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ia Anna Mozart

Maria Anna Mozart

瑪利亞·安娜·沃布爾嘉·伊格娜提亞·莫扎特( Maria Anna Walburga Ignatia Mozart ,1751~1829),是她接受洗禮時的全名,在公共場合被稱為瑪利亞·安娜·莫扎特。小名娜奈爾(Nannerl),奧地利著名作曲家沃爾夫岡·阿曼達斯·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1791)的姐姐,宮廷樂師利奧波德·莫扎特(Leopold Mozart,1719-1787)和其妻子安娜·瑪利亞·莫扎特(1720-1778,原姓皮爾特勒(Pertl))的女兒。1751年7月30日生於薩爾茨堡糧食街的一幢公寓裡,1829年11月29日卒於薩爾茨堡,享年78歲。

童年

小娜奈爾是莫扎特夫婦的大女兒。其實,莫扎特夫婦共生育過7個孩子,但是其他5個剛生下來就夭折了,只有小娜奈爾是第一個活下來的孩子,其次一個便是日後偉大的音樂家阿曼達斯了。因為出生在音樂世家,和弟弟一樣,小娜奈爾從小就表現出了過人的音樂天賦,“上帝給了她許多許多的天賦”,不過可悲的是,娜奈爾是個女孩子,誰都知道那是18世紀,重男輕女的社會,當時的婦女社會地位並不高。不過父親利奧波德還是願意培養娜奈爾的。娜奈爾很小很小的時候,父親就教她彈鋼琴,拉小提琴。小娜奈爾是非常聰明的,她很小,但她卻能流利地演奏鋼琴和小提琴,並且演奏的如同天籟一般,尤其是鋼琴,“她是一位天生的鋼琴演奏家”,這句話是不可否認的,阿曼達斯這樣評價姐姐:“我姐姐確實比我演奏的好得多。”所以,娜奈爾就被視為音樂神童了,經常到處表演,而且都是些貴族。那年,娜奈爾4歲,她得到了一個小弟弟,也就是沃爾夫岡·阿曼達斯·莫扎特。娜奈爾非常愛自己的弟弟,她把他視為她的一切,她的全部,她的生命,她最寶貴的財產。
莫扎特一家在薩爾茨堡的家莫扎特一家在薩爾茨堡的家
不過,一個男孩子降生在這個家庭里對娜奈爾來說未必是好事。憑娜奈爾的天賦,她一定會有個光明的未來,前途無量,但是,當他的弟弟5歲就在作曲時,她的才華就要被人忽視了。利奧波德繼續象往常那樣細心培養女兒,阿曼達斯太小了,還不能接觸音樂(利奧波德是這么認為的),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小阿曼達斯4歲,娜奈爾8歲了。那天,娜奈爾在彈鋼琴,小阿曼達斯見了,立刻跑上前去,用稚嫩的聲音對姐姐說:“姐姐,讓我彈彈吧。”娜奈爾笑著指著他的鼻子說:“呵呵,沃爾夫,瞧瞧你的小手,你連琴鍵都夠不到,等你長大一點再學琴吧。”第二天,娜奈爾在廚房裡幫媽媽洗碗,阿曼達斯一個人跑到琴房,偷偷彈了起來。,利奧波德聽了立刻站起來,激動地說:“娜奈爾這首曲子彈得美妙極了。”這是娜奈爾走了出來,利奧波德呆住了,他來到了琴房,發現原來是阿曼達斯在彈。他又發現了一個天才,並且是個男孩。這便是娜奈爾黑暗的開始。
莫扎特姐弟莫扎特姐弟
小阿曼達斯才4歲,他還不認識幾個字,他已經認識音符了。5歲的他,寫出了第一首曲子,5歲的他,寫出了第一首曲子。6歲,他完成了人生首個完整的曲子,即 G大調小步舞曲和三重奏。姐弟倆是當時的小童星,兩個音樂神童被爸爸帶著到處演出,做歐洲巡迴演出,經常是姐弟倆一個演奏鋼琴一個演奏小提琴,配合及其默契。姐弟倆感情異常好,童年是他們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光。莫扎特姐弟的童年可以說是夢幻的,輝煌的,令千百萬音樂人羨慕嫉妒的,比起貝多芬,他們真幸福,“貝多芬努力奮鬥了一輩子莫扎特一出生就有了。”的確是這樣。
小阿曼達斯是個非常愛表現的孩子,在任何人面前,他都要好好地展示一番自己的才華。而娜奈爾則是非常內向,害羞的,不愛表現,在大人們面前她就象個陪襯,這也是為什麼日後阿曼達斯能被人們認可,而娜奈爾卻隱退的原因之一。娜奈爾不了解這複雜的社會,她只是想:“我有個世上最好的弟弟,他是個音樂神童,我很高興。”娜奈爾是位很好的姐姐,在她的日記里記載了她和弟弟一起去表演途中在馬車上的一件小事 :“我被顛簸得頭暈腦脹,身體又麻又痛,根本沒有心情看窗外的風景,我必須告訴沃爾夫,因為他睡著了,隨時有可能碰到頭。”娜奈爾這么說自己的弟弟:“沃爾夫擁有一顆善良的心,這顆心很容易被看頭,誰看透了他的心,就能得到他的全部。”娜奈爾是善良得過了頭了,太善良的人是不會有多好的下場的。
姐弟倆和利奧波德在表演姐弟倆和利奧波德在表演
兩個孩子漸漸長大了,十幾歲已經不能算孩子了吧,也不能再說是神童了,女孩子一旦到了這個年齡,便應該適可而止了,娜奈爾頭上的光環逐漸消失了,每次出去演出,她就算表演得再出色,也沒有人會去承認她,她就像用來襯托弟弟的一個工具,弟弟的伴奏。娜奈爾再也無法忍受了,利奧波德是位教導有方的父親,也是位偏心的父親,他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了小莫扎特身上,只有媽媽會去關心她。嫉妒,羨慕,憤怒,不滿全都湧上了心頭,但是她能有什麼辦法呢,18世紀如此黑暗,娜奈爾被關在了音樂的大門外,她注定是不能像弟弟那樣出名的。她結束了她的最後一場音樂會。1769年,娜奈爾18歲了,利奧波德做好了決定,帶著商量的口吻對娜奈爾說:“我親愛的女兒,你知道,我們家現在經濟狀況很不好,經費有限,無法再供你們兩個一起出去演出了,你看,你是姐姐,是不是應該讓讓弟弟呢?”懂事的娜奈爾立刻答應了:“沒事,你們帶沃爾夫去演出吧,我待在家裡就行了。”其實這兩個孩子開一場音樂會拿的錢就能讓一家四口住進維也納的高級住宅,“經費有限”不過是個藉口,利奧波德為了掩飾自己重男輕女的一個藉口。可憐的娜奈爾就這樣自己結束了自己最光輝的音樂生涯。

