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法爾和梅洛於1998年正式發表論文,公布了有關RNA干擾機制的發現。以他們的發現為基礎,RNA干擾技術近年來迅速興起,其前景被普遍看好。RNA能夠充當“信使”,傳遞DNA(脫氧核糖核酸)上的遺傳信息,將其用於蛋白質的生產合成。研究顯示,向生物體內注入微小RNA片段,會干擾生物體本身的RNA“信使”功能,導致相應蛋白質無法合成,從而“關閉”特定基因。科學家認為,採用RNA干擾技術直接從源頭上讓致病基因“沉默”,也許可以更有效地治療某些疾病。
相關
這種技術最初曾被用來研究植物和蠕蟲等,科學家後來發現它對哺乳動物細胞也有效。例如,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科學家已經成功地利用RNA干擾技術治癒了實驗鼠的肝炎。目前,RNA干擾治療技術正在快速進入人體試驗階段。一些公司正在資助用這項技術治療黃斑變性、B肝等疾病的試驗。
不過,尚有幾個難題。首先,科學家還沒有找到一種方便快捷的方法,使RNA干擾能在患者體內的有效部位進行。其次,科學家還無法確定這種療法是否會影響目標基因以外的其他基因,引發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