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美麗的傳奇,帶頭打破封建束縛,卻在32時英勇就義

清朝末年,政府腐敗,女子生活在封建社會中需要將腳裹起來,以看起來走路婀娜多姿。所有女性都敢怒不敢言,遵循著舊社會的規矩,然而這裹腳的痛苦,卻堅定了一位女性要和封建社會做鬥爭的決心。

秋瑾秋瑾

秋瑾,1877年出生在一個官僚家庭,在當時封建制度下,吃人的舊習俗讓秋瑾從小便有著不同於尋常女子的志趣。她藐視封建禮法,明白女性更應該站起來反抗,向封建舊禮說不。

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傳奇之人不勝枚舉,但秋瑾這一女子可謂絲毫不比男兒遜色。在她21歲那年,依父母之命嫁做人妻,跟隨丈夫來到北京。在北京期間,她目睹了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暴行。清政府的腐敗,國權的淪喪,民族危機的日益嚴重,使秋瑾逐漸產生了反清救國的強烈願望,下定了為革命犧牲的決心。

秋瑾劇照

她曾說自己是“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1904年,為探索救國救民的道理,她衝破封建家庭束縛,毅然離開子女,隻身東渡日本留學。此後開啟了她轟轟烈烈的革命生涯,先後結識周樹人(魯迅)、蔡元培、徐錫麟等人,加入光復會、同盟會,一同為辛亥革命“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1907年,她與徐錫麟等組織光復軍,擬於7月6日在浙江、安徽同時起義,不料事泄被捕。

被捕後的秋瑾在燭火昏暗的牢獄中,面對著審訊者的一再逼問,寫下“秋風秋雨愁煞人”,別無他言,吃盡苦頭,然而她始終都是守口如瓶,堅持不向封建社會低頭。在殘酷的淫威和刑法之下,她依然堅守自己的革命精神,無論受刑過程多么慘痛,她都沒有放棄自己的革命事業。後來卑鄙的清朝官吏,竟然編造口供,偽造證據,草草結案。以至於後來她情願毅然而然的走上刑法場的斷頭台,用自己的熱血喚醒民族的反抗意識。

劇照

1907年7月15日凌晨,秋瑾從容不迫地走向刑場,被當街斬首,英勇就義,年僅32歲。秋瑾受刑前的唯一要求就是可以在自己死後不要剝光她的衣服,給自己留下一點最後的尊嚴。

有文讚嘆:“秋瑾何為而生哉?彼生於自由也。秋瑾何為而死哉?彼死於自由也。自由為彼而生,彼為自由而死。”四年之後,辛亥槍聲響徹武昌街頭。革命成功,也算是慰藉了秋瑾泉下有知的亡魂。而秋瑾的愛國之情也在她的詩詞歌賦中得以體現:“危局如斯敢惜生,願將生命作犧牲。”

相關知识

熱門知识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