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則
EHS管理體系是一種套用質量體系方法來管理EHS活動的過程。這種方法是一個循環的過程(即規劃、實施、評價和調整),就是通過第一個循環獲取經驗、吸取教訓,而後將獲得的經驗教訓用於下一個循環來改進和提高EHS管理水平。體系的關鍵是人和程式,即通過人和程式將公司的EHS方針、合法要求、經營策略與公司的一系列要求聯結在一起,實現與公司EHS方針相符的整體EHS業績的持續改進。另外,管理體系應含有一套程式,以便發現不符合事項的根本原因並予以解決。EHS管理體系模式(以下簡稱EHS-MS模式)是幫助編制或加強EHS-MS的一種方法或模板。不過,這並不是意味著必須採用這一特定的管理體系。公司可以分別依據其他現有的體系和程式,或者重點採用其中的某些部分,來組成適合自己實際的管理體系。EHS-MS模式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和適應性,根據企業或設施作業的規模、複雜性等因素,可適當地增減以滿足要求。
1.1 目的和目標
EHS-MS潛在的效益包括:減少傷害、事故、污染物、廢物、經營成本和潛在不利因素,提高可造性、效益、信譽和可信度。在業務規劃、研究及設計儘可能早的階段,有助於把經營管理和EHS管理結合在一起,有助於推動經營目標和EHS目標的統一。它著眼於整個過程的效果和效率,及提高EHS業績和管理水平所帶來的長期利益。公司確定要求,指出什麼是EHS管理所要強調的。現場人員確定他們如何實現這些要求;這並不是說所有員工都要為實現某一特殊的要求而承擔同樣的行動職責。要取得成功,應使所有員工對這一過程有共識。
EHS-MS模式已概括的闡明;必要時每一個公司可採用這一體系來適應他們自己的公司形象、經營策略及價值觀。已編制出EHS-MS的相關檔案,名稱為“EHS-MS模式指南”(API Publ9100B),因編制和實施自己的EHS-MS而需要得到更多幫助的公司可參照執行。
1.2 範圍
EHS-MS的範圍包括:明確的和書面的要求、目標和優先考慮事宜;指定的、書面的和相互間的職責、義務和許可權;制定程式並形成檔案;適當的資源配置;提供適當培訓;定期監測進度;適時調整目標和優先考慮事宜;評審管理效果;與相關方交流。實施活動包括:明確負責領導和業主的要求、確認工作程式與要求的差距、明確優先考慮事項、編制規劃和任務、分配資源、編製程序、實施規劃、衡量效果、自我評價、根據經營目標和確認的差距來改進EHS的業績和管理目標,並開始下一個循環。
在編制EHS-MS期間,有跨國企業的公司應保證做到:要求簡明扼要,可審核且適用性強,不管其文化背景和經營操作如何,在任何國家皆適宜。
1.3 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本標準。下面給出了一些關鍵術語的定義,目的是使管理體系能在組織和公司間,以協調的表達方式予以套用和討論。這同樣可避免那些在其他標準已使用的,如ISO14001或ISO14004,而在EHS-MS再套用時,詞意可能有差異的術語產生技術或定義上的誤用。其他術語在EHS-MS指南的辭彙表中給出。
1.3.1
持續改進 continual improvement
強化管理體系的過程,目的是根據組織的EHS方針和運作目標來從總體上改善EHS業績。
1.3.2
承包商 contractor
由業主或者經營者僱傭來完成某些工作或提供服務、物資或設備的個人、合作者、廠商或公司。
1.3.3
環境、健康和管理體系 environmental, health & safety management (HES-MS)
套用質量體系(即規劃、實施、評估和調整)的方法,來管理環境、健康和安全活動並實現持續改進的過程。
