族人民又大批南移;史稱“衣冠南渡”,在長江及珠江流域形成漢族與蠻、俚、僚等南方少數民族或部族交錯雜居的局面。

時至明朝末年,1644年清軍入關後,建立了以滿族為核心的高度集權政府。統治者下令全國剃髮易服,引起全國性的憤怒、不滿及武裝抵抗,隨後清王朝進行武力血腥鎮壓與屠殺,漢服也因此逐漸消亡。1683年,清軍入台灣滅鄭成功餘部,從此漢服從漢族的日常生活中徹底消亡。

(明制漢服婚禮)(明制漢服婚禮)

清朝順治二年,清軍攻下江南各省,清政府從此下令在全國推行剃頭改服的制度。清政府再次頒布剃髮令,要求“京城內外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所到之日,亦限旬日,盡行剃髮”,如果有“仍存明制,不隨本朝之制度者,殺無赦。”與此配合的是強行更改漢人衣裳式樣。當時由於穿漢人衣裳而被捕殺的人不計其數。江陰人民奮起抵制,堅持抗戰三個月,城破,全民死戰,男女老幼無一投降。嘉定民眾也堅持了兩個多月的鬥爭,受到清兵的殘酷屠殺,演成了中國歷史上空前殘暴的慘劇。這就是歷史上的“江陰八十一日”和“嘉定三屠”,其實和日軍侵虐時南京大屠殺差不多。

當時中國廣大地區,由於明朝末年封建統治者對農業、手工業的摧殘,以及官軍對農民起義的進剿,已經造成許多地方千里無人煙,滿目瘡痍的景象。隨著這種殘酷政策相繼而來的,便是改冠易服。清廷再次用政令強制漢族軍民一律改著滿族服裝。有些鄉間農民,因不知朝廷法令,偶爾穿著明代服裝進城,大多要被剝得全身精光,並且以能保全性命為幸。

漢族長期的抵制鬥爭使清政府也考慮做些讓步,以穩定局勢。於是提出所謂“十從十不從”,即服裝上男從女不從,生從死不從,陽從陰不從,官從隸不從,老從少不從,儒從而僧道不從,倡從而優伶不從;以及仕宦從而婚姻不從,國號從而官號不從,役稅從而語言文字不從。這點有限的讓步,終於保留了一些漢服中的特點,但總體而言漢服仍在清朝統治者武力血腥鎮壓與屠殺下逐漸消亡了。也致使了清朝兩百多年的歷史中,漢族男子服飾基本以滿服為模式,旗袍、長衫、馬褂都是以滿族為主體的民族服飾的改良和發展,而非漢族傳統的民族服飾。

漢服本身雖然清朝剃髮易服等統治政策下消失了,但因為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其部分元素一直沒有滅絕,直到現代漢族人信仰的道教、佛教以及一些邊遠山民,還有國內許多少數民族都還保持著漢服的特徵,現代社會的一些重要祭祀、紀念活動、民俗節日等仍能看到漢服的部分元素。

(漢服復興運動)(漢服復興運動)

希望有一天,我們漢家兒女的華衣美裳能夠復興在這中華大地!漢服能夠重新成為我們日常的服裝,穿上它上街不會再讓別人側目,在我們的傳統節日裡,我們每個漢族人,都能夠穿上漢服,拜年、賽龍舟、看花燈、放孔明燈……

天佑中華,我覺得這樣的復興,華夏衣冠禮儀、文化遠播的復興,才是真正的復興!

— — — — — — — —

· 本文為“海佑講史”原創內容,微信公眾號:海佑講史。圖片來源於網路,若想更深入的了解學習可自行查閱研究,喜歡的讀者朋友可以關注訂閱此號,更多想法可在評論區討論。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