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徵
考試用特點:追求不規則形式,起伏的線條以及情感熱烈的天主教和君主宮廷室內奇異的裝飾。
巴洛克風格以浪漫主義的精神作為形式設計的出發點,以反古典主義的嚴肅、拘謹、偏重於理性的形式,賦予了更為親切和柔性的效果。巴洛克風格雖然脫胎於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形成,但卻有其獨特的風格特點。它摒棄了古典主義造型藝術上的剛勁、挺拔、肅穆、古板的遺風,追求宏偉、生動、熱性、奔放的藝術效果。巴洛克風格可以說是一種極端男性化的風格,是充滿陽剛之氣的,是洶湧狂烈和堅實的。多表現於奢華和誇張和不規則的排列形式。大多表現於皇室宮廷的範圍內,如皇室家具,服飾和皇室餐具器皿和音樂等。
概括地講,巴洛克藝術有如下的一些特點:
首先是它有豪華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樂主義的色彩;
二是它是一種激情的藝術,它打破理性的寧靜和諧,具有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非常強調藝術家的豐富想像力;
三是它極力強調運動,運動與變化可以說是巴洛克藝術的靈魂;
四是它很關注作品的空間感和立體感;
五是它的綜合性,巴洛克藝術強調藝術形式的綜合手段,例如在建築上重視建築與雕刻、繪畫的綜合,此外,巴洛克藝術也吸收了文學、戲劇、音樂等領域裡的一些因素和想像;
六是它有著濃重的宗教色彩,宗教題材在巴洛克藝術中占有主導的地位;
七是大多數巴洛克的藝術家有遠離生活和時代的傾向,如在一些天頂畫中,人的形象變得微不足道,如同是一些花紋。當然,一些積極的巴洛克藝術大師不在此列,如卡拉瓦喬、貝爾尼尼的作品仍然和生活保持有密切的聯繫。
起源
巴洛克藝術直接起源於羅馬,大概在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期間,後來擴展到整個亞平寧,至18世紀中葉後擴展到整個歐羅巴及其所有海外殖民地。
巴洛克藝術是一種複雜、奢侈與浮誇的藝術,它的興起與羅馬天主教反宗教改革運動及西歐國家君權的加強(特別是法國、西班牙和葡萄牙這些拉丁國家)有密切關係,或許是教會與宮廷需要表現動感與力量的藝術去表達對天主(上帝)與君王的尊敬與權威,傳達對抗議宗(新教)分裂公教(天主教)的不滿及封建割據阻礙國家統一的不滿;總之,它是為教權與君權的強化服務的,於是應運而生。
至於巴洛克詞之源,的確有爭議,除了義大利說與西班牙說外便是葡萄牙說(反正是源自拉丁語系的),葡萄牙之說極可能與18世紀葡萄牙中興君主若昂五世(1689-1750)有密切關係,因為這位國王在位期間靠巴西金礦致富而大興土木,開鋪張之風,後世那些挑剔評論家也許據此蔑視此種畫蛇添足般的誇張藝術。
建築
巴洛克建築是17~18世紀在義大利文藝復興建築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建築和裝飾風格。其特點是外形自由,追求動態,喜好富麗的裝飾和雕刻、強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橢圓形空間。它的風格自由奔放,造型繁複,富於變化,只是有的建築裝飾堆砌過分。西班牙聖地亞哥大教堂為這一時期建築的典型實例。
