戟是東周時期常見的武器,按照外形,我們可以把東周時期的戟分成兩種,一種戟由戈和矛組裝而成,被稱為聯裝戟,另一種戟的戟頭則是一體鑄成的,被稱為合鑄戟。兩種戟的歷史都很悠久,但相比較而言,大家更喜歡使用第一種戟,原因就在於第一種戟製造起來更容易,在東周那會,矛和戈都是常見的武器,大家想組裝把戟,隨便找個矛頭和戈頭綁一起就行,而第二種戟就比較麻煩了,你還得先開個模,這首先就比第一種戟多了一道工序,多了工序,要是造出來好使也行啊,但關鍵在於,一體鑄成的戟雖然不比聯裝戟更差,但也並不會更好。
因此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在春秋時期,聯裝戟得到了廣泛的套用,而合鑄戟基本被淘汰。普通的戟由一個矛頭和一個戈頭組裝而成,但不普通的戟也有不少,例如春秋晚期,中國南方出現了一種多果戟,“果”通“戈”,多果戟即多戈戟。這種戟裝有兩件或三件戈頭,有的裝有矛頭,有的沒裝。一般來說,多果戟的第一個戈頭有內,其餘戈頭則無內。
戟可以步戰使用,也可以車戰使用,步戰用戟的柲比較短,車戰用戟的柲比較長,從出土文物來看,東周時期車戰用戟的長度一般在2.27~3.43米之間。
▲趙國二年刻銘銅戈
河南汲縣山彪鎮出土的銅鑒上鑄有一幅水陸攻占圖,圖案上有不少手持戟作戰的戰士形象,其中戰船上的士兵手持長戟,另外有部分士兵手持短戟。
和後世的人一樣,東周時期的人作戰時也不忘臭美,雖然打仗是個玩命的危險事,但能把自己的武器搞漂亮點就會儘量搞漂亮點,拿戟來說,部分人會在戟頭下面的一段戟柲上插滿羽毛,最終效果就像一個大號的雞毛撣子,你說美不美呢,反正他認為挺好看的,例如荊門包山便出土過這種帶有羽毛裝飾戟的實物。
春秋晚期那會兒,戟都是直接使用普通的戈矛組裝而成的,這一時期的戟裝柄後戟援和柲的角度略大於90度。隨著理念的進步,到了戰國時期,大家已經覺得直接使用現有的戈矛組裝戟是一件很low的事情了。那怎么辦呢?咱得專門為戟設計部件,這一時期,部分戟不再以戈矛直接組裝,而是使用專門設計的組件組裝,這些專用零件乍一看和普通矛戈差不多,但實際上明顯存在區別,除了採用專用零件之外,這一時期的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裝柄完成後,戟援和戟柲的夾角在100度左右,明顯較過去大。
東周時期,戟是軍隊的重要武器,當時的人們為了提高戟的殺傷力,想出了許多辦法。例如戰國時期的部分戟,胡部鑄有孑刺,部分戟的戟內則平伸上翹彎曲呈鉤狀,除此之外,當時還有一種常見的改良辦法,那就是在戟胡的末端設出一個倒鉤,由於倒鉤的外形類似於雄雞雞爪上的距,因此這種戟被稱為雄戟,又稱匽戟。
▲山東博物館戟
到了戰國晚期,中國的青銅戟形制發展成熟,主要特點包括:戟刺短小,戟援向上揚翹,然後彎曲下垂。這種彎曲的戟援與雄雞打鳴時伸長的脖子比較像,因此被稱為雞鳴戟。 按照一般的規律,一個東西發展成熟之後,隨即而來的便是衰落,青銅戟也是如此,戰國晚期,另外一種新的材質——鋼鐵,開始得到普遍套用,和青銅戟相比,鐵戟殺傷力更大,同時也更為堅固。戰國晚期的鐵戟均為一體鑄成,造型與青銅戟完全不同,鐵戟的戟刺和戟援都呈扁平的劍形,兩者之間的角度為90度。這種形制的戟被稱為卜字戟。從戰國末期到漢代結束,中國軍隊使用的鐵戟都是這種更利於鍛打成型的卜字戟。
▲湖北博物館九連墩出土楚國戟
戰國末期的鐵制武器與青銅武器形制多有明顯區別,原因便是兩者的製作手段不同:青銅器是鑄造出來的,只要你願意花功夫做模子,想造什麼造型就能造什麼造型,但鐵器就不一樣的,那是用錘子敲出來的,您要是想做個複雜造型,對不起,等車床什麼的發明了再說吧。
卜字戟的裝柄方式跟聯裝戟也不一樣,和聯裝青銅戟相比,卜字戟的裝柄方式更為科學,在裝柄時,卜字戟的胡與戟援分別處於柲的兩面,戟頭在勾啄時不易脫落。
▲楚王孫漁戟,戰國江陵長湖南岸採集
此外,為了便於穿系,當時的人在製作卜字戟時,還採取了兩個措施,一是在交界處設一個橫長方形的穿;二是在戟刺和戟援交界處,加上一個圓筒,這個圓筒被稱為柲帽,可以有避免戟頭在戰鬥中前脫。
1965年10月,考古人員發掘了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的44號墓,墓中屍骨有二十幾件。從現場情況看,這些屍骨掩埋的都很匆忙。學者認為這些屍骨應該是戰場上陣亡的將士,因為戰事緊急,無法從容埋葬。隨行掩埋的還有一些兵器,以鐵製品居多,其中便包括十二件鐵戟。
▲燕下都銅戟
湖南長沙、衡陽、陝西臨潼下劉村也發現過卜字鐵戟,這些鐵戟的尺寸與易縣出土鐵戟尺寸相仿,戟刺頂端至胡末的長度在43~49.5cm之間,橫枝長度在20~23cm之間。
關於青銅戟和鐵戟,兩者還有一個區別,整個區別是現代人製造出來的,那就是單位不同,在考古文獻中,青銅戟一般以“柄”或“件”為單位,而卜字鐵戟的單位多為“件”或“張”。
戟 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