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研製背景
軍用航空領域主要的進步基本都是和動力系統的革命性跨越密切相關,從活塞螺旋槳到噴氣推進是最具里程碑意義的偉大變革,也將人類對飛行速度的追求提升到了一個新的水平。在早期理論積累和完善階段,歐洲人首開飛機噴氣發動機之先河,英國、德國兩國在這個領域率先突破技術瓶頸,競相推出新型飛機平台以驗證噴氣動力飛行的可行性 。噴氣式戰鬥機給航空界所帶來的衝擊難以估量,作戰飛機研製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
1937年9月,德國的第一台渦輪噴氣發動機(簡稱渦噴發動機)誕生了,它是由哥廷根大學(Gottingen University)的漢斯·約阿西姆·帕貝斯特·馮·奧海因(Hans Joachim Pabst von Ohain,簡稱馮·奧海因)教授設計的。雖然英國人弗蘭克·惠特爾(FrankWhittle)是公認的航空渦噴發動機之父,並擁有該技術的專利,但卻是德國人最先使得這項技術實用化。渦噴發動機研製成功後,馮·奧海因就前往恩斯特·亨克爾(Ernst Heinkel)公司工作。1939年8月27日,一架設計編號He178 V1(V-Verschsmuster,試驗型號之意)的噴氣式飛機首飛成功,它是世界上第一架完全依靠渦噴發動機飛上天的飛機(所用發動機是馮·奧海因的HeS3B型發動機) 。
隨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戰爭雙方都加緊研製噴氣式或火箭發動機飛機,力圖在空戰中占有優勢 。
研製歷程
1938年秋,德國當局就下令梅塞施密特飛機公司研製一種可以安裝容克公司和巴伐利亞公司研製的渦輪噴氣發動機的新型戰鬥機。當研製方著手Me-262計畫時,可用的設計資料很少。最後於1939年6月選定P1065雙發動機方案作為研製目標,1938年7月通過全尺寸模型審核 。
Me-262早在二戰前已經開始研發,名為P.1065計畫。計畫於1939年4月首飛,原型機與最後投入實戰的Me-262非常相似。但由於缺乏經費而拖慢了研發進度,當時空軍的高層都認為使用傳統戰鬥機就能夠打贏戰爭,於是把經費投放去研發其他機種。
後掠翼的概念早於1935年由德國氣動力學家阿道夫·布斯曼(Adolph Busemann)提出,1940年威利·梅塞施密特(Willy Messerschmitt)開始研究這個概念。1941年4月他提議把一對35度後掠的機翼安裝到Me-262上。然而提議並沒有被採納,1944年提出的兩個高速版本HGII和HGIII分別有35度和45度的後掠翼。投產的Me-262有一對前緣後掠18.5度的機翼,以維持飛機的重心。Me-262V1到V4原型機都是以後三點式(前2後1)機輪支撐,後來發覺在起飛時水平尾翼受到主翼和發動機遮擋而失效,無法拉起飛機。於是在第5架原型機改用前三點式機輪(前1後2),問題迎刃而解。
首次試飛於1941年4月展開,但由於BMW003噴氣發動機尚未研製成功,Me-262V1僅能在機鼻裝上容克(Junkers)的Jumo210活塞發動機試飛。BMW003裝上Me-262V1後機鼻的活塞發動機仍然被保留著,萬一兩具BMW003發動機同時熄火,試飛員都能夠轉用活塞發動機著陸。
1942年3月25日,試飛員弗里茨·溫德爾(FritzWendel)駕駛著有3具發動機的Me-262V1升空,升空不久後兩具BMW003發動機突然熄火,溫德爾發動備用的Jumo210發動機,把原型機從失速的險境救出,安全著陸。