巴洛克一詞的原意是奇異古怪,古典主義者用它來稱呼這種被認為是離經叛道的建築風格。這種風格在反對僵化的古典形式,追求自由奔放的格調和表達世俗情趣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對城市廣場、園林藝術以至文學藝術部門都發生影響,一度在歐洲廣泛流行。
義大利文藝復興晚期著名建築師和建築理論家維尼奧拉設計的羅馬耶穌會教堂是由手法主義向巴洛克風格過渡的代表作,也有人稱之為第一座巴洛克建築。
手法主義是16世紀晚期歐洲的一種藝術風格。其主要特點是追求怪異和不尋常的效果,如以變形和不協調的方式表現空間,以誇張的細長比例表現人物等。建築史中則用以指1530~1600年間義大利某些建築師的作品中體現前期巴洛克風格的傾向。
羅馬耶穌會教堂平面為長方形,端部突出一個聖龕,由哥德式教堂慣用的拉丁十字形演變而來,中廳寬闊,拱頂滿布雕像和裝飾。兩側用兩排小祈禱室代替原來的側廊。十字正中升起一座穹窿頂。教堂的聖壇裝飾富麗而自由,上面的山花突破了古典法式,作聖像和裝飾光芒。教堂立面借鑑早期文藝復興建築大師阿爾伯蒂設計的佛羅倫斯聖瑪麗亞小教堂的處理手法。正門上面分層檐部和山花做成重疊的弧形和三角形,大門兩側採用了倚柱和扁壁柱。立面上部兩側作了兩對大渦卷。這些處理手法別開生面,後來被廣泛仿效。
巴洛克風格打破了對古羅馬建築理論家維特魯威的盲目崇拜,也衝破了文藝復興晚期古典主義者制定的種種清規戒律,反映了嚮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風格的教堂富麗堂皇,而且能造成相當強烈的神秘氣氛,也符合天主教會炫耀財富和追求神秘感的要求。因此,巴洛克建築從羅馬發端後,不久即傳遍歐洲,以至遠達美洲。有些巴洛克建築過分追求華貴氣魄,甚至到了繁瑣堆砌的地步。
從17世紀30年代起,義大利教會財富日益增加,各個教區先後建造自己的巴洛克風格的教堂。由於規模小,不宜採用拉丁十字形平面,因此多改為圓形、橢圓形、梅花形、圓瓣十字形等單一空間的殿堂,在造型上大量使用曲面。
典型實例有羅馬的聖卡羅教堂,是波洛米尼設計的。它的殿堂平面近似橄欖形,周圍有一些不規則的小祈禱室;此外還有生活庭院。殿堂平面與天花裝飾強調曲線動態,立面山花斷開,檐部水平彎曲,牆面凹凸度很大,裝飾豐富,有強烈的光影效果。儘管設計手法純熟,也難免有矯揉造作之感。17世紀中葉以後,巴洛克式教堂在義大利風靡一時,其中不乏新穎獨創的作品,但也有手法拙劣、堆砌過分的建築。
教皇當局為了向朝聖者炫耀教皇國的富有,在羅馬城修築寬闊的大道和宏偉的廣場,這為巴洛克自由奔放的風格開闢了新的途徑。
17世紀羅馬建築師豐塔納建造的羅馬波羅廣場,是三條放射形幹道的匯合點,中央有一座方尖碑,周圍設有雕像,布置綠化帶。在放射形幹道之間建有兩座對稱的樣式相同的教堂。這個廣場開闊奔放,歐洲許多國家爭相仿效。法國在凡爾賽宮前,俄國在彼得堡海軍部大廈前都建造了放射形廣場。傑出的巴洛克建築大師和雕刻大師伯尼尼設計的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前廣場,周圍用羅馬塔斯乾柱廊環繞,整個布局豪放,富有動態,光影效果強烈。
巴洛克建築風格也在中歐一些國家流行,尤其是德國和奧地利。17世紀下半葉,德國不少建築師留學義大利歸來後,把義大利巴洛克建築風格同德國的民族建築風格結合起來。到18世紀上半葉,德國巴洛克建築藝術成為歐洲建築史上一朵奇葩。