成年

後來,娜奈爾就一直和父母住在薩爾茨堡了,而阿曼達斯在外面發展得大紅大紫的,娜奈爾經常獨自傷心,她已經把自己該得的名譽讓給弟弟了,可是憑什麼?“什麼是我的命運?”“你,我的女兒,注定要成為一位妻子和母親。你會有孩子,你要教導他們音樂,正如你父親教導你那樣。”“可是憑什麼?憑什麼我得待在薩爾茨堡?憑什麼我不能像沃爾夫那樣在外面發展自己的事業?”“你感到不滿?”“沒錯,我想成為像沃爾夫那樣的音樂家,我也可以作曲,我有能力,但是......”“但是你是個女孩,婦女終歸是不能從事音樂的,不過你可以當一個偉大歌唱家,去唱歌劇。”“但是這不公平的。就因為他是一個男孩而我是個女孩... ”往日那個音樂小才女已經被人們淡忘了,被從奧地利偉大的音樂史里抹去了。她也希望能有出頭的一天,她在等待機會。音樂仍就是她的生命,她熱愛音樂,依然從事音樂,她不會因為無法舉辦音樂會兒放棄音樂的,因為那樣的話它就變成了一種工具了,利用它的音樂人就是罪惡的了。1777年,莫扎特姐弟的母親安娜·瑪利亞·帶著阿曼達斯去巴黎,途經慕尼黑,奧斯堡和曼海姆。這趟旅途她病得很重。1778年7月3日,22歲的阿曼達斯和26歲的娜奈爾失去了他們的母親,安娜·瑪利亞·莫扎特在巴黎病逝,享年58歲。阿曼達斯留在了維也納,他愛上了當時一位比較著名的音樂家韋伯的大女兒阿萊西雅·韋伯,她是個女高音歌唱家,不過利奧波德不允許兒子談戀愛,怕影響他的前途,他倆很快就分開了。阿曼達斯死後阿萊西雅回憶說道:“莫扎特一直都是愛我的。”當時,身在維也納的阿曼達斯完全被韋伯家所掌控了,什麼都聽韋伯的。他又和韋伯家的小女兒,也就是日後成為他妻子的康斯坦澤·韋伯(Constanze Mozart(Weber)1762-1842)開始談戀愛了。

