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亂侮亡——東吳皇帝幫司馬炎消滅了東吳

西晉滅吳之戰是公元279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晉武帝司馬炎發兵水陸並進,直取建業(今中國江蘇省南京市),一舉滅吳國,實現統一的戰爭。

司馬氏建立晉王朝後,據有原魏、蜀之地,已控制著全國大部分州郡府縣;吳沿江為國,僅有荊、揚、交三州的全部或部分地區,即今長江中、下游及嶺南等地區。雙方接壤數千里,時常有戰火發生。

從公元269年(晉朝泰始五年)起,晉武帝就籌劃剿滅吳國,在政治、經濟和軍事上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於是一面改善內政,開發農業、積存糧食;一面優選將帥,造樓船,練水軍。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編練水軍。

西晉擁有規模龐大的陸軍,但缺少水軍,面對波濤洶湧的長江,雖“武騎千群,無所用之”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司馬炎命王濬在益州造戰船,治水軍數萬人,使晉軍的弱點得以克服,實力大為增強。

東吳強悍的水軍東吳強悍的水軍

吳國地跨大江南北,戰亂較少,有相當的經濟和軍事實力,軍隊總人數為二十三萬,尤以水軍為強,有舟船五千餘艘,本有一戰之力。

然而吳國國君孫皓卻不修繕內政,暴虐荒淫,導致民窮財竭,上下離心;又自恃水軍強大,憑藉長江天險,戒備鬆散。加之主將陸抗死後,部眾分散,又中晉離間計,撤換了名將西陵都督張政,使西線守備更加削弱。這種局勢對晉滅吳無疑是十分有利的。

公元272年(泰始八年),晉武帝又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強了西晉的優勢,至公元276年(鹹寧二年)十月,晉滅吳的準備基本完成。

孫吳方面,面對晉軍進攻的嚴重威脅。一些大臣深感憂慮。他們提出了很多建議,但是,這些有重要戰略價值的建議,都沒有被採納。

吳主孫皓認為晉無力攻吳,且吳有長江天險,難以攻破。因此他不修內政。暴虐如故。在軍事上不重軍備。放鬆長江上游的防務,當然更談不上通盤的戰略考慮和進行全面的防禦準備了。

在這樣的敵我對比下,在是否消滅吳國的問題上西晉朝廷分為兩派。

太尉錄尚書事賈充為首的保守派認為:吳有長江天險,且善水戰,北人難以取勝。且近幾年來西鮮卑舉兵反晉,此時對吳作戰,並“非其時”。

而羊祜、張華、杜預等人則認為:吳帝孫皓腐化透頂,他不但對廣大人民殘酷剝削、鎮壓,而且在統治集團內部也排除異己,用刑殘酷。孫吳目前是“上下離心”,如此刻出兵,“可不戰而勝”。如果錯過機會,“吳人更立令主”,勵精圖治,再去滅吳就相當不容易了。

經權衡再三,後來司馬炎採取了第二套方案。

公元279年十一月,晉武帝發兵二十餘萬,分六路進軍攻打吳國,第二年二月初,攻克丹陽城(今中國中南部湖北省秭歸東)後,攻破吳軍橫斷江路之鐵鎖鐵錐,船行無阻,後來又擒獲吳西線統帥、都督孫歆。

在東線戰場,吳國丞相張悌率領三萬軍隊渡過長江迎戰,被晉朝的軍隊夾擊大敗而歸,晉軍當機立斷,揮師直指建業,吳軍驚恐怯懦,不戰而降,士卒聞訊逃散,於是吳國宣告滅亡。

晉滅吳之戰晉滅吳之戰

此戰,西晉準備周密充分,善擇戰機,兵分多路,水陸並進,發揮強大水軍作用,臨機果斷,一舉獲勝。吳主昏庸,防務鬆弛,將士離心,缺乏統一對策,招致節節失敗。

晉滅吳後,東漢末年以來分裂數十年的中國復歸統一。

司馬炎成功的滅吳,統一中國。他之所以能夠勝利,是因為他抓住了良機,一向強大的東吳失去了明主取而代之的是昏庸的孫皓,可以說,西晉的勝利其實不是司馬炎有多優秀,而是因為孫皓太會折騰。

司馬炎早下手、早行動有效的杜絕了未來的一大隱患,就是“吳人更立令主”,孫皓在吳國基本上已經成為四面楚歌,盡失人心,一旦吳國自下而上廢掉了孫皓,擁戴強有力的宗室掌權,則西晉想要滅吳談何容易。

隋朝時期也是一樣,隋朝滅陳,就是乘著陳叔寶這個昏庸皇帝而一舉取得了勝利。

陳叔寶在位期間,正值隋文帝開國之初。文帝有削平四海之志,於是隋之群臣,爭勸文帝伐陳。

開皇八年(陳禎明二年,588年)底,文帝下詔數後主二十款大罪,散寫詔書二十萬紙,遍諭江外。有人勸文帝說兵行宜密,不必如此張揚。文帝說:“若他懼而改過,朕又何求?我將顯行天誅,何必守密?”