德國巴洛克風格教堂建築外觀簡潔雅致,造型柔和裝飾不多,外牆乾坦,同自然環境相協調。教堂內部裝飾則十分華麗,造成內外的強烈對比。著名實例是班貝格郊區的十四聖徒朝聖教堂、羅赫爾的修道院教堂。
十四聖徒朝聖教堂平面布置非常新奇,正廳和聖龕做成三個連續的橢圓形,拱形天花也與此呼應,教堂內部上下布滿用灰泥塑成的各種植物形狀裝飾圖案,金碧輝煌。教堂外觀比較平淡,正面有一對塔樓,裝飾有柔和的曲線,富有親切感。
羅赫爾修道院教堂也是外觀簡潔,內部裝修精緻,尤其是聖龕上部天花,布滿用白大理石雕刻的飛翔天使,聖龕正中是由聖母和兩個天使組成的群雕;聖龕下面是一組表情各異的聖徒雕像。
奧地利的巴洛克建築風格主要是從德國傳入的。18世紀上半葉,奧地利許多著名建築都是德國建築師設計的。如維也納的舒伯魯恩宮,外表是嚴肅的古典主義建築形式,內部大廳則具有義大利巴洛克風格,大廳所有的柱子都雕刻成人像,柱頂和拱頂滿布浮雕裝飾,是巴洛克風格和古典主義風格相結合的產物。
音樂
概說
音樂的巴洛克時期意指17、18世紀歐洲華麗,精製的音樂。通常認為大致是從1600年至1750年,即從蒙特威爾地開始,到巴赫和亨德爾為止“巴洛克(Baroque)”一詞來源於葡萄牙語,意思是形態不夠圓或不完美的珍珠,而且最初是建築領域的術語,後來才逐漸用於藝術和音樂領域。
特點
事實上巴洛克音樂最重要的特徵是它的伴奏部分即通奏低音。通奏低音演奏者在羽管鍵琴或管風琴(或撥弦樂器琉特琴或吉它)上奏出低音聲部,上面標出數字指示他應演奏的填充和弦。通奏低音經常由兩個人演奏,一人用大提琴(或維奧爾琴或大管)一類可延長音響的樂器演奏低音聲部,另一人演奏填充和弦。
這種使用通奏低音的織體是:上面一個人聲或樂器的旋律聲部,底部是一個低音樂器,中間填以和聲,這是典型的巴洛克音樂的風貌。上面的聲部也常有用兩個的,有時是為兩個歌手寫的,有時是兩把小提琴(此時即稱三重奏鳴曲),此種結構在巴洛克音樂中也很典型,特別是通奏低音不能或缺,說明由低音產生和聲的概念對於巴洛克音樂是如何重要,是它的中心。這個概念的出現並不突然,在十六世紀中已有將低音聲部區別於復調音樂中上面其他幾個聲部線條的,但只是到了巴洛克時期這種風格才清楚地確定下來。
與上述的變化一起,而且是有關的,是放棄復調(更精確地說,復調音樂成為一種老式的方法,幾乎只用於教會的某一類音樂中)。重視和聲必然導致在一首樂曲中出現和聲進行的若干終止點,這些終止點稱終止或收束,是由於某一種標準的一系列和聲進行而形成的。與此相關的是節奏的進行,在聲樂中,旋律要表達歌詞的情感,必須按照(甚至誇張)語言的自然節奏;在器樂中(包括一些聲樂,特別是合唱曲)有用舞蹈節奏的。由於低音用了舞蹈音樂的節奏型,加速了調性感覺的發展以及向某一個特定的音進行的趨向性。
小提琴
與此同時,新樂器種類的出現加速了這個進程,其中最重要的樂器為小提琴族系。當時維奧爾琴的發音適合復調音樂的清晰但卻缺乏節奏的動力感,而小提琴潔淨明快的運弓以及其演奏輝煌技巧樂曲的能力適合演奏舞蹈節奏的音樂,與單聲部歌曲相比更有發揮技巧的能力。聲樂風格與器樂風格的交替進行是典型的巴洛克的手法,巴洛克音樂中有這樣兩種不同風格的交替進行是為了新奇和效果。
單聲部歌曲