1942年7月18日,V3原型機只帶著兩具噴氣發動機由試飛員弗里茨·溫德爾駕駛在德國京茨堡(Günzburg)附近的利佛海姆(Leipheim)升空。BMW003發動機已經證實不太可靠,V3換裝了新的容克Jumo004噴氣發動機。雖然Jumo004比BMW003可靠得多,但Me-262要與阿拉多(Arado)Ar234爭奪發動機供應。與英國的流星式戰鬥機勞斯萊斯韋蘭(Welland)噴氣發動機相比,Jumo004的可靠性還是非常之低。
1943年的試飛中,發動機問題仍然困擾著Me-262,使得生產速度非常緩慢。雖然機身的修改早在1942年便完成,但由於缺乏鎢(tungsten)和鉻(chromium)這兩種高耐熱能力的金屬,發動機需要重新設計並使用一些耐熱能力較差的合金。問題解決後,1943年6月,Me262正式投產 。
1945年秋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各型Me-262共生產出1433架 (一說1294架 )。
技術特點
機體設計
Me-262戰鬥機,有一對前緣後掠18.5度的機翼,以維持飛機的重心 。該機是一種全金屬半硬殼結構輕型飛機,流線型機身有一個三角形的斷面,機頭集中裝備4門30毫米機炮和照相槍。半水泡形座艙蓋在機身中部,可向右打開。前風擋玻璃厚90毫米,椅靠背鋪15毫米鋼板,均具備防彈能力。近三角形的尾翼呈十字相交於尾部,兩台軸流式渦輪噴氣發動機的短艙直接安裝在後掠的下單翼的下方,前三點起落架可收入機內 。
Me-262A-1a採用機翼中等後掠,帶有後緣襟翼和全翼展前緣縫翼。安裝了防彈風擋和背部裝甲板。飛行員座椅較高,座艙具有全向視野,座艙蓋向右方打開。沒有安裝彈射座椅。飛機的設計力求便於生產,儘量避免貴重材料的使用 。
動力裝置
前期Me-262採用的是容克公司的尤莫109-004型發動機,海平面靜止推力850千克,油耗1650千克/小時,自重720千克,推重比(推力/重量之比)1.181,翻修壽命50小時。雖工藝粗糙,故障率高,但仍不失為航空史上早期空氣噴氣發動機中最成功的型號之一 。
後期生產型Me262A-1a戰鬥機的綽號是“燕子”(Schwalbe),最終安裝了兩具900公斤推力的Jumo004B發動機。“B”系列發動機是標準生產型,與預生產的“A”系列相比,使用較少量的“戰略金屬”,如鉻、鎳和鉬。這使得“B”系列發動機重量大為減輕,成本也降低,但是耐久性也相應降低。
Jumo004發動機有著非同尋常的起動系統設計。由於渦輪噴氣發動機的渦輪轉子必須要達到一定轉速後發動機才能正常工作,所以啟動需要外力的幫助。在現代飛機中,一般使用高扭矩的電動馬達或者等效裝置來帶動渦輪,在許多早期噴氣發動機中,則使用火藥推進劑來帶動渦輪。
而Jumo004在體內整合了一個汽油發動機,這個小巧的汽油發動機安裝在進氣口錐體內,該汽油機由一個電動起動機起動,另外還加裝了帶手柄的繩索起動器。BMW003的設計與其類似 。
武器裝備
Me262A-1a在機鼻內安裝了四門萊因金屬公司的MK108型30毫米短管機炮。MK108是一種低射速航炮,在一種地面火炮基礎上開發。雖然MK108射程不遠,但殺傷力驚人。Me262機鼻內上面一對機炮各有100發彈藥,下面一對各有80發。最初的飛機配備有Revi16B反射式瞄準具,後來替換為阿斯卡尼亞(Askania)EZ42陀螺瞄準具 。
機載設備
Me-262戰鬥機上裝備了EZ-42陀螺瞄準具或萊比16B瞄準具,可用於機炮和火箭的發射瞄準。Me-262戰鬥機的後續生產型,用AskaniaEZ42陀螺穩定式瞄準具代替老舊的Revi16B型反射式光學射擊瞄準具;曾在機首安裝電聲尋的裝置——“諧振音叉”式探測器,曾換裝新型電台、航空儀表、盲降系統,甚至自動駕駛儀。Me262的機載武器也在不斷變化。“燕子”曾計畫攜帶一種攻擊轟炸機群的制空炸彈,該彈由Me262投下後,在預定高度由氣壓引信引爆 。
性能參數
Me-262(A-1a型)戰鬥機參考數據:
