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曾成為楚漢戰爭中決定戰局的關鍵人物,也是最強大的第三方力量,可是他放棄了自立的機會,甘心幫助劉邦擊敗了項羽,最後沒有好的結局。
當然,韓信在軍事上取得的勝利也是有劉邦幫助的,劉邦的軍事功勞是拖住項羽,讓韓信施展拳腳,收拾其他諸侯國,積蓄實力給項羽造成戰略困境,韓信也確實厲害,滅魏趙代齊,迫燕投降,在此期間,韓信也分擔了劉邦的戰場壓力,劉邦把韓信的兵帶走了一次,還在齊國擊敗龍且,為劉邦減輕了大量壓力,最後也劉邦也只是韓信彭越英布等人答應出兵他才敢撕毀盟約與項羽決戰,要不然項羽稍微使點力,劉邦又得兵敗。如果當初韓信自立會如何呢?
有網友就認為,韓信的作戰能力差項羽好幾個等次,韓信的兵仙是因為楚漢之爭中,他給了項羽最後一擊,當時的戰況是劉邦步步緊逼把項羽逼到死角的。再說韓信做人,韓信一開始在項羽手底下帶兵,來投劉邦的時候,沒有一兵一卒願意跟隨他,好朋友蕭何向劉邦舉薦他,劉邦不是相信韓信的能力,他只是相信蕭何,給韓信兵馬大元帥做,事實上,兵馬全是劉邦帶出來的。楚漢後期,項羽因為執政能力,經營越來越差,劉邦調動韓信合繳項羽,韓信直接明碼標價,不給齊王不出兵。一副小人得志做派。
也有網友表示,當時的韓信也未必有那種野心,如剪除劉邦的監視和控制是可以自立獨霸一方的,建立自己的勢力,這是先決條件,當時的情況還很混亂,軍事鬥爭是主要矛盾,整個北方幾乎都在韓信手裡掌握著,可見韓信的軍事實力和個人出眾的軍事才幹,西邊劉邦拚死抵擋著項羽,東邊和南邊有人牽制著項羽,如果韓信有野心和使命感,看清當時的形勢,那么中國歷史將會改寫,韓信的為人和能力極不匹配,毫無追求,出賣朋友鍾離魅,即使是打工,也沒有做好一個打工者該做的,很不安分,沒有政治遠見,到死了也未必明白其中緣由。楚漢之爭的人物中,韓信是個悲劇,這個悲劇的造成,有很多原因,但根本還是他咎由自取,很多機會擺在面前他沒有珍惜,最後不見天地萬物死於陰人之手!
劉邦的馭人之術無人能出其右,加上蕭何張良的輔佐。韓信太過自負,不是沒有機會倒戈,而是他對劉邦始終報以知遇之恩,你不削我我定當竭盡全力助你成就大業,待劉邦安定天下屠戮功臣的時候他依然有機會自立,只不過為時已晚。天下初定,百姓安息,加上出師無名,他自己深知這點,劉邦也一直在安撫他,以至於有見光不殺,見鐵不殺,見地不殺,後來被呂雉蕭何騙至未央宮勒死。如果韓信趁劉邦兵敗滎陽的時候就自立,那么他的實力絕對在項羽之上,劉邦能不能成就大業還是未知數。
韓信可能終究還是鬥不過劉邦的,從政治上來說,沒有劉邦的威望高,劉邦是首舉義旗的開創者,韓信的兵和將都是劉邦給的,從人才隊伍來說,韓信打戰是厲害,畢竟是一己之力,忠心追隨者不多,反觀劉邦,文有蕭何,謀有張良,武有樊噲,周勃等,都是一等一的柱國之臣,實力強大到爆。韓信敢反,但手下這些兵將未必跟從。就算被迫跟從,後期也必定出亂子。韓信不敢反,自己知道自己手下有多少人能用。
如果韓信想要自立,必須把劉邦的親信解決掉,一旦自立很多人才也會來投靠。不然你只是一個領軍的統帥很多人才不會來投靠,只有自立為王才會獲得人才的青睞,因為對他們來說也是一種投資。而且在古代想出人頭地只有賣身帝王家。韓信一單自立就是統治區內的帝王。再者真以為所有的仗都是韓信一個人的功勞嗎,他手下也是有智囊團的,比如蒯通等謀士。所以韓信想要自立,最關鍵的一點是,如何平穩的剷除劉邦在軍中的勢力,這就很難。
韓信 楚漢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