莫扎特一家,牆上是他們母親的畫像莫扎特一家,牆上是他們母親的畫像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阿曼達斯是非常不孝順的,二十多歲的他事業成功,生活富裕,但他從來不往家裡寄一份錢,也不經常回家看看,還在信中請姐姐一定要相信他沒錢,他很窮,他是絕對對得起姐姐的,否則我上帝會懲罰他,他告訴姐姐自己無時無刻不思念她,如何如何愛她......阿曼達斯和康斯坦澤一起回薩爾茨堡探望爸爸和姐姐,卻沒有帶回以分錢,回去的時候還是利奧波德給了他們一筆錢作為路費的。阿曼達斯奢侈的生活習慣使他掙來的錢很快就沒了,他多次寫信向娜奈爾援助,娜奈爾每次都會給他寄去一筆錢,1778年娜奈爾索性把自己所有的積蓄全部都給了弟弟。娜奈爾和爸爸在薩爾茨堡的生活也不富裕,他們有一大筆房租需要交,還有什麼生活費之類的,娜奈爾也曾向阿曼達斯說過,但是阿曼達斯還是告訴姐姐他是在太窮了。娜奈爾屢次幫助弟弟卻沒有回報,這多少讓她感到心寒,不過她還是在人們責備弟弟不孝時替弟弟辯解。
Wolfgang Amadeus Mozart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82年,26歲的阿曼達斯寫信告訴爸爸他要結婚了,和康斯坦澤,這可急壞了利奧波德,他寫信警告阿曼達斯不要結婚,在他趕來維也納之前,千萬不要結婚。不懂事的阿曼達斯沒有聽爸爸的話,私自和康斯坦澤在教堂結了婚。娜奈爾難過極了,弟弟和康斯坦澤談戀愛的這段時間,她在薩爾茨堡無時無刻不在煎熬。娜奈爾和薩爾茨堡的一位宮廷官員墜入了愛河,她也得到了利奧波德的批准可以與他結婚,不過這個一直在追求她的人工資十分微波,根本就無法養活兩個人,以及他們日後可能會有的孩子,也不能幫助弟弟還債(阿曼達斯當時四處欠債),所以,娜奈爾忍痛離開了他,為了爸爸,也為了弟弟,她再一次犧牲了自己,這一次犧牲的是愛情。
在阿曼達斯自以為有了家庭有了事業而得以忘形是,娜奈爾寫信問他:“我親愛的弟弟,你是不是已經忘了我呢?”當然沒有,他立刻回信“我親愛的姐姐,如果你認為我忘了你或爸爸,那么你就此打住吧,我怎么會忘了你呢?我是如此地愛你,不然上帝會懲罰我!”在娜奈爾眼裡,阿曼達斯是個很晚熟的人,在她眼裡他永遠只是個孩子,因此姐弟倆總是通信,並且在信里玩許多字謎遊戲之類的,他們的信里有德語,法語,義大利語,英語,拉丁語等許多語言,讓人看不懂。 
1784年,33歲的娜奈爾嫁給了太陽堡的法官Johann Baptist Franz von Berchtold,住進了聖吉爾根市她母親出生的房子。這個人比她大15歲,有過兩個老婆,生了5個孩子,不過他是挺有錢的,為什麼嫁給這個人,不用說也該知道。她嫁得很晚,她一直都在為弟弟操勞。也是在這段時間,人們不再欣賞阿曼達斯的音樂了,他的作品總不和人胃口,他漸漸地不再那么神氣了,他本以為自己結了婚,有了老婆就能和他一起努力,他會很有成就,他們會很有錢,可事實卻恰恰相反,康斯坦澤根本不幫他,整天在家裡什麼事業不做,只知道不停地睡覺,睡覺,要么就把阿曼達斯辛辛苦苦掙來的那一點錢拿出去揮霍,亂花。阿曼達斯已經窮不起了。1787年,利奧波德·莫扎特在薩爾茨堡去世,享年68歲。這個把一生都獻給了兒子的父親去世了。利奧波德留下了不多的遺產,他的遺囑現在已找不到了,不過從一些資料中我們知道利奧波德決定讓兩個孩子平分遺產,因為這樣是最簡單的。