機長 | 10.6米/11.8米(有雷達天線) |
翼展 | 12.5米 |
機高 | 3.5米(3.83米) |
機翼面積 | 21.7平方米 |
空重 | 4000千克/4400千克(雙座型) |
最大起飛重量 | 7045千克/6400千克(雙座型) |
乘員 | 1人(2人) |
發動機 | 兩台Junkers Jumo004B-1渦輪噴氣發動機 |
推力 | 2×900千克 |
最大飛行速度 | 870千米/小時(6000米高度) |
實用升限 | 11500米 |
航程 | 1050千米 |
爬升率 | 1200米/分鐘 |
推重比 | 0.28(雙座夜間型) |
機載火炮 | 4門30毫米MK108機炮(備彈100發/門); 2門30毫米MK108機炮(備彈80發/門) |
輔助武器 | 外掛2門30毫米MK103機炮或 2門30毫米MK108機炮或 2門20毫米MG151/20機槍 |
載彈 | 24枚55毫米R4M火箭彈; 2枚250千克航空炸彈(雙座型) 。 |
衍生型號
A-0
1944年2月止,所有的23架預生產型Me262A-0的機體全部生產完畢。由於缺少發動機,其中的大部分被閒置了數星期。4月,梅賽斯密特公司順利的完成了首批Me262交付德國空軍的工作。有8架轉移到了雷赫林的試驗中心,用於進一步的試驗。剩餘的15架交給了駐紮利奇費爾德機場的262試飛隊(Erprobungskommando 262,縮寫Ekdo262)。262試飛隊的指揮官是維爾訥·蒂爾費爾德(Werner Thierfelder)上尉,他肩負有從現有戰鬥機部隊中挑選合格飛行員組建新飛行隊和發展Me-262最佳使用戰術的重任 。
A-1系列
A-1a燕子(Schwalbe)
Me262A-1a是標準的A型機,戰鬥機及戰鬥轟炸機的生產機型,也是其它亞型的改裝基礎。作為德國空軍頻繁使用的戰鬥機,Me262的機體結構經常根據需要作出調整 。
Me262A-1a/Jabo,在希特勒的個人意願下改裝出來的“閃電式轟炸機”。在Me262A-1a的機首腹部加裝一對“維京瑟夫”型炸彈掛架(ETC504或Schloss503掛架),換用高耐壓值前輪,座艙內的主儀錶板下方安裝投彈控制盒,最多攜帶兩枚250公斤炸彈。作為戰鬥機設計的Me262A-1a/Jabo無法進行俯衝機動,否則會散架,於是希特勒發布了一條可笑的命令:禁止Me262A-1a/Jabo俯衝,時速不得大於750公里。“閃電式轟炸機”只能實施水平轟炸了,但又沒有安裝轟炸瞄準具,其投彈精度可想而知。即使採用射擊瞄準具完成小角度下滑投彈,轟炸效果也差強人意。第7戰鬥航空團(JG7)裝備了Me262A-1a/Jabo,該團的空、地勤人員因地制宜,在每個“維京瑟夫”掛架上掛載一W.Gr21型空對空火箭發射器,執行截擊任務 。
第一批量產型Me262A-1a在262試飛隊驗收後,正式裝備部隊。Me262A-1a與預生產型Me262A-0相比,用金屬蒙皮代替了預生產型飛機升降舵上的蒙布,儀表設定有些調整外,其它沒有區別。標準的武器配置仍舊是4門MK108型30mm航炮,使用Revi16B型反射式光學射擊瞄準具 。
A-1a/R-1
為增加Me262的威力,在Me262A-1b上試驗過R4M火箭彈。該火箭彈由DWM公司生產,口徑55mm,其彈頭是火炮使用的榴彈。木製的12槽火箭發射器掛於發動機吊艙外側機翼下表面。還有一種17槽的火箭發射器,使Me262A-1b的帶彈量達34發 。
A-1a/U1
Me262A-1a/U1型:機首安裝MG151/20mm航炮兩門,各備彈146發,MK103/30mm長身管航炮兩門,各備彈72發,MK108/30mm航炮兩門,總計6門航炮。擁有如此強大的火力,完成攔截盟軍轟炸機的任務已是遊刃有餘了。Me262A-1a/U1隻生產了一架試驗機 。
