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當一幫中國科技圈少壯派聚在一起,他們眼中的 AI 時代究竟意味著什麼?
2017 無疑是 AI 之年,從上半年圍棋世紀對決 AlphaGo 的大獲全勝,到年末烏鎮大會的科技聚首話題聚焦,科技圈內外,當更多人在談論 AI 時代,更多公司都在布局 AI 產業時,AI 到底在對我們每個人,對網際網路行業,對社會將造成哪些影響?
也許沒人能確定問題的答案,但當經歷 AI 變革,站在第一線的科技圈先鋒們坐在一起時,他們也許能給我們帶來更加獨特的視角。這正是 12 月 3 日極客公園在烏鎮發起極客下午茶的意義所在。
當走上手機 AI 化之路的華為終端公司董事長余承東,堅持 14 年剛剛帶領公司上市的搜狗 CEO 王小川,憑短視頻工具而被關注的快手 CEO 宿華,迅雷 CEO 陳磊,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徐立,英語線上教育 VIPKID 創始人米雯娟,獵豹移動 CEO 傅盛,以及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坐在一起,聊起 AI 重構的社交網路,討論和我們每個人密切相關的的數據邊界問題時,他們的思考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
作為一場閉門交流,極客公園在徵得參會各方同意之後,將這次談話部分內容進行了梳理,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啟發,也希望在人們對烏鎮回憶時,談起的不僅僅是飯局。
AI 變革下的社交網路
出人意料的是,原以為這群中國科技圈少壯派們坐在一塊,大家集中討論的是技術,是算法,可這些都沒有成為當天主角。AI 時代如何重塑社交關係成了幾乎所有人關注的話題。
成立三年估值超過 20 億美金的 AI 獨角獸企業商湯科技認為,AI 會為視頻行業會帶來突破性變化,這是影響社交的下一步。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兼 CEO 的徐立的思考是,加入 AI 算法後,不僅能看到視頻的玩法豐富,同時還將視頻行業劃分出更多垂直領域。利用 AI 對視頻分類,把如今人類海量的視頻資源整理、分析,會誕生出許多機會。因為「有了更好工具,前端的套用方式會很不一樣。」
這樣的變化的確已經出現在社交層面,「比如我在快手看到一個人寫書法,雖然視頻上傳者並沒有輸入「書法」這樣的關鍵字,但通過視頻理解和機器識別技術,後台能夠識別這是書法。」在快手科技CEO 宿華看來,社交領域由AI 帶來的變革對用戶和企業都意義重大。
社交領域由 AI 帶來的變革對用戶和企業都意義重大。通過 AI 技術的高效運用,快手已經實現由機器進行視頻理解、分析、定義和個性化分發。這些事情交給 AI 來做不僅僅節省人力,也加速提升了效率。目前快手擁有 100 億 feature 的模型,每個算法都要經過這個模型才能進行分發,並且機器在 40 億條視頻的大資料庫里還在不斷學習。
「我愛拉二胡,沒有人知道,我沒有告訴過任何人。但是快手沒多久就給我推了。我有很多瀏覽記錄,它會猜測我是一個傳統的人。相比以前的做法去把已有的社交關係往網際網路上搬,新一代社交做法在幫助你發現整個未知的世界。通過機器的幫助,就有可能發現更大的未知世界。」宿華認為這是被技術重構社交關係後的本質。
這種關係的變化是徹底的。已經帶領搜狗在 AI 領域奮鬥多年的王小川也看到了新的潛力:AI 給社交平台創造了更多機會,他認為「傳統邏輯是加好友刪好友,一切東西都是人自己的行為,沒有 AI 甚至拒絕 AI,人做決定。但現在的社交,我們獲得好友可以由機器做決定,機器輔助人工,把興趣愛好相同的推薦給你。」
從過去熟人關係到今天移動網際網路重構的陌生人社交,同好社交,人不再是訊息的接收者,而是會生產,會主動傳播的參與者。「這是信息消費的升級。過去內容生產者少,消費者更少,如今人人既是消費者,也是生產者,合在一起成為了新的消費模型,比如快手的模式。」站在信息傳播角度,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這樣看待社交關係的變化。
從另一種社交場景——婚介上,徐立認為 AI 也將發揮巨大價值:「婚介也可以 AI 來做。青菜蘿蔔各有所愛,用人工智慧算法來可以找出你喜歡什麼樣的人。牛津大學有過一項研究,拿每個人自己的臉改成一個對象,發現 30% 的人會喜歡上自己,這樣看來,人工智慧是最懂你的那一個,用算法也許能找到合適的對象。」當 AI 從各種角度對你了解越來越多時,帶來的價值就會更大。
「AI 一個很大前提,讓以前只有大型社交公司才能做的事情,變成技術能做到的事情。在海外,Facebook 和 Google 都是 AI 化的,包括 Youtube 很早就是千人千面了,它的好處在於能延伸到邊緣的能力。」獵豹移動 CEO 傅盛認為,這就是社交與 AI 能夠融合建立差異優勢的原因。