1.3.4
環境、健康和安全管理體系評價或審核 EHS-MS assessment or audit
基於檢驗和衡量結果對管理體系的效果和質量進行評價的過程。
1.3.5
要素 element
良好的安全、健康和環境運作的一個重要部分 (本EHS管理體系模型有13個要素)。
1.3.6
期望 expectation
一個具體需要執行以滿足管理體系目標的規定或要求。本EHS管理體系的每一個要素都有幾個期望。
1.3.7
目的 goal
通過實施組織戰略、目標和體系來達到的總體目標或結果。
1.3.8
管理體系或體系 management system or system
採取一系列步驟以確保實現目標。一個典型的體系包括四個關鍵特性的考慮:認可的範圍和目標;書面程式和責任及實施所需相應資源;確定是否能達到目標的一個驗證和監測過程;提供一個反饋機制來進行持續改進。這些關鍵特性提供了一個質量體系方法(也就是規劃、實施、評價和調整)。
1.3.9
目標 objective
一個幫助實現組織方針或提高其業績所要求的終點。
1.3.10
組織 organization
用來描述一個公司、部門、操作單元、業務單元或公司中其他類似部分的術語。
1.3.11
方針 policy
組織的聲明,其意圖和原則與整體EHS業績相關,並且為行動及制定EHS目標提供了一個框架。
1.3.12
規程 practice
完成所陳述任務的方法或手段。
1.3.13
程式 procedure
給定條件下按邏輯程式進行作業的步驟或一系列步驟。
1.3.14
過程 process
一系列導致最終結果的行動、變化及功能。
1.3.15
計畫 program
包括預定的事件或活動的行動方案。
1.3.16
質量 quality
體系與其作用的相符性及與體系和規範的相適應性。
1.3.17
指標 targets
在設定的時間內必須實現的重要事件或必須完成的行動,以滿足目標。
構成要素
EHS-MS模式由以下13個要素組成:a) 方針和計畫(規劃):1) 管理層的責任和義務。
2) 風險評價和管理。
3) 符合性和其他要求。
4) EHS管理計畫和程式。
b) 實施和操作(實施):
5)人員、培訓和承包商服務。
6)檔案和信息交流。
7)設施設計和建設。
8)操作、維護和變更管理。
9)社區意識和應急反應。
c) 措施和檢查(評價):
10)EHS業績監測與測量。
11)事故調查、報告和分析。
12)EHS管理體系審核。
d)管理審核和持續改進(調整)。
13)管理審核和調整。
體系要求
下面將簡述對“EHS管理體系模式”中每一要素的要求。雖然這些內容基本上覆蓋了EHS管理體系的要求,但是可改編,使體系適應各公司方針、程式、結構和操作,沒有理由要求所有公司必須使用這種嚴格的體系。公司可以採用與本企業現有的管理體系或者其他環境管理體系(例如ISO14001及ISO14004)相符合的要素和要求。EHS管理體系模式是為公司或工廠編制EHS-MS提供方法或模板。
3.1管理層的責任和義務
3.1.1在組織各階層中應建立、交流、推行、定期修正和支持提高 EHS業績的方針。方針應形成檔案、保存好,並使公眾易於獲得。方針中應包括對預防污染及滿足法律和法規要求的承諾。
3.1.2
管理者應通過行動積極參與EHS管理體系過程,並提供充足資源來實現其承諾。
3.1.3
作業管理者應根據作業和產品的複雜性及風險確定EHS管理體系實施的範圍、優先次序及步驟。
3.1.4
對EHS責任、許可權、義務和能力進行規定並記錄在檔案中,在各階層中進行交流和實施。
3.1.5
在評定員工和部門的EHS業績過程中,應確認並考慮個人及小組的EHS業績。建立獎罰機制是激勵管理者和員工提高EHS業績的一種途徑。
3.1.6
應有一個體系鼓勵員工積極參與EHS-MS的過程,並在組織內鼓勵員工對好的EHS程式、規程、作法和技術進行交流。