A-1a/U2
唯一的原型機,加裝FuG 220 Lichtenstein SN-2雷達及天線,並執行測試任務成為夜間戰鬥機
A-1a/U3
Me262A-1a/U3(又稱Me262A-4):機首安裝Rb50/30相機的無武裝偵察機。為容納航空相機,機首兩側有水滴形鼓包,機腹下方開有透明窗。少量該型機在機首正中央安裝一門MK108/30mm航炮,具有自衛能力,型號Me262A-1a/U3s。Me262A-1a/U3可由標準的Me262A-1a在戰地臨時改裝,後又加裝“濕”式掛架(油/彈複合掛架),在不掛炸彈時,可掛載600升可拋式副油箱 。
A-1a/U4
Me262A-1a/U4:機首安裝一門50/55mm大口徑航炮的Me262A-1。實驗證明,為擊落波音B-17“空中堡壘”這樣的四發重型轟炸機,要消耗大量的小口徑彈藥進行反覆攻擊;而集中數門甚至一門大口徑航炮,在一次攻擊中的1——2次射擊就完全可以摧毀大型轟炸機。一架編號W.Nr.130083的Me262A-1a進行了改裝。經過修形的機首內安裝一門RheinmetallBK5(BK—機載火炮,5—5cm口徑)50mm航炮。因為炮身巨大,同時修改了前起落架:順時針旋轉90°,向後收起,使前輪在輪艙內呈平放狀態。隨後又有一架Me262A-1a參加了改裝試驗,但這兩架飛機從未參加過實戰。此外Me262A-1a/U4還安裝過MK114/55mm航炮或MK214A/50mm航炮 。
A-1a/U5
Me262A-1a/U5:機首安裝6門MK108/30mm航炮,只生產了一架,W.Nr.112355 。
A-1b
Me262A-1b:1944年底,BMW003A型發動機正式量產,與Jumo004B相比有更低的噪聲分貝數和更好的加速性能。1944年10月21日,安裝BMW003R型複合發動機(BMW003A渦噴發動機與BMW178火箭發動機的組合體)的Me262A-1b(編號W.Nr.170078)首飛。雖然計畫量產該型機,但直到德國投降,除首制機外只有2架的產量(其中一架W.Nr.130104,軍用無線電呼號E3+32) 。
A-1a/V056
Me 262V056:夜間戰鬥型 Me 262A-1a。僅有一架,生產編號 W.Nr.170 056。最初使用 FuG 218“海王星 V1”(FuG 218 Neptun V1;Funkgerat 縮寫 FuG,無線電設備)雷達,鹿角形天線安裝在機鼻。早在 1944 年 10 月,庫爾特·韋爾特(Kurt Welter,最終戰果 50 架,其中 20 架為夜間戰果)中尉就向德空軍司令部請求實施 Me 262 的夜戰飛行,他領導的韋爾特飛行隊(Kommando Welter)此前一直使用裝有“海王星”雷達的 Bf 109G-10/14。夜航從 12 月 17 日開始,Me 262V056 一直飛行正常。僅 45 年 1 月份,韋爾特駕駛該機在夜戰中就取得了擊落 5 架的戰果。45 年 2 月, V056 換裝 FuG 226“新手(Neuling)”雷達,但不久後毀於著陸事故 。
A-2系列
A-2a 暴風鳥(Sturmvogel)
Me262轟炸型Me262A-2a是為了適應轟炸任務研製的型號,在前機身下部安裝了兩個掛架,每個可以掛載一枚250公斤通用或集束炸彈,機鼻內只安裝了下面一對MK108型30毫米機炮 。風暴鳥不能進行俯衝轟炸,俯衝時速度會迅速提高而變得難以控制。另外沒有安裝用於中高空水平轟炸的瞄準具,所以也不適用於中高空轟炸,但是若飛行員訓練有素,進行低空水平轟炸的效率還是很高。為了減輕重量,Me 262-A2a去除了大量座艙裝甲,後機身內安裝了額外的油箱以增加航程。在使用中該油箱必須首先用光,否則投彈後風暴鳥的重心將移到後方而失速。這一點與P-51D進行的改裝相似。
