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公子哥眾多,光“四公子”就有好幾個版本,流傳下來的大都是些風流韻事。唯獨有一位大少爺,他身上有著猶太和英國血統,卻自稱炎黃子孫,為了能上前線抗日,不惜拋棄億萬身家。
他就是香港開埠後第一任首富何東的三公子何世禮。香港是東西方文明的交匯處,因此產生了大量混血兒。何東是猶太商人和漁家女所生之子。
不幸的是父親生意失敗後,竟將他們母子遺棄,獨自一人返回香港。父親的始亂終棄讓何東堅稱自己是中國人,這也對何世禮產生了極大地影響。
大學畢業後,何東進入赫赫有名的怡和洋行,並迅速成為總經理。發達後,又迎娶了怡和洋行合伙人麥其廉之女麥秀英(中英混血)。在岳父的助力下,何東涉足金融業、保險業,還不斷借款給內地軍閥,又被稱為“東方摩根”。
麥秀英婚後並無子嗣,於是將表妹張蓮覺介紹給了何東,才有了何世禮。張蓮覺的父母都是中歐混血,所以何世禮也長了一張洋人臉。
香港總督麥士禮到訪何家時,曾用一枚金幣誘惑年幼的何世禮,問他願不願意入籍英國,誰也沒料到,小何世禮竟然會說:“我是箇中國孩子,這沒什麼不好的”。
可能是父親長期與軍閥打交道,何世禮從小對軍營非常嚮往。何世禮讓江浙軍閥齊燮元送他至南京陸軍軍官學校,後又藉助父親香港爵士的身份,留學英國專攻炮兵科。
1930年,何世禮學成歸國,南京各部門都向他拋出橄欖枝,但他卻選擇了東北。他認為東北是最有可能成為前線的地方,只有在那裡才有機會建功立業。
他一來到東北就建議:加快葫蘆島軍港的建設,改組炮兵與海空軍,並將瀋陽的200多架飛機分批撤入關內。最後何世禮一炮也沒放就撤進了關內。
長城抗戰時,何世禮終於等來了機會。別看他是公子哥出身,打起仗來從來都是身先士卒。張大公子生怕這位財神爺的之子有半點閃失,隨便找個藉口送他到堪薩斯州參謀大學深造。
學成歸國後,何世禮受東北軍影響,丟了軍職。不過淞滬之戰後,何世禮突然接到薛岳的急電。原來中國唯一的重炮團在上海損失慘重,薛岳想請何世禮重組炮團。
接電後,何世禮毫不猶豫,匆匆辭別父母就奔赴前線。何世禮接手的是兩個炮團,但總共才七八十門小炮,根本無法與日軍抗衡。
何世禮卻並不在意這些,他通過父親的關係從英國搞來瞄準器和望遠鏡等訓練設備,還憑藉與宋子文的私人關係,從稅警總團搞來了一批德制火炮和4萬發炮彈。
三個月後,何世禮帶著重組的炮團參加蘭封會戰,多次摧毀日軍陣地。何世禮兩次負傷不下火線,還成功掩護其他部隊撤離。隨後在江西,何世禮又大顯神威,以炮兵火力支援各部協同作戰,助薛岳取得萬家嶺大捷。
由於火炮損失後很難補充,何世禮很快打成了光桿司令,轉而負責情報和訓練相關工作。1944年升任後勤中將,負責與盟軍聯絡物資。
1956年,香港首富何東去世,指定何世禮為法定繼承人。早已對國民黨失望透頂的何世禮便藉此機會,遞交了辭呈。1998年7月,何世禮將軍在香港去世。
大家在談論何東、以及何家第三代何鴻燊的財富神話時,也不要忘記何家還有一位不愛香車愛戰車的抗日將軍。
民國 何東 混血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