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說起太湖,讓人首先聯想到的總是太湖北岸的三大蘇南核心城市:蘇州、無錫、常州。最傳統意義上的蘇南,也正是因太湖這個巨大的水庫而崛起,並在歷史上一直以此湖為豪的。
從行政區劃上看,這三座城市完全瓜分了太湖。其中又以蘇州和無錫為甚,只給常州留了10%左右的一點小尾巴,也算是承認了常州作為蘇南三兄弟的地位。
但在蘇錫常樂享太湖美景,並以之為城市名片的時候,太湖對岸卻有一座浙江城市一直默默地看著他們,眼淚往肚子裡流……
以湖為名
如果驅車在浙江湖州城北遊玩,你會被湖州市政部門對太湖的感情所打動。環太湖路、太湖路、通湖路、濱湖大道、湖濱路、濱湖大橋,從路名里都透出了這座城市和太湖的關係,甚至已經到了影響外地人找路,在湖岸邊傻傻分不清楚的地步了。
但事實上這座處處想和太湖有關聯的城市,和太湖之間的行政關係非常薄弱。湖州對太湖的管理權,僅限於湖岸邊50米內。湖中的水產、旅遊、水資源,都和湖州沒有什麼關係,好不容易建造個太湖景區還要與江蘇省協調。
而與之對應的是,蘇州市的吳中區,不僅擁有東部的部分陽澄湖、澄湖、金雞湖,還統攝了絕大部分的太湖,是一個超級水上行政區劃。而從江浙兩省的角度來看,太湖作為一座界湖也是相當不公平的,其控制權全部在北邊的江蘇,而與南邊的浙江無緣。
吳中區為什麼不改名叫太湖區?
但太湖完全歸屬江蘇並非是古已有之的成例,湖州之所以叫做“湖州”,以及城內路名地名與太湖千絲萬縷的聯繫,正是因為它曾經是一座因太湖而生、因太湖而起的城市。
環太湖城市有很多
為什麼水域不是平均分?
湖州城最早出現在歷史上,還要倒推回戰國時代。
在此前的春秋時代,太湖在地緣上長期都是以蘇州為核心的吳國和寧紹為核心的越國爭奪的前沿陣地。因吳國一直比較強勢,也更善於農墾和水利建設,太湖北岸始終更為發達。而湖的南岸,由於越國處於劣勢,而沒有得到很好的開發。
一直到了吳越爭霸結束,潛伏多年的越國徹底壓制了吳國,太湖南岸才開始有了一些經濟上的起色。不過越國坐享這一地區也沒有持續很久的時間,來自西方的楚國實力更強,逐步蠶食越國的領土,太湖不久便成為了楚國的囊中之物。
春秋是各諸侯國圈地壯大自我的階段
吳越看似面向廣闊的江淮平原
但由於海侵以及開發難度,實際空間並不大
潛力遠不如長江中游的楚國
楚國統一南方之後,很重視太湖的開發,這裡也得到了此前歷史上都不曾有過的待遇。
楚考烈王十五年(前248年),戰國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關注到了太湖的重要性,認為這裡靠近淮北,而淮北是楚國和齊國在戰國時期拉鋸的前線,必須得到足夠的經營,要求把自己封到當地主持軍政大事。楚王欣然同意,把春申君封到了新控制的東部領土,並在當地築城設縣。
春申君領地的新都城名為“下菰城”,位置便在今天湖州吳興區雲巢窯頭村。《資治通鑑》對這座新城的描述是“宮室極盛”,可見面向太湖的湖州當時是吳越一帶極為繁榮而且政治地位很高的城市,對太湖擁有北岸所不具備的強大控制權。
現存外城垣長約2000米
城址總面積達44萬平方米
此後的秦漢兩代,都把太湖流域視為控制東南的關鍵。不過吳越之地對於遠在長安洛陽的皇帝來說,始終是一個讓人不怎么放心的異數,開發力度自然不夠。只有在諸侯割據的時候,這一地區的經濟和政治地位才會有所上升。今天湖州市的中心城區吳興區便是在這個時候出現的。
西漢時的會稽郡非常廣闊
不過核心區仍是在太湖沿岸
但太湖的開發也很有限
而廣大的浙閩山區就更是人口稀少了
三國後期,繼承了江東大統的吳末帝孫皓設定“吳興郡”,取吳國興盛之意,希望能夠通過這個地名延續國祚。但由於吳國當時已經陷於嚴重的內亂和外部壓力下,這個名字和孫皓本人都沒有能夠把國運延續太久,20多年後就亡國了。
但吳興這個名字一直保留了下來,一直到南北朝時期都沒有變動。而在這段歷史裡,吳興所代表的湖州和吳中所代表的蘇州,對太湖的控制權一直都是平分秋色,是為兩根吳地的擎天柱。
靠湖而生
不過“吳興”這種名字在大一統時代,聽在皇帝的耳朵里總是不舒服的。所以一旦南北朝的亂世結束,吳地成為了大隋王朝下的一個次級地區,名字就肯定要改。
隋仁壽二年(602年),“湖州”第一次出現在了歷史上,將吳興置於其下,終於能讓皇帝心裡舒坦點。從湖州這個名稱也能看出來,當時的湖州和太湖之間的關係是相當密切的,不僅是緊鄰湖邊,也能夠進入更龐大的水運體系。
太湖的存在其實