另外還試驗了使用風暴鳥拖曳大型滑翔炸彈的方案,但是Me 262在拖曳中會出現無控俯仰運動,並損失了一架飛機,所幸飛行員安全逃生。另外還有其他的危險問題,該計畫被放棄後報告中描述該方案是“危險的和不令人滿意的” 。
A-2a/U1
該機安裝了先進的投彈瞄準器,只生產了一架原型機 。
A-2a/U2
Me262A-2a/U2:機首重新設計的轟炸型Me262。安裝有Lotfe7H型陀螺式轟炸瞄準具,由增加的第二名乘員操作。為了容納領航員和轟炸瞄準具,U2安裝了一個全新的機首領航艙。機首的主要材料是木製層板,前端和上方為透明玻璃。由於領航艙空間狹小,領航員只能採用臥姿操作轟炸瞄準具。保留了機腹掛架。該型機只有兩架原型機分別是W.Nr.110484(試驗編號V484,1944年10月22日下線)和W.Nr.110555(試驗編號V555,該機被美軍繳獲) 。
其他型號
A-3a,計畫的對地攻擊機型號,從未投產 。
A-4a,Me262A-4:重新編號的Me262A-2a/U2,一說是重新編號的Me262A-1a/U3 。
A-5a,Me262A-5:安裝兩門MK108/30mm航炮的偵察型Me262,每門航炮備彈65發。與Me262A-1/U3相同,機首有鼓包和透明窗。可裝兩台Rb50/30、Rb20/30或Rb75/30相機,濕式掛架不掛炸彈時,可掛載600升可拋式副油箱。駕駛艙地板上也有透明窗,方便飛行員觀察地形。該機型只停留在圖紙上,沒有原型機 。
B-1a
為了培養Me262飛行員,梅賽斯密特公司在Me262A的基礎上發展了雙座型教練機——Me262B。為了騰出空間安裝教官席,取消了兩個後機身油箱(總容積1,650升),改設一個400升內部油箱,同時保留了掛載副油箱的機首“濕”式掛架。Me262B在工廠試飛期間的代號是Me262S5,於1944年7月首飛,一切順利。由於梅賽斯密特公司的生產任務已經飽和,所以委託漢堡(Hamburg)的布洛姆-福斯(BlohmundVoss,縮寫Bv)公司生產65架雙座型Me262,另外41架則委託德意志漢莎航空(DeutscheLufthansa)公司製造。兩家公司按計畫應在45年4月前交付完畢,但最終只有區區15架按期交付。
第一批量產雙座型Me262——Me262B-1a裝備了在利奇費爾德機場成立的第2戰鬥航空團第3補充大隊〔Ⅲ.(Erg.)/JG2——兼有飛行員的換裝訓練和預備隊作用的飛行部隊,不同於一般的訓練飛行隊,隊內參訓的飛行員同時擔負作戰任務〕。該大隊是總結262試飛隊的經驗,在原第1轟炸訓練航空團第3大隊(Ⅲ./EKG1)的基礎上組建的 。
B-1a/U1
Me262B-1a/U1:1944年10月5日,梅賽斯密特公司提出該計畫:以現有的Me262B-1a加裝雷達,製成夜間戰鬥機。為擴大Me262B-1a/U1的作戰半徑,在雷達操作員的身後增加一對140升的油箱,當然也保留了外掛可拋式副油箱的能力。原計畫安裝FuG218“海王星(Neptun)”雷達,也曾考慮過FuG350Z/Zc雷達。FuG350Z/Zc雷達採用內置式機械掃描天線,能搜尋英軍H2S型轟炸雷達的輻射信號。12架Me262B-1a/U1的改裝工作由德意志漢莎航空完成。
Me262B-1a/U1裝有4門MK108/30mm航炮,FuG218“海王星V2”雷達、FuG125a敵我識別器(IFF)、FuG16ZY電台、FuG120、FuG25等無線電設備。保留了後坐的駕駛系統,但儀錶板只保留了地平儀、高度表等幾塊主要飛參儀表 。
B-1a/U2
Me262B-1a/U2:在Me262B-1a/U1的基礎上去處了後坐的所有駕駛系統和飛參儀表,將雷達操作員的座位前移,在座位後安裝了一隻油箱 。
B-2a
