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作為最後一個漢人政權,它的滅亡常常讓歷史愛好者唏噓,然而它在最後幾十年里已經積重難返,不管崇禎皇帝多么努力也於事無補。很多人認為明朝最後階段也不乏名臣,可惜在內外交困中損失殆盡,所以一直存在著“某某死,而大明亡”的說法,當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兒》中也提到了這樣的說法,而孫傳庭也是這“某某”中的一位。
孫傳庭,山西代縣人,萬曆年間進士,在剿滅農民軍中不斷得到提拔,還建立了明末最具戰鬥力的部隊之一——秦軍,孫傳庭擊敗了闖王高迎祥,將其送往北京處死,在當時的形勢下可以說挽救了瀕死的大明王朝,給崇禎皇帝留下了喘息之機。1643年,孫傳庭被任命為兵部尚書,總督河南、四川軍務,鎮壓日漸壯大的李自成部。最終雙方在潼關大戰,率領十多萬大軍的孫傳庭被李自成在潼關關門外設伏,被圍困的孫傳庭力戰而死,此後李自成入潼關,幾天后又攻克了西安,正式在西安建立了大順政權。
孫傳庭於1643年十月初六戰死,而李自成在1644年三月十九日攻破北京城,傳統意義上明朝滅亡了,僅僅相隔了五個月,似乎驗證了“傳庭死,則大明亡”的論斷,其實不然,這二者之間有一定的聯繫,但是沒有這么絕對,似乎孫傳庭不死就可以挽救大明朝一樣。確實,孫傳庭死後,明朝加速了滅亡,而這一切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孫傳庭,而是因為李自成,因為他變了。
明朝和清朝的很多官方記錄上都將李自成稱作“流寇”,雖然帶有一定的鄙視,但是卻一針見血地點出了農民軍的特點,他們流動作戰,並沒有建立政權的能力和意願,所以他們攻克一個城池,不久又被明軍收復。從崇禎二年到崇禎十六年,農民軍打了十幾年,卻沒能真正地守住幾座城池,大部分時間都在流動作戰,所以被稱作“流寇”也不為過。但是,這一切在崇禎十六年(1643年)改變了,而做出這一改變的是李自成。
這一年,李自成手下的謀士顧君恩建議李自成先取關中,再以此為基地東征取北京,而李自成採納了這個建議。之後李自成從河南進攻潼關,並在潼關下大破孫傳庭,攻下潼關後西安無險可守,幾天后就被李自成占領。占領西安後的李自成已經蛻變了,他從一個流寇變成了一個新興政權的領導人,而這一切對於明朝的官員來說也至關重要。
翻讀史書,你會發現,在李自成攻陷西安之前,很少有明朝官員投降李自成,甚至在李自成攻陷西安後,西安還有數十位大臣為明朝殉國。但是在第二年正月,李自成率軍東征時,一路上除了寧武關的周遇吉拚命抵抗之外,其他明朝官員望風而降,手握重兵堅城的大同總兵姜瓖也主動寫信投降,為何短短几個月時間,就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
明末計六奇在《明季北略》中有這樣一段論述“初,自成席捲楚、豫,雖有大志,然地四通,皆戰場所得郡縣,官軍鏇復之,至是入秦,據百二山河,遂不可制。”這段論述明確地指出李自成入秦(占據關中)的戰略意義,從此以後李自成有了關中這個穩定的大後方,他已經從一個四處作戰的流寇變成了一方霸主,真正地走上了建立政權的道路。而那些官員們顯然也看出了這樣的趨勢,在此之前,誰會放棄朝廷俸祿去投靠一個流寇?而在李自成占據陝西以後,明朝滅亡已經是大勢所趨,趁早投降還能成為新朝權貴,那些見風使舵的大臣們看得門清。
明朝 崇禎 孫傳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