來自愛立信的報告顯示,到 2020 年,智慧型手機用戶將達到 61 億,全球互連終端將達 260 億台,移動寬頻網路將覆蓋全球 90%的人群。顯然,當人們不再局限於熟人社交,從家裡來到戶外,從熟人走向更廣泛的興趣社交,被 AI 重構的新關係會成為待發掘的寶藏,社交和 AI 的結合,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充滿想像。正如《未來簡史》作者由瓦爾·赫拉利曾在演講中所說:「人工智慧和人工意識正處在很偉大的變革邊緣,這不僅僅是在歷史上,實際上也是從地球有生命開始最偉大的一個變革」。
AI 時代如何重新理解「數據的邊界」
想像這樣一個場景——你正在和朋友聊天,想要和好久不見的朋友約個飯「明天在北海公園一起吃個飯吧?」這則訊息不僅通知了這位朋友,手機同樣也「知道了」,在這個建議被朋友同意之後,手機立即自動從大眾點評選擇了北海公園附近的高票餐廳,並且篩選出還沒被預約滿的供你參考。當你選擇好之後,對方也覺得不錯,這時你們約定好時間,手機立刻自動幫你預定好餐廳,並通過訊息提醒你,還會在第二天提前三小時提醒你。所有這些都不再需要你從聊天工具中跳轉出去。
這可能是非常理想的未來生活,但並非不可能實現。當下的問題是,在我們的手機上,套用和套用之間仍是一片孤島。如果我們不能實現所有套用之間的串聯和整體的資源調用,就不會有新的連線發生。
但人們首先面對的會是隱私問題。在 AI 時代,當信息無處不在,無處不被使用時,個人隱私也許會更加透明,但華為終端公司董事長余承東認為,依靠 AI 的能力可以保護好個人數據:「只要構築完備的安全隱私體系,未來的信息安全會實現信息脫敏,讓本地、雲端各司其職。」
然而緊接著,擺在人們面前的將不僅是企業和個人,還有企業和企業之間的關係。在余承東看來,這是在如今手機數據更豐富,種類更多樣的時代,企業和企業之間必須要共同面對的問題,也就是,如何重新思考數據的邊界?
現實中的例子更能說明這種潛在的衝突。華為榮耀 Magic 與騰訊微信之爭,在榮耀 Magic 手機上,華為嘗試在手機上開發人工智慧套用,根據用戶聊天數據自動載入地址、天氣等信息,並實現和高德、支付寶、攜程的關聯操作,從而幫助用戶更好使用手機。但微信認為這些數據屬於用戶隱私,因此沒有開放聊天內容給華為。這就是企業不得不面對的問題:存在於數據與數據之間的無形之牆,在 AI 大潮來臨前能否被打開?被打開之後又將怎樣改變已存在的商業邏輯和產業格局?
在宿華看來,快手的商業邏輯一直都是從用戶角度出發:「我們認為數據是用戶產生,著作權屬於用戶,快手只有使用權,我們都不會在視頻上打上快手的水印。」他認為用戶的數據由用戶自己決定,當手機AI 不可避免遇到隱私問題時,應當尊重用戶的選擇。
「所有權,使用權,這些都應該站在用戶角度考慮。比如快手上的視頻,它用我們軟體拍,在快手上分發,在快手上獲得點讚、認可、互動關係以及收入,我們提供整個流程的服務,但應該完全站在用戶角度考慮,結論會非常清晰,用戶授權的是使用權。」
線上少兒英語教育 VIPKID 創始人米雯娟則提供了另一個思維角度,她覺得伴隨移動網際網路 AI 化出現的數據問題,實際上需要多方共同要考慮,僅僅從企業或者用戶思考是片面的:「孩子學習的內容家長能不能自己傳到別的地方?老師可不可以?」放在雲端的數據使用權與所有權,包括孩子們上課時的數據軌跡,學習過程中的喜好數據,這些都通過用戶和企業共同產生,是否就完全歸屬於用戶,這是幾乎所有企業必須面對的問題。
這樣的疑問並非僅僅只出現在當下,伴隨二三十年網際網路的變化發展,國內外都面臨著數據邊界的爭論。王小川舉了一個例子:「用瀏覽器舉例,你搜藏網頁放在收藏夾里,這個瀏覽器你使用習慣,換瀏覽器成本就很高,其它瀏覽器怎么辦,其他瀏覽器想要讀取你的數據,但是原本瀏覽器是會加密這些數據,到現在也是這樣。再比如用戶在醫院的病歷,道理上屬於用戶應該開放的,但用戶不會拿到。」
在他看來,當企業為用戶提供網際網路服務時,用戶的隱私如何保護,如何使用,這是存在已久的問題,並不是伴隨 AI 時代才出現的問題,解決的方案需要去理解具體的使用場景,有權衡的空間,一刀切並不是最終的解決方案。而當我們談論一個即將到來的全新時代,數據的邊界究竟該如何定義時,也許不僅僅要關注企業價值觀的選擇。
從方法論的角度理解這件事,也許會更清楚地看到企業和用戶在未來的關係。「當企業為用戶提供服務時,新的數據是用戶通過企業的獨特服務創造出來的,它不僅僅包含用戶的創造,也離不開企業提供的獨特價值,所以僅僅說它屬於用戶,對企業來講並不公平。但反過來,如果企業只顧一味占有用戶數據,卻不能給大家提供更好的服務,那么用戶必然不會對企業產生認可,甚至會放棄這些數據,選擇離企業而去尋找更好的服務。」張鵬這樣總結,「關於數據便邊界的討論沒有對錯,只要能對用戶有益,任何一種方法都值得嘗試,這關乎企業價值觀,也關乎到方法論,但我們不能一刀切去考慮二者的關係。」
從新社交關係談到數據的邊界,從移動時代聊到 AI 視窗,當這群科技圈少壯派們聚集在一塊,這場思想的碰撞也許比飯局吃了些什麼來的更有意義吧!
AI 科技咖 新型社交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