Me262B-2:因為Me262的夜戰型號都來自改裝過的教練機,所以其性能受到了先天不足的極大影響。在44年9月,梅賽斯密特公司提出了Me262B-2型夜間戰鬥機的開發計畫,該機在教練機Me262B-1a的基礎上,延長機體以加大載油量。但因計畫不完善,10月初改用Me262B-1a/U1計畫代替。同月,詳細的Me262B-2a完成了。12月,B-2a的模型送交的雷赫林的試驗中心。1945年1月18日,B-2a的具體設計確定下來,與Me262B-1a的主要區別在於機身延長了1.5米,重新設計了座艙和座艙蓋。發動機原計畫使用Jumo004B-1,後改用Jumo004D。雷達使用性能提升後的FuG218,更名為“啟明星(Morgenstern)”——具有西門子特色的命名。“啟明星”雷達天線的外形更加符合空氣動力學,其偶極發射天線安裝在流線型的絕緣罩內。武器系統仍是4門MK108/30mm航炮,曾計畫安裝“爵士樂”型斜射航炮。為進一步加大航程,也有採用“雙轅馬”形式牽引900升副油箱的方案。Me262B-2a直到第三帝國土崩瓦解時也沒能上天,有報導稱1945年6月,美軍成功試飛該機。
1945年2月,梅賽斯密特公司又設計了一型Me262B-2,安裝DB021型渦槳發動機,該機應該具有更長的續航力和更短的起飛距離。但計畫只停留在了圖紙上。同樣停留在紙上的還有換裝HeS011A渦噴發動機的Me262B-2計畫 。
C-1a
Me262C-1a:綽號“祖國衛士-Ⅰ”。1945年2月,Me262C-1a截擊機試飛了,這架Me262C-1a由一架Me262A-1a(W.Nr.130186)改造而來,後機身安裝瓦爾特雙股份公司(WalterKomanditgesellschaft,位於基爾(Kiel))生產的瓦爾特HWK509(RⅡ-211/3)型“冷”火箭發動機(工作物質的能量由藥劑經非燃燒化學反應獲得)。機體內安裝特殊燃料箱,攜帶液體火箭燃料——由C型主劑(水合聯胺、甲醇和水的混合液)和T型氧化劑(過氧化氫)組成,Jumo004使用航空煤油。瓦爾特HWK509型發動機能提供1,700公斤的推力(持續工作時間3分鐘)。機體因加裝瓦爾特發動機而變重,由Borsig型助推火箭輔助起飛。Me262C-1a具有非凡的爬升能力:從地面松剎車滑跑到8,000米高度只要3分鐘,而升到12,000米用時僅4分30秒。Me262C-1a靠近瓦爾特發動機噴口處的垂尾根部經過了修形,而機身尾部與後機身的連線點採取了加強措施。在尾部和加強段附近增設了檢查用的活動口蓋 。
C-2b
Me262C-2b:綽號“祖國衛士-Ⅱ”。“祖國衛士-Ⅰ”是一種臨時方案,德國空軍特殊飛行隊的標準裝備是Me262C-2b。C-2b主發動機是BMW003R型複合發動機:BMW003A渦噴發動機與BMW178火箭發動機(推力1,000公斤)的組合體。BMW178使用R型主劑(苯胺類有機混合物)和SV型氧化劑(硝酸、硫酸的混合液)。C-2b與C-1一樣安裝瓦爾特HWK509(RⅡ-211/3)型發動機,但垂尾根部沒有修形,也沒有連線點加強段和活動口蓋。“祖國衛士-Ⅱ”的第一次飛行被安排在了1945年3月28日的利奇費爾德機場。4月份,飛行員卡爾·鮑飛出了更高的爬升率:從地面松剎車滑跑到7,500米高度用時1分鐘,而由地面到12,000米高空僅用4分鐘。美中不足的是火箭發動機在最大推力狀態下也只能工作3分鐘。同期生產的3架Me262A-1b(前文提及),與Me262C-2b的主要區別在於瓦爾特發動機的有無上 。
C-3a
Me262“攔截機Ⅲ”:Me262C-1/2/3的最初項目名稱是Me262“攔截機(Interzeptor)Ⅰ/Ⅱ/Ⅲ”,更名為Me262C——“祖國衛士”系列後,“攔截機Ⅲ”作為一個獨立項目從Me262C中分離出來。該項目於1944年7月22日上交,準備用兩台瓦爾特HWK509A型火箭發動機取代Me262A-1a發動機吊艙內的Jumo004,機首掛架上攜帶副油箱。該機將使用6門MK108/30mm航炮。“攔截機Ⅲ”停留在了圖上作業階段。