於是隋文帝修建了許多戰艦,命晉王楊廣、秦王楊俊、清河公楊素為行軍元帥,總管韓擒虎、賀若弼等率五十一萬大軍分道直取江南。

隋軍東接滄海,西距巴蜀,旌旗舟楫,橫亘數千里,無不奮勇爭先,欲滅了陳朝。

陳叔寶卻深居高閣,整日裡花天酒地,不聞外事。他下令建大皇寺,內造七級浮圖,工尚未竣,為火所焚。

沿邊州郡將隋兵入侵的訊息飛報入朝。朝廷上下卻不以為意,只有僕射袁憲,請出兵抵禦,後主卻不聽。

隋朝迅速滅陳隋朝迅速滅陳

及隋軍深入,州郡相繼告急,後主叔寶依舊奏樂侑酒,賦詩不輟,而且還笑著對侍從說:“齊兵三來,周師再至,無不摧敗而去,彼何為者耶?”孔范說:“長江天塹,古以為限,隔斷南北,今日隋軍,豈能飛渡?邊將欲作功勞,妄言事急。臣每患官卑,虜若渡江,臣定做太尉公矣。”

有人妄傳北軍的馬在路上死去很多。孔范說:“可惜,此是我馬,何為而死?”後主聽後大笑,深以為然,君臣上下歌妓縱酒,賦詩如故,似乎亡國的威脅並不存在。

最終的結果可想而知,陳叔寶的朝廷軍隊連戰連敗,陳朝宣告覆亡,隋文帝終於統一了全國。

縱觀歷史上,好時機一定要抓住,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五代後期,遼穆宗在位時,南面的政權是後周,這是五代中最有勢力的一個王朝,後周的改革使各方面的實力大增,周世宗更是五代一個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而遼穆宗的內部卻很不穩定,反叛不斷,他本人也是個喜歡喝酒、打獵、遊玩的皇帝,沒有大作為。這樣的兩國交戰,勝負自然明顯。

954年的二月,周世宗剛剛即位,北漢的劉崇便想趁機進攻,覺得周世宗在服孝期間必定不會出兵,於是要求遼派兵相助。穆宗派耶律敵魯去助劉崇,又讓楊袞率領一萬鐵騎兵和奚等部五萬人,出兵一起攻打後周。

周世宗不顧馮道的阻攔,決意親征。三月,兩軍在高平(今山西高平)展開了激戰。楊袞見後周軍隊軍紀嚴明,提醒劉崇不要輕敵,但劉崇卻根本不聽,反而出言不遜,楊袞氣得領兵閃到一旁觀戰。

開始時後漢軍隊占了些便宜,但在周世宗和後周大將趙匡胤的督率下,後周軍反敗為勝,將後漢軍徹底擊潰。後周軍隊乘勝緊追,幾乎將劉崇全殲。楊袞因為沒有參戰,領兵返回遼國。

959年四月,周世宗在征討南唐大勝之後,取得了南唐的江北十四州,還將南唐變成了自己事實上的附屬國,南唐皇帝被迫去帝號,向周稱臣,繳納貢奉,後周國力驟增。

他趁穆宗朝遼國勢力下降的有利時機,領兵大舉北伐,取得了三關的勝利。三關即益津關(今河北霸縣境內)、瓦橋關(今河北雄縣舊南關)和淤口關(今河北霸縣東)。

周世宗命韓通從滄州經水道進入了遼國境內,結果契丹刺史王洪進投降。然後,韓通和趙匡胤等將領領兵水陸並進,先後拿下三關,幾乎都是接受遼國守將的投降而得,兵不血刃。

周世宗能夠在短期內取得大的勝利,主要是兩方面的實力對比所致,一方皇帝昏庸,遼國出了一個昏君,一方皇帝英勇,周世宗是五代十國當中傑出的君主。

周世宗北伐周世宗北伐

景宗皇后蕭綽的父親蕭思溫曾勸遼穆宗收回失地。而穆宗卻認為這些地方本來就是漢族之地,他們拿回去也沒什麼值得可惜的。

但周世宗由於多年勞累過度,病死於軍營中,後周由此退兵,穆宗也返回上京。以後的戰爭就是遼和北宋的了。

趙匡胤在統一南北的問題上採取了先南後北的策略,結果喪失了良機,等他平定南方之後,再回頭想統一北方時,遼已經不再是原來穆宗時的弱勢了,反而對宋構成了威脅。

由於錯失了良機,在北宋相當長的時間內,對遼都處於守勢,這很大程度上是抓不住時機造成的!

司馬炎接受臣下建議,利用東吳出現暴君昏君孫皓的有利難得時機,一舉滅吳,統一南北;將取亂侮亡發揮到了極致。

取亂侮亡是古代國家一種自視正義的對外策略,謂奪取政治荒亂的國家,侵侮將亡的國家,成語典故出自《尚書·仲虺之誥》:“佑賢輔德,顯忠遂良,兼弱攻昧,取亂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

隋文帝乘著陳朝國力空虛之機,大規模征討割據東南的陳朝,統一中國;北周和宋朝卻沒有很好的利用遼朝出現庸君的機會一舉收復幽雲十六州,最終坐失機會,導致日後的被動,可見進攻必須要抓住好良機。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