巴洛克早期重要的音樂形式是單聲部歌曲(相對於前一個時期復調音樂而言)以及與此相聯繫的體載歌劇與清唱劇,強調語音與音樂的緊密結合,在歌劇中還有布景的效果。單旋律音樂中不使用對位,其形式是由旋律與低音相結合發展起來的,如分段歌形式,回族曲結構,在反覆出現的低音聲部上的變奏。在樂器方面也有相應的發展,如適合於演奏通奏低音組合的樂器,以及替代維奧爾琴族系的小提琴等,小提琴族系樂器更靈活而且能演奏較高的類似人聲的音域。
節奏
通常來說,巴洛克音樂有如下一些特色——它的節奏特彆強烈、活躍,短促而律動;旋律精緻、跳躍且持續不斷;採用多旋律、複音音樂的復調法;作曲家普遍強調作品的情感起伏,以至於音樂的速度、力度變化在當時相當被看重;曲目的調性也從文藝復興時期單一而保守的教會調式發展為採用大小調形式。同時西洋管弦樂器也在巴洛克時期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小提琴的出現、撥弦古鋼琴的成形都為巴洛克音樂提供了更豐富的表現力;其他樂器的發展也使得某些特定風格的巴洛克音樂其配器得以朝著多元化、大規模的方向發展。不過諸如管風琴、羽管健琴、維奧爾琴這類頗具歷史的古樂器依然被廣泛使用。
表現形式
在音樂表現形式方面,巴洛克時期要比文藝復興時期的體裁豐富的多。皇室以及貴族對音樂的需求,促使許多巴洛克音樂家開拓出很多新的音樂表現形式,歌劇的興起(並不是起源,歌劇的起源要追述到更久之前)便是最為突出的一點。雖然巴洛克時期的歌劇曾被一些專家批評為“矯揉造作”,但卻是此後歌劇發展的一個基礎。聲樂領域的其他表現形式還有神劇、經文歌、清唱劇、受難曲和彌撒曲等,這些都是帶有強烈宗教色彩的。由此可見在巴洛克時期,宗教音樂在西洋音樂中依然占有很大的分量。巴洛克時期的器樂曲發展很迅速,出現了大協奏曲、獨奏協奏曲、管弦樂組曲、各種舞曲、前奏曲、幻想曲、托卡塔、賦格和奏鳴曲等諸多表現形式。其中很大一部分通過發展、演變,從而成為了後來更為成熟的形式。
西方音樂發展
在這裡不得不提到巴洛克時期之前的西方音樂發展,從十五世紀中葉一直到1600年,我們習慣將之稱為“文藝復興時期”。正因為巴洛克音樂同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在諸多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區別,所以才被後人劃分為兩個時代。提倡人文主義思想的文藝復興時期是西方文明的一個標誌,也是文學藝術以及現代科學的開端,在音樂藝術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缺乏有規律的節奏感、沒有強弱音變化也是文藝復興時期音樂在創作技巧上的局限。此後的巴洛克音樂能夠風靡至今,與它在諸多領域的創新與變化是有密切聯繫的。有人曾經將文藝復興時期與巴洛克時期的美學觀放在一起,做了如下的對比——“如果把文藝復興的美學觀比做渾圓的珍珠,而巴羅克的美學觀則是形狀不整的珍珠,它是寧可打破形式上的均整也要著重於表現強度的一種形式”。所以我們可以很形象地總結巴洛克音樂的特點,那就是“對比強烈而略帶誇張”。相比文藝復興時期音樂作品力求獲得和諧統一、舒緩流暢的效果以及整體四平八穩的風格,巴洛克音樂衝破了這種傳統,而變得更加熱烈而張揚。雖然這種風格在歷史上也曾被指責為“過於誇飾而不夠規範”,但巴洛克音樂帶動整個西方音樂歷史發展的事實,沒人能將之否定。西方藝術史認為,在巴洛克時期音樂藝術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迅猛發展。