但是阿曼達斯想把它獨吞,他確實太需要錢了,於是他寫信請求姐姐:“我是非常愛你的,娜奈爾,我可以為你付出一切,但是這筆錢現在對你確實沒什麼用,對我卻恰恰相反。”經過一系列鬥爭,娜奈爾終於讓步了,她再一次把好的讓給了弟弟。不過弟弟還是沒有經濟來源,沒有哪個貴族讓他給自己的孩子當老師,這一切娜奈爾都看在眼裡。談及到娜奈爾的這個弟媳婦,她總是會非常的憤怒,娜奈爾是非常討厭她的弟媳婦,每當她想到了當初弟弟和康斯坦澤談戀愛時自己的痛苦,她就深知康斯坦澤不是好人,她就深知她是多么地恨她。
她和那位法官生了3個孩子,阿曼達斯和康斯坦澤也有兩個兒子,即卡爾·莫扎特和沃爾夫岡·莫扎特,這兩個孩子都終生未娶。三十多歲的阿曼達斯健康狀況急劇下降,她的錢被康斯坦澤揮霍的差不多了,並且他自己也整天喝酒,他也揮霍,有錢就拿去買酒喝,有時間就和他那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到外面鬼混,瘋玩,經常整夜不回家,其餘時間他都在工作,瘋狂地作曲,他做什麼事都沒日沒夜的,他的生活已經亂了,沒有規律了,這對他沒有一點好處,他得不到一分錢。他說話語無倫次,整個人看上去就像個失魂落魄的瘋子!娜奈爾非常擔心弟弟,她知道再這樣下去,總有一天會出事的。阿曼達斯哪管姐姐的勸告,依舊我行我素,他太自私了,他知不知道娜奈爾不能失去他,她要無依無靠了。
不幸的事情還是發生了。1791年12月5日,沃爾夫岡·阿曼達斯·莫扎特在維也納去世,享年35歲。他走得太早了,太突然了,沒人知道他的死因,他怎么死的(十有八九是病死的吧,詳見“莫扎特”詞條)因為沒有錢,阿曼達斯沒有辦隆重的葬禮,沒人知道他被埋在哪兒了,傳說被扔進了維也納郊區的一個乞丐坑裡。一代音樂大師給人們留下來了太多的謎了。娜奈爾聽到這個噩耗後悲痛欲絕,她甚至都沒有參加弟弟的葬禮,沒來得及見弟弟最後一面。娜奈爾把自己的一聲都獻給了弟弟,但她終究還是沒有留住弟弟,她所付出的時間,金錢,她應該享有的名譽,名聲,她的愛情,她所付出的一切,全都白費了。
1801年Johann Baptist Franz von Berchtold去世,除了三個孩子她在這世上什麼都不剩了。她帶著三個孩子回到了薩爾茨堡,當了一位鋼琴教師來維持生計。她那點微薄的收入勉勉強強能撫養三個孩子。其實她不需要什麼錢,名譽那些虛的東西,不需要什麼奢侈的物質生活,她只要弟弟,爸爸媽媽,一個完整的家,還有能夠永遠無憂無慮的玩音樂,和弟弟一起。她多懷念小時候的時光,那時候真幸福,不過,她無法回到那個時候,這些東西,永遠只能是回憶。
娜奈爾的墓娜奈爾的墓
1829年,瑪利亞·安娜·莫扎特在薩爾茨堡去世,享年78歲。她總算走完了她漫長的人生道路,在她78年的漫長人生里,只有十幾年時幸福的,其餘幾十年都是孤苦伶仃,無依無靠的。或許死對她來說是一種解脫吧。娜奈爾死後被葬在了薩爾茨堡最歷史最悠久的也是唯一的一座羅馬式教堂聖彼得修道院(St. Peter's Cemetery)旁邊的聖彼得墓園 (Peterfriedhof,聖彼得主教修道院建於一一三O年,是薩爾茲堡唯一的羅馬式教堂,其中最特別的特徵是廊柱與方形的石柱,在修道院內走廊的盡頭還可以看到羅馬壁畫。從廣場往岩石區的方向走去便是小巧的聖彼得墓園。 )在這座墓園裡,還安葬著米歇爾·海頓。
在偉大的音樂家莫扎特背後,有一位默默無聞的,偉大的姐姐,他們曾是比肩的神童,只是因為重男輕女這種荒謬的思想讓她無法像弟弟那樣出名。她把一生都獻給了弟弟,她一生都為了弟弟。

