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簡史
Jive公司源於20世紀70年代由Clive Calder和Ralph Simon在英國成立的Zomba音樂公司,這個公司主要進行音樂的創作和製作,另成立了Arista唱片公司負責唱片發行。但是,Arista公司在美國推行搖滾音樂不太成功,於是兩位創辦人就於1981年成立了Jive公司來承擔這一任務。Jive Records成立之初為英國的舞曲、流行歌手例如Q-Feel、A Flock of Seagulls等等發行了唱片。1982年,Jive公司推出了Hip-hop組合Whodini,獲得了大成功,從此整個80年代Jive公司重心都在Hip-hop音樂上。到了80年代末,又有了Too Short和Schoolly D等的加盟,Jive旗下有了一個龐大的Hip-hop歌手群。
1987年,Jive的母公司由Arista變換為了RCA,後來數年間又曾更換為BMG唱片、維京唱片、RCA等等。1991年,Barry Weiss擔任公司CEO。90年代末,儘管在Hip-hop界已有卓著的聲譽,但Jive進軍了Teen pop音樂,一連簽下了Backstreet Boys(后街男孩)、'N Sync(超級男孩)和Britney Spears,獲得了巨大的成功,這三組歌手也成為了公司歷史上銷量最高的三甲。
2011年3月,Barry Weiss離開Jive公司。10月7日,Jive宣布同Arista以及J唱片公司一同關閉,旗下藝人轉入母公司RCA中。
公司藝人
Jive公司解散時,旗下藝人包括:Kris Allen Apocalyptica Chris Brown Crystal Bowersox Cage the Elephant David Archuleta Michael Fredo Buddy Guy Hot Chelle Rae JLS R.Kelly Miguel Britney Spears Jordin Sparks Tina Turner T-Pain Travis Porter Justin Timberlake 等等等等。
公司分布
JIVE唱片在紐約的分公司並沒有設立在曼哈頓,不是因為高昂的租金使得他們無法承受,而是公司的決策層不願意花那個冤枉錢。因為相同的價格,在紐約其他城區可以買到數倍於在曼哈頓的地皮。不過他們分公司的地址也在紐約著名的中央圖書館側,場地寬闊宏偉不說,裝修也是異常豪華,充分展示了一個世界性大唱片公司的氣派.公司主義
(此為2001年的一篇通訊報導)Jive主義:將偶像進行到底
========================
背景
談起背景,規模和他們經營的音樂形式,Jive絕對算不上大唱片公司。不過其門下的3個偶像(組合)在去年的3張唱片3000萬的銷量奇蹟,以及Jive音樂品牌全美6.7%的市場占有率,是近年任何品牌無法比的。音樂
當動聽的音樂,機智準確的市場行為和恰當的時機走到一起時,一家唱片公司就可以準確捕捉並引導大眾的音樂口味,以至於以絕對統治的姿態定義某一時代的流行本質。Motown曾經在60年製造了Soul音樂的流行趨勢; Def Jam在'80年代令Rap風靡;Interscope在90年代中期融合了Rap和Metal並一手將這種音樂推向市場之巔。在同一規律的作用下,新世紀的這把旗幟無疑已經舉在Jive手中。這個獲得巨大成功的獨資音樂品牌幾乎是一手策劃了teen-pop的“革命”將其偶像軍團推進到北美,歐洲以及亞洲的每個角落。Jive經營了諸如Britney Spears, 'N Sync和Backstreet Boys世紀之交利潤最豐富的藝人,其麾下更有諸多rap,rock和R.-and-B藝人。Jive比任何一家唱片公司都善於理解,表達並且影響大眾的音樂口味,因而爬上整個唱片工業的頂點。也許他們正是你家六年級的女兒為什麼身著halter top溜出家門的原因。去年Jive的3張唱片都躋身全美10張暢銷唱片之列他們是Spears的Oops!...I Did It Again, Backstreet的Black & Blue以及'N Sync的 No Strings Attached. 如果你僅僅把那當作小孩的遊戲,那你可以再思考一下了。2000年,南非企業家Clive Calder私有的這個音樂品牌以及其母公司(Zomba娛樂),乘Teen-pop之風斬獲將近8億美元的唱片銷售額($800 million!!!),使其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非股份制(independent )唱片品牌。以6.7%的市場份額遙遙領先於許多有著優越背景的唱片老店諸如:Arista (4.9%), Def Jam (3.9%).今年的Zomba (包括Verity,一個Gospel品牌和Silvertone, 一個Blues品牌)更有望10億美元入帳。這樣的數字讓同行的競爭對手不得不認真對待。“要想繼續買唱片的話,我們得好好整一整了”,Ken Berry,音樂巨無霸EMI得老闆如是說,“我想其他幾家公司也會認真對待的”。Sanford Bernstein公司的唱片工業分析家Michael Nathanson說Jive對音樂潮流的把握極其敏捷和準確:“在迅速推出新人和製作大眾明星的方面,他們有著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功記錄”。在日益擴張的世界唱片市場上,Jive創造了繼“甲克蟲”之後的天文數字級的銷售記錄:Backstreet的專輯有6000萬的銷售量,Spears的兩張專輯賣出了3000萬,'N SYNC的No Strings Attached是1400萬。現在的問題是隨著他們的顧客和藝人漸漸都過了十幾歲的年齡,Jive能否繼續保持這樣的業績。讓我們去Manhattan's的Chelsea街區去探訪這場teen-pop革命的指揮中心,就在一家沒掛牌的菸灰色豪華辦公樓里。Barry Weiss,Jive的總裁就在11樓的辦公室里。他是一個精力充沛的人,寬大的木桌子上邊整齊羅列著一些CD,時不時的去架上找一下DVD,翻