作曲家
音樂在巴洛克時期的大發展也得益於這個時期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作曲家。
巴洛克時期最早的著名作曲家應該是義大利人蒙特威爾蒂,他出生於1567年,被譽為“文藝復興時期向巴洛克時期過渡中顯赫的人物”、“歌劇改革之父”以及“十七世紀最出色的作曲家”,但現如今他似乎被我們所忽視,起碼在國內普通音樂愛好者當中,熟悉蒙特威爾蒂以及他作品的人不會很多。維瓦爾弟是大家很熟悉的作曲家,其實他和蒙特威爾蒂一樣,也是義大利人,但是他卻比蒙特威爾蒂晚出世一百多年!所以蒙特威爾蒂堪稱巴洛克音樂的祖師爺。另外,巴洛克時期的法國音樂不可小視,庫普蘭是其中的代表者,同樣出生於法國的拉摩也是同期著名的音樂家,他曾被譽為“十八世紀法國最傑出的作曲家”。拉摩與庫普蘭一同構建了法國巴洛克音樂的輝煌,兩者都是撥弦古鋼琴領域出色的作曲家。巴洛克時期德國音樂家的代表是泰勒曼和J.S.巴赫,其實亨德爾也是德國人,但他的創作大多在英國完成,而且還入了英國國籍,所以通常被視為英國作曲家。泰勒曼這個名字或許顯得比較陌生,但在十八世紀他在世的時候,聲譽甚至超過巴赫,但作品流傳卻不是很廣泛。
大家最為熟悉的巴洛克音樂家是維瓦爾弟、J.S.巴赫以及亨德爾。他們屬於同一時期的偉大音樂家,維瓦爾弟最年長,出生於1678年;而巴赫與亨德爾都出生在1685年。維瓦爾弟的名字與他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緊密聯繫在一起,這部作品應該是最通俗的巴洛克音樂,甚至堪稱流傳最廣泛的古典曲目。雖然其貢獻遠不如後面二人來的大,但知名度卻非常之高,他所作的協奏曲也具有一定的品質。巴赫被譽為“音樂之父”,他的功績自然非同一般,作品之多、水平之高也是亘古罕見的。亨德爾則具有天才的旋律大師,從他的音樂中可以感受到愉悅、優雅,他的協奏曲作品、歌劇、神劇都是巴洛克時期最為寶貴的音樂財富。
簡要談談巴洛克音樂的演奏。對當今的指揮與樂團而言,演繹巴洛克音樂有兩種主要的方法。其一是採用現代樂器演奏,但是縮小樂團規模,以符合巴洛克作品的特定需要。其二則是採用古樂器或者仿古樂器演奏,甚至成立專門的小編制巴洛克樂團或者古樂團。兩種方法相比,顯然後一種演繹更能貼近巴洛克音樂的本質,近來這種本真的演奏方式也已經成為演奏巴洛克音樂的首選。
巴洛克音樂作曲家
義大利︰
科萊里(ArcangeloCorelli,1653-1713)
斯卡拉第(AlessandroScarlatti,1660-1725)
阿爾比諾尼(TomasoGiovanniAlbinoni,1671-1751)
維瓦爾第(AntonioVivaldi,1678-1741)
斯卡拉第(DomenicoScarlatti,1685-1757)
德國︰
帕赫貝爾(JohannChristophPachelbel,1653-1706)【代表作品:《卡農》】
泰勒曼(GeorgPhilippTelemann,1681-1767)
巴赫(JohnSebastienBach,1685-1750)【被稱為《音樂之父》】
法國︰
呂利(Jean-BaptisteLully,1632-1687)
庫普蘭(FrancoisCouperin,1668-1733)
拉莫(Jean-PhilippeRameau,1683-1764)