卡通片,紀錄片

英國卡通片Little Amadeus,《少年莫扎特》,故事大部分屬虛構。
2006年為了紀念莫扎特誕辰250周年,中央電視台音樂頻道《經典》欄目年度巨獻,48期系列節目《莫扎特密碼》,由劉芳菲主持。其中《紅顏之謎3》講述了娜奈爾的故事,各個視頻網上均能看到。
簡介:如果說康斯坦澤是與莫扎特相守終生的女人,那么莫扎特的姐姐娜奈爾就是與他相處最長的女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娜奈爾在兒時曾是與莫扎特比肩的音樂神童。那么,娜奈爾究竟有著怎樣的音樂天賦?她成年之後為何變得默默無聞,不像弟弟那樣擁有眾多光環?在父親死後,莫扎特與娜奈爾進行了一場激烈的財產爭奪戰。究竟是什麼令這對親姐弟形同水火?而在這背後,是否還有著不為人知的隱情?

關於娜奈爾的書

卡羅琳·梅耶爾Carolyn Meyer2008年完成的新書In Mozart's Shadow: His Sister's Story ,《在莫扎特的陰影下:他姐姐的故事》 ,描寫了這位偉大姐姐悲慘的一生。
南希·莫瑟Nancy Moser 的小說Mozart's Sister ,《莫扎特的姐姐》,用第一人稱來敘述這位音樂奇才悲慘的一生。
麗塔·查伯尼爾Rita Charbonnier 的小說Mozart's Sister: A Novel,《莫扎特的姐姐:小說》。
A.M.鮑爾德A. M. Bauld 的小說Mozart's Sister ,《莫扎特的姐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