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這一方案由紐約心臟病協會(NYHA)於1928年提出,因操作簡單,臨床上沿用至今。實際上NYHA分級是對C期和D期患者症狀嚴重程度的分級。
Ⅰ級:患者有心臟病,但日常活動量不受限制,一般體力活動不引起過度疲勞、心悸、氣喘或心絞痛。
Ⅱ級:心臟病患者的體力活動輕度受限制。休息時無自覺症狀,一般體力活動引起過度疲勞、心悸、氣喘或心絞痛。
Ⅲ級:患者有心臟病,以致體力活動明顯受限制。休息時無症狀,但小於一般體力活動即可引起過度疲勞、心悸、氣喘或心絞痛。
Ⅳ級:心臟病患者不能從事任何體力活動,休息狀態下也出現心衰症狀,體力活動後加重。
1994,AHA對NYHA1928年心功能分級的補充
根據ECG,運動負荷試驗,X-ray,心超,放射學顯像等客觀檢查結果進行第二類分級。
A級:無心血管病的客觀證據
B級:有輕度心血管病的客觀證據
C級:有中度心血管病的客觀證據
D級:有重度心血管病的客觀證據
評價
這種方案的優點在於簡便易行,為此,幾十年來仍為臨床醫生所習用。但其缺點在於僅憑患者主觀陳述,有時症狀和與客觀檢查有很大的差距,同時患者個體之間的差異也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