英國︰
浦塞爾(HenryPurcell,1659-1695)
亨德爾(GeorgeFridericHandel,1685-1759)
巴洛克時期的音樂體裁
聲樂:彌撒、經文歌、眾讚歌、歌劇、清唱劇、康塔塔、受難樂以及各種獨唱、合唱曲。器樂:托卡塔、前奏曲、幻想曲、賦格曲、變奏曲、組曲、奏鳴曲(以獨奏奏鳴曲與三重奏鳴曲為主)、協奏曲(管弦樂協奏曲、大協奏曲、、獨奏協奏曲)。
巴洛克時期的曲式
以相互間形成節奏、速度、風格對比的多樂章結構為主,如組曲、變奏曲、協奏曲、康塔塔、清唱劇等,常用前奏曲與賦格、宣敘調與詠嘆調的搭配關係。復調樂曲的內部結構是以模仿手段寫作的連續體(不分段),但可看出明確的呈示、發展和再現因素。同時也有分段結構、變奏曲、在固定低音旋律之上進行變奏的帕薩卡利亞、夏空形式。
巴洛克時期的歌劇
歌劇誕生於義大利。在1575年左右的佛羅倫斯,一小群以貴族、詩人和作曲家為主的文人雅士經常聚會探討一些音樂方面的問題。該群體被稱為“卡梅拉塔。
很多巴洛克時期的歌劇都是為宮廷的慶典場合而作,在這種場合中,歌劇是奢華和壯觀的顯示。歌劇的題材多源於希臘神話傳說和古代歷史故事,這不僅是因為巴洛克歌劇的貴族資助人對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有著無限嚮往,更源於,他們希望感受這些傳說和歷史中人物的英雄性與神性,在想像中把他們與自己融為一體。因而,巴洛克歌劇既是作曲家創作衝動的反映,更是一種取悅貴族的方式。阿波羅(傳說中的詩歌、音樂與太陽之神)那光輝燦爛的儀容,在某種程度上象徵著王公貴族們文明和開化的統治。
1637年,第一座公眾歌劇院在威尼斯開放,每一位買了入場券的觀眾都能夠觀看歌劇演出。在1637年到1700年間,僅威尼斯一座城市就建立了17座公眾歌劇院,這種情況同樣也出現於義大利的其他城市,這充分說明,歌劇誕生的時間和地點是多么適宜。18世紀早期,德國的漢堡、萊比錫以及英國的倫敦都建立了公眾歌劇院,但總的說來,其他國家的公眾歌劇院較之義大利而言經歷了更長的發展時間。
一位英國旅行家在1645年的遊記中提到他觀賞歌劇時的感受及情景:“設計和繪製的不同場景無論從何種角度審視都堪稱為藝術品,有一些道具可以在天空飛,或進行其他一些美妙的運動;總之,觀看歌劇是人們能夠參與的最豪華和奢侈的娛樂之一。”巴洛克歌劇的舞台裝置非常巨大,場景有:上帝從雲上徐徐降落或在空中騎著雙輪戰車,輪船在海上顛簸,石塊崩裂,等等,並且這些裝置就本身而言也堪稱藝術品。畫師常把背景延伸至城市的拱門和街道,觀眾的視閾可拓寬至遙遠的地平線。
巴洛克歌劇的誕生還標誌著歌唱藝術大師的出現。其中最重要的要數閹人歌手,一些在青春期之前做過閹割手術的男性歌手。(閹人歌手從17世紀到19世紀在義大利非常盛行;這些閹人歌手通常出生於貧寒家庭,其父母希望他們的兒子能成為高收入的歌劇明星。)閹人歌手結合了男性的肺活量與女性的音域,他的靈敏性、呼吸的控制能力以及獨一無二的聲線吸引著聆聽者。閹人歌手在所有的音樂家中是收入最高的。他們運用女高音或男高音的音域擔任諸如凱撒和尼祿(兩位都是羅馬皇帝)等角色,而巴洛克歌劇的觀眾對聲音技巧的迷戀顯然更勝於對戲劇情節的興趣。現今,一些巴洛克歌劇已不再能搬上歌劇舞台,因為當代歌手沒有能力完成閹人歌手演唱的高難度部分。