Me262C-3:綽號“祖國衛士-Ⅲ”,“攔截機Ⅲ”的改良計畫。1945年2月制定方案,準備在Me262A-1a的機身腹部加裝一台瓦爾特HWK509A型發動機。該火箭發動機置於可拋棄式吊艙內,成功完成截擊任務後脫離機身,用降落傘回收再利用。“祖國衛士-Ⅲ”沒有造出實機 。
服役動態
Me-262的研製成功,令德國軍界形喜於色,揚言盟軍3架戰鬥機才能抵擋住一架Me-262。獨裁者希特勒在觀看飛行表演後甚至極其武斷地下令先將Me-262作為高速轟炸機投產使用,因為他認為當時只有進攻,毋需防衛。殊不知,他的這一武斷的決定,不僅大大延緩了ME-262作為新一代戰鬥機的正常發展,差一點斷送了這種性能超前的機種。
Me-262的最終生產型被交到第44戰鬥機大隊。1943年6月,Me-262正式投產,7月份開始組建第一支實驗飛行隊。飛行員在駕駛Me-262對法國境內盟軍目標進行轟炸時發現,傳統的瞄準具已不適應高速飛行。
真正的戰鬥機改型Me-262A-1a是1944年6月才正式參戰的,EK262實驗飛行隊年輕的指揮官諾沃托尼少校率先擊落盟軍偵察機一架。8月末,希特勒允許“有限生產”這種戰鬥機改型。9月,剛剛組建正規戰鬥部隊,即“諾沃托尼司令官飛行隊”擁有飛機40架,主要任務是本土防空作戰,作戰對象是飛入境內的盟軍四發動機大型戰略轟炸機。在一次戰鬥中,6架Me-262於數分鐘內接連擊落15架B-17轟炸機,Me-262的大口徑航炮開始顯示出對大型目標的有效摧毀力,而高速飛行又提高了自身的生存性。10月中旬開始,該部每天出動3~4架,伏擊於敵轟炸機航線兩側,三十天內又擊落敵機22架。
諾沃托尼殞命後,部隊改編為“第7興登堡飛行團”,由施泰因霍夫上校接替指揮,全團飛機也改裝了55毫米的R4M空對空火箭。
至1945年2月的最後一周,該團共擊落大型轟炸機45架,戰鬥機15架。
機頭裝上FuG-218型雷達的Me-262B-1a/U1雙座夜間戰鬥機改型於1945年2月參戰,從屬於“貝他司令官飛行隊”,負責柏林夜間防空。4月又改稱第11夜間戰鬥機中隊,至4月底解散前,共擊落“蚊”式飛機30架,其中16架系貝他一人所為。
至大戰結束,各型Me-262合計生產出1433架(一說1294架)。可惜的是世界頭號“王牌”飛行員埃利希·哈特曼少校從來沒有使用過這種不太可靠的飛機,他在Me-109上完成了352架的驚人成就。
由於飛行員對這種新式飛機訓練不足所造成的技術失誤,Me-262在戰場上自己墜落的比被擊落的還要多。但是44大隊的王牌飛行官們(其中有著名的“擊墜王”——巴爾霍克少校)依然取得了不錯的戰績(大概擊落近50架盟軍戰鬥機、還有多於此數的轟炸機) 。
總體評價
Me-262是世界上第一型用於實戰的噴氣式戰鬥機。由於受到德國政府和德國空軍的反對,Me-262的全面投產被推遲,因為他們不願把資源用來生產一款沒有明確用途的試驗型飛機。德軍在早期將這種飛機作為戰鬥轟炸兩用機使用。不過,隨著德軍越來越需要一款性能卓越的攔截機,Me-262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事實證明,“飛燕”能夠對美國的轟炸機編隊發動毀滅性打擊,而且飛行速度比美國的驅逐機快 。
Me-262代表著世界戰鬥機的發展方向,但它並沒有成熟到可以作為一種能扭轉戰局的武器的程度。飛機製造技術上的不成熟,工廠遭轟炸毀壞,大量有經驗的飛行員陣亡,作戰物資的匱乏,本土製空權的喪失等,極大地制約了Me-262戰鬥機發揮其作戰效能。雖然該機使納粹德國空軍取得了可觀的戰果,但卻未能阻止第三帝國的最終失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