翻通訊錄。牆上懸掛著他們20年來的戰利品:半打的金唱片和白金唱片。在今年的7月下旬,Jive剛剛全力展示了他們引人矚目的市場力量:'N Sync的新專輯Celebrity的發行。首周的全美銷量為180萬,比上張專輯240萬的數字縮水不少。專輯的第二周銷量下降76%,不過Jive的高層仍然有理由保持樂觀的狀態。“我們正鴻運當頭,”Weiss說,“我們的狀況非常好,作為一家非股份制公司,我們沒有每季一次的財務匯報的壓力,沒有來自股東的壓力。不必由於資方的催促而草草發片或是作出錯誤的決策。”
設計師
Jive帝國的總設計師是Calder,54歲的百萬富翁。他習慣避開業界的種種社交活動,躲開媒體的靈敏觸角而工作(聽說到這個採訪以後,他就躲開了)。因為對這些瑣事比較過敏,Calder在Jive的紐約分部有自己相對隔離的空間。Jive幹事稱其為“能源倉”。如果我的這些印象使他多多少少有些像Howard Hughes的話,那些了解他的人會說他其實是bum rap。“他很友好,只是不太喜歡和大家泡在一起閒聊,”London's Music Week雜誌的編輯Ajax Scott說。“他有一條更大的魚要做。”Epic主管V.P. David McPherson曾經在Jive有4年的工作經歷,他說,“在一堆高級主管中你很難把他找出來,他說話溫和不過並不靦腆。”談判桌上,Calder是公認的強硬派。如果說丟掉了什麼買賣的話,那就是他曾經將一些明日之星拒之門外,這裡包括Will Smith, Aaliyah和Kid Rock。“Jive並不好相處?不,我不這么認為;他們太過保守了”Britney Spears'的經紀人之一 Larry Rudolph說。“你和他們的買賣談妥就意味著實情已經搞定。他們不會為了多賺錢而多發片,我喜歡寧缺勿濫。他們每張唱片的平均利潤率是其他各大品牌的5至10倍。”
關鍵時刻Calder也會相當有魄力。當'N Sync在1999年被BMG的RCA以種種理由踢出來時,許多觀察者認為Calder會害怕疏遠BMG而不敢簽下這支組合,因為BMG是Jive的發行商。但Calder最終從SONY的老闆Tommy Mottola以及其他幾家手中將'N Sync搶了過來。在Jive的精心運作下成為近年最有利可圖的偶像團體。成員Lance Bass回憶說Calder很有能耐。“許多人嘲笑說‘你們沒戲了,像你們這樣的組合有兩千萬之多。’Clive是唯一信
任我們的人。Jive為我們提供了安身之所和廣闊的發展空間。我們喜歡他們是因為Jive是市場之王。”
Calder在60年代是約翰內斯堡的一支酒吧樂隊的bass手。他沒有讀過大學,不過十幾歲就有足夠的錢養活全家。70年代初和鍵盤手Ralph Simon(後來合夥創辦Zomba娛樂)出來代理一些音樂會,或是翻錄Motown音樂賺錢。“市場很小,我們在這一行什麼都乾過,”Simon回憶說。“我們找有才華的藝人,找歌曲,然後到電台宣傳,策劃演唱會等等。但我們必須遠離非洲,這裡政局動盪,我們要開辦一個國際品牌。”
75年他們在倫敦組建Zomba公司(6年後在紐約也開了店),名字取自中非的馬拉威前首都。這個名字很棒,後來知道就在Zomba附近Malawi湖畔有一個天生具有超常聽力的部落。Jive取自"township jive",一種南非舞蹈和音樂的形式。“我們學習5大公司的經營模式,斟酌哪些行為可以用來最有效的組織新的唱片公司,”Simon回憶。“我們的目標是作大的,全球的生意。”從Berry Gordy的Motown那裡學會了將公司內部的作者,製作人和藝人team起來的做法,這樣運作很穩定,效率高,並且比僱傭外邊的作者省不少錢。
Calder的大手筆是組織起來了這樣team的製作力量使得Jive統治了teen-pop市場。為了尋找有潛力的藝人,他找了Lou Pearlman,這個人訓練了BSB和’N SYNC。創作方面,他請來瑞典製作人Max Martin創作輕鬆上口的音樂。那個叫做Britney Spears的前“米老鼠俱樂部”成員來Jive試音被他們錄用,最後成為Jive的幸運星。
對於這些少年偶像最嚴峻的考驗是打入成人市場。對Jive最嚴峻的考驗是11月6日發行的Spears的第3張專輯,她會成為Madonna第二還是另一個Tiffany。Jive請英國藝人Dido為Spears寫了一支曲子,目的當然是為了滿足成人口味。同樣在最近的日子裡,BSB的A.J. McLean's酒癮復發的亂子會不會給這個日子並不好過的團體帶來解散危機也會有個分曉。不過,就算teen-pop的高潮過去,Jive也會為將來周密打算的。去年和搖滾品牌Volcano的買賣就是為了讓Jive經營的音樂多樣化。這筆生意的第一隻果子:Tool的 Lateralus曾經是紅極一時的熱門。
JIVE的新生一代崛起
2008年,美國偶像第七季的亞軍——天才少年David Archuleta,年僅17歲在這樣有史以來最大型的歌手選拔大賽中取得TOP2的戰績,真是不可思議!決賽時評審一邊倒的讚揚讓人覺得他唱得真不錯,但最終贏了過程輸了結果,對一個17歲的孩子實在是太殘忍了隨後JIVE唱片看中了他,2008年11月發行了首張同名專輯《David Archuleta》,主打歌Crush,而他隨後將開啟新的傳奇,待續……
JIVE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