在巴洛克晚期,詠嘆調在歌劇舞台占據重要地位,宣敘調僅為一些穿插性的演唱。這些宣敘調通常由通奏低音伴奏,稱為清唱宣敘調,又稱乾念宣敘調。然而,在情感到達高潮以及緊張的戲劇場面時,宣敘調也會用樂隊伴奏,這種宣敘調被稱為伴奏宣敘調。
巴洛克晚期的詠嘆調被作曲家賦於了深刻的音樂性,優美流暢的旋律對觀眾有很強的感染力。當演員面對觀眾,抒發被塑造人物的情感時,所有的情節都停頓下來,演員盡情展示他們的聲音技巧。巴洛克晚期詠嘆調的典型形式為ABA結構,被稱為返始詠嘆調。即,在對比性的中間段落後從頭反覆第一段落。然而,這種重複常使音樂不能與歌詞相符,因為歌手總習慣於把重複的段落加以即興裝飾。
巴洛克歌劇綜合了炫技、高貴與奢華,它是一個輝煌時代的完美體現。
文學
巴洛克文學是西方文藝復興後期的一個文學流派,另外和古典主義文學和清教徒文學並成十七世紀三大文學。它在人文主義文學運動衰落後而興起。
它是一種貴族形式主義文學,主張文學為少數有文化修養的人創作。有意在藝術上刻意雕琢,內容上偏向寫信仰危機和悲觀的思想。這類作品追求形式,內容空虛,語言雕琢浮誇。義大利的馬里諾、西班牙的貢哥拉和卡爾德隆、德國的格里美爾斯豪森、英國的玄學派詩人約翰·多恩,法國的伏瓦蒂爾等等,都是巴洛克文學的代表。
代表作品有卡爾德隆的小說《人生如夢》、格里美爾斯豪森的流浪漢小說《痴兒西木傳》等。
法國文學在十七世紀達到全歐的最高水平,產生了古典主義潮流。這一潮流是特定的歷史時期的產物,它在創作實踐和理論上都以古希臘、羅馬為典範,因而有“古典主義”的名稱。古希臘、羅馬的哲學、歷史、文學在文藝復興時期早已為人文主義者所推崇,他們掀起向古代學習的高潮,主要是從中吸取熱愛生活、肯定人的力量的思想,用以反對天主教的禁慾主義。但在十五世紀,義大利也出現一批學者,著重研究亞理斯多德和賀拉斯的文藝理論,並初步提出悲劇創作中的三一律問題。到了十六世紀後半期,有的作家像法國的龍沙、英國的瓊生等,在創作實踐上,有意識地學習古代的藝術方法,或多或少地採用古代文學的體裁和題材,同時三一律問題也從義大利傳到西班牙、英國和法國,並在法國引起熱烈的討論。這樣,詩人、作家向古代尋找文學創作典範和理論根據的傾向逐漸加強了。這傾向在十七世紀的法國找到了最合適的土壤。法國的中央集權制度、資產階級對專制王權的妥協讓步,為它提供了政治基礎,笛卡兒的唯理主義又為它提供了哲學基礎,古典主義作為一種藝術流派很快就形成了。
法國古典主義文學以戲劇成就最為突出,產生過三個卓越作家:悲劇家高乃依和拉辛,喜劇家莫里哀。在別的方面,古典主義作家也作出了優異的成績,像拉封丹的寓言詩、波瓦洛的理論著作等。
服裝
二十世紀世紀九十年代的簡約主義在現在已經成為歷史,時下古典主義風潮滲透到時尚舞台的每個角落,飾品設計更是著重於極富裝飾性的巴洛克風格。不規則纏繞的華麗鑽石項鍊,極具浪漫情懷的心型,閃耀著晶瑩透亮的光芒,獨特之處在於每一顆心型都呈現出完美的切割形狀,處處流露奢華與迷人的氣質。
巴洛克時期是一個崇尚高度華麗的年代,那時的鞋子大多採用優質的材料,像皮革、錦緞,配以奢侈豪華的裝飾,如絲綢帶、大扣子、刺繡、珠寶等。如今仿照巴洛克風格的靴子著重在細節上體現復古,像鞋幫上的十字抽繩,以及不和諧花紋和混搭風尚,雖然低調,卻極其簡潔優雅。
古典主義韻味大行其道,使得充滿復古情懷的浪漫婚紗也呈現出一派奢華風格。仿巴洛克的提胸和束腰,層層疊疊的裙擺,在細節上將繁複且精細的做工體現得淋漓盡致,再融合現代流行剪裁與時尚元素,像蝴蝶結、褶皺等,創造出亦古亦今的別樣風格。大朵的花形頭飾是婚紗中最顯眼的配件,它可以遮蓋整個頭頂,也可以綻放於任一側,令人嘆為觀止。