使得整個環太湖地區都能受益於大運河
豐富的水資源,和能夠借大運河水道北上的優勢,自然刺激了太湖沿岸和水有關的各類產業。從太湖漁獲到桑蠶紡織,蘇州和湖州始終是太湖南北兩岸雙璧,也讓城市的知名度和全國地位不斷上升。明清時代行銷全球的湖絲,實則在唐代就已經出現,是當時湖州的支柱產業之一。
而且在當時,湖州和蘇州之間其實並沒有嚴格的邊界感,尤其是省一級的大單位區劃。唐代整個太湖沿岸都屬於江南道,而江南道的範圍甚至遠及今天的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各省;而宋代太湖屬於兩浙路,太湖也沒有起到省界的作用;元代的江浙行省也是囊括了太湖流域的,蘇州和湖州一直都處在同一個行政單位之下。
真正讓兩州產生疏離感,並給太湖賦予省界的色彩的朝代是明代。
元末大亂,朱元璋一枝獨秀,逐漸清理了太湖北岸的張士誠、江西的陳友諒和浙江的方國珍,掃平南方群雄並在應天府(南京)稱帝。而臨近都城的太湖南北,成了他最放心不下的地區——曾經分屬兩大強敵、富庶重稅、又有太湖水道勾連,對首都始終是個禍患。
曾經敵人的首都
朱太祖未必信得過
因此朱元璋在歷史上第一次將蘇南和浙北兩個方言相近、文化相似、經濟聯繫緊密的地區切割開,分別歸入了江(江南行省、南直隸)浙(浙江行中書省)兩省。
正如當年的吳王一樣,坐鎮南京的朱元璋,是希望太湖以北的勢力更強,以壓制自己難以控制的南岸出現的反叛勢力。因此在一開始,太湖周邊的蘇州、松江、湖州、嘉興各府,全都劃歸了南直隸(江蘇)。
可能是後來發現這樣劃分不盡合理,朱元璋又在洪武十四年(1381年),把湖州府、嘉興府地復歸浙江,把徐州附近的一些土地划進南直隸,這才奠定了今天太湖南北的基本格局。而太湖在當時,就已經是江蘇和浙江兩省的界湖了。
與湖絕緣
但如果進一步深究下去的話,會發現當時的太湖,還沒有徹底成為蘇州的囊中之物。明代的湖州,仍然能夠保有湖岸邊10公里左右的湖區。清朝的行政區劃基本沿襲了明朝,太湖的歸屬權也沒有變化,仍然是屬於蘇州和湖州二府共治。
這一片湖區的水資源,給湖州帶來了豐富的發展空間。若非如此,湖絲和湖絲商幫也不會成為晚清的一股重要的商貿勢力。從太湖引入的水源,澆灌了湖州的桑林,為優質的蠶絲提供了來源保障。而在紡織過程中,也需要大量水資源。湖絲產出之後,更能籍太湖水道向上海運輸,最終遠銷海外。
今天已經成為著名水鄉旅遊景點的湖州南潯,便是那一時期湖絲的集散中心。由南潯發貨的湖絲,坐手搖船隻需兩天就能下海,成為歐洲列強最喜歡的珍奇貨物。儘管清政府對當地人以絲與西方人做生意的行為表示反對,但仍沒能攔住湖絲貿易。
水鄉南潯,河道縱橫
民國對湖州的行政區劃也沒有太多干預,讓湖州保留了對太湖水域的部分控制權。但湖州人大概想不到,東側兩百多公里以外海上發生的一場爭奪,會讓湖州這座以湖為名的城市最終失去太湖。
民國中期,浙江沿海的漁業受到了嚴峻的挑戰。一方面是多年的移民和過度捕撈,已經讓東海島嶼附近的魚群規模縮小,品質下降;另一方面則是日本的捕魚火輪不斷進犯東海漁場,南京政府又無法強力阻止。浙江漁民只能把目光投向了北方的嵊泗列島。
但嵊泗當時仍然是江蘇省崇明縣下轄的地區。由於抗稅,浙江漁民和漁業部門與江蘇稅務部門爆發了衝突,甚至一度導致漁民領袖被捕、漁船被扣押。
清朝便是如此,民國時期承襲了下來
雖然後來由於日本侵華戰爭打響,東海漁業荒廢,問題被暫時擱置;而魚群規模到新中國成立時也已經恢復了,但認識到漁業經濟規律的我黨還是認為江浙兩省在嵊泗列島的爭端還會再上演。本著收稅者負責開發服務的原則,通過協調,最終把由浙江漁民開發、浙江政府保護的嵊泗列島劃歸了舟山。
1962年 浙江舟山漁港,大進軍...
而與此同時,考慮到太湖分屬江浙兩省,不利於水資源統一開發,一旦出現污染也有可能招致互相推諉,為方便統一管理,在1960年將太湖全部劃歸了北岸的江蘇。而湖州只保留了沿岸50米的水域管理權。
一座以湖為名、靠湖而生、因湖而興的城市,就這樣告別了它最深愛的大湖。而浙江也在獲得了嵊泗列島的同時,完全與太湖絕緣了。
隔著將近60年的時光看當時的這次行政變動,說它是一場地方利益交換也好,說是國家統籌規劃也好,最終的結果是浙江東北部的舟山獲得了更大的海洋自主權,而西北部的湖州則失去了和太湖之間的聯繫。太湖也在真正意義上成為了江浙兩省的界湖,只不過這個界和湖的南緣完全重合了。
江蘇 浙江 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