以裹胸收腰作為開場白,以巴洛克時代如貴族般綴滿蕾絲花邊的誇張袖子作為情節發展的高潮,這部有關古典主義戲劇的“腳本”充滿著華貴的氣氛。短俏的波浪狀衣擺使得上衣在硬朗性感中透出高雅,歌特式袖型在復古細節中滲透出摩登,色彩上也採用了鮮艷明快的顏色,讓人猶如置身於一場盛大的宮廷舞會中。
具有巴洛克風格的時裝最看重下半身的剪裁,力求多變。略微蓬鬆的及膝窄裙結合精緻的褶皺,加上漫不經心的花邊,一齊散發著溫柔甜蜜的浪漫氣息。面料雖然不是典型的浮花錦緞,卻採用光滑輕盈的紗綢,彰顯別具一格的奢侈感。色彩上,香檳色、米白色都不再獨領風騷,取而代之的是艷麗的桃紅色,配以荷葉邊領口的奶白色針織外套,優雅矜持又不失俏麗可愛。
束腰是巴洛克風格時裝的主要特點之一,也將成為新一季時尚舞台上的最佳主角。綢緞襯衫充滿懷舊氣息,紛繁多樣的花紋表達出新古典主義時代的藝術風格,鮮紅明亮的寬版束腰成為點睛之筆,不僅在色彩上形成強烈對比,而且別致的緞帶蝴蝶結更是突出了在那段逝去的歲月中曾一度瘋狂流行的大紅大紫的時髦風尚。黑、白、橙、紅四種顏色形成視覺上強烈反差,打造高雅矜貴的淑女形象。
家具
巴洛克風格家具(公元17世紀-18世紀初)經歷了文藝復興運動之後,17世紀的義大利建築處於複雜的矛盾之中,一批中小型教堂、城市廣場和花園別墅設計追求新奇複雜的造型,以曲線、弧面為特點,如華麗的破山牆、渦卷飾、人像柱、深深的石膏線,還有扭曲的旋製件、翻轉的雕塑,突出噴泉、水池等動感因素,打破了古典建築與文藝復興建築的“常規”,被稱之為“巴洛克”式的建築裝飾風格。
巴洛克風格家具的主要特色是強調力度、變化和動感,沙發華麗的布面與精緻的雕刻互相配合,把高貴的造型與地面鋪飾融為一體,氣質雍容。強調建築繪畫與雕塑以及室內環境等的綜合性,突出誇張、浪漫、激情和非理性、幻覺、幻想的特點。打破均衡,平面多變,強調層次和深度。甚或使用各色大理石、寶石、青銅、金等裝飾華麗、壯觀,突破了文藝復興古典主義的一些程式、原則。
巴洛克風格的住宅和家具設計具有真實的生活且富有情感,更加適合生活的功能需要和精神需求。巴洛克家具的最大特色是將富於表現力的裝飾細部相對集中,簡化不必要的部分而強調整體結構,在家具的總體造型與裝飾風格上與巴洛克建築、室內的陳設、牆壁、門窗嚴格統一,創造了一種建築與家具和諧一致的總體效果。巴洛克風格家具造型華麗渲染奔放熱烈的生活。
巴洛克式家具,以浪漫主義精神為設計出發點,賦予親切柔和的抒情情調,追求躍動型裝飾樣式,以烘托宏偉、生動、熱情、奔放的藝術效果。巴洛克家具利用多變的曲面,採用花樣繁多的裝飾,做大面積的雕刻、或者是金箔貼面、描金塗漆處理,並在坐臥類家具上大量套用面料包覆。繁複的空間組合,與濃重的布局色調,把每一件家具的抒情色彩表達得十分強烈強烈的舒適感與細膩溫馨的色調處理,把熱情浪漫的藝術效果表達得十分成功。
油畫
巴洛克畫家的典型代表是義大利的貝尼尼、弗蘭德斯(比利時)的魯本斯等。他們的畫作人體動勢生動大膽,色彩明快,強調光影變化,比文藝復興時代畫家還要更強調人文意識。
魯本斯的宗教畫人體姿勢動作激烈,色彩鮮明;倫勃朗的畫作如同在舞台上,人物面部處於高光部位,與周圍的陰影有強烈的對比;委拉斯開茲的“宮女”,背景中在窗外射入光線下工作的織女,曾經對後期浪漫主義畫派畫家產生很大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