3.1.7
EHS-MS應有明確的目的、目標和指標,並根據這些目的、目標和指標為評定個人、部門和公司的EHS業績。體系還應包括將要求變成程式和規程的措施。
3.2 風險評價和管理
3.2.1體系應能夠辨識風險,評價後果及風險發生的可能性,評估正在進行預防和降低風險的管理措施。在研究、編制和計畫期間,應儘早對產品或工藝潛在的EHS影響進行評價。
3.2.2
由稱職的人員對作業、工程和產品進行定期的風險評價,以鑑定和評價與公司及其業務、人員、設施、用戶和其他產品直接關聯者、公眾、環境有關的潛在風險。對應急情況(包括運輸事故及其潛在影響)進行定期評價。
3.2.3
應有一個評價風險的體系,並按優先次序對鑑別出的風險進行排列,對它們以成本—效益的方式進行管理。對風險管理決定應形成檔案並進行交流。根據風險的特性和大小,對已評價的風險提出相應整改措施,並形成檔案。應有一個事後過程證實這些整改措施已得到實施。
3.2.4
每過一段時間或發生變更時應適時地修正風險評價。應有一個過程以驗證新的和改進的裝置設計及程式變更具有相應的EHS保護措施。
3.2.5
應從環境、衛生和安全評價中獲取並保存有益的信息,對未交付使用的設備或設施的EHS風險應加以控制管理。
3.2.6
體系應保證有適當、準確、有效的產品安全信息。
3.3 符合性和其他要求
3.3.1體系應做到保證所有適用的EHS符合性要求是眾所周知的,並與相應的程式和步驟相符合。有關法規、規定、許可證、規範、標準、程式及作法方面信息應保持最新,能解決爭議衝突,對所形成的操作要求形成檔案,並傳達到有關的員工。
3.3.2
應有一個程式對應遵循的法規、規定、許可證和公司要求的符合性進行定期評價。
3.2.3
應有調查違規事故的程式,包括交流從公司各操作中獲得的經驗教訓。通過徹底的分析來找出不符合性的根本原因,反饋到規劃中並進行持續改進,以消除體系的不安全因素。
3.3.4
必要時積極參與新的符合性要求的編制工作。
3.3.5
在適當的組織層次,對出現的EHS符合性要求進行監測,並鑑別對公司運作的影響和益處。
3.3.6
體系應對出現的EHS符合性要求可能對生產裝置或公司區域的或全球的業務有顯著影響的情況開展交流。
3.4 EHS管理計畫和程式
3.4.1應有一個戰略計畫以建立和維護書面的EHS目標和指標,包括實現這些任務的時間框架。在這個組織每個相應部門及層次上所制定的目標和指標應與公司的EHS方針相符合。當建立和審核目標和指標時,應考慮法規和其他的財務、經營及商業要求,重要的EHS事項和影響,技術方案選擇以及相關利益方的觀點。
3.4.2
應定義、建立和保持用於實現目標和指標(包括時間框架在內)的計畫和程式。在這個組織每個相應部門及層次上,對實現這些目標和指標的責任進行劃分。定期地對程式進行審核,以確保其與當前的操作、活動和作業規程相符合。
3.4.3
必要時應修訂EHS管理計畫和程式,以適應新的開發項目,新的或整改活動、產品或服務,以及最新認識到的EHS影響和相關事項。
3.5 人員、培訓和承包服務
3.5.1體系應根據組織的EHS工作資格評定準則,對所需雇員的資格、能力、技能進行選擇、配置、培訓和評價,以滿足特定工作要求。
3.5.2
為滿足EHS要求,確保雇員了解潛在安全、健康和環境風險,需對雇員進行入廠教育、在崗教育、定期再教育。工作內容至少應包括:根據要求和培訓檔案對雇員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定期評價,評價培訓效果。
3.5.3
在發生人員變更時,應有一個程式來評定個人和整體的經驗、知識和能力。
3.5.4
應有一個用於員工和職業健康管理的程式,包括用於預防和減少上、下班傷害以及職業病方面的程式。應明確個人防護裝備要求,並傳達到雇員及承包商。培訓員工,確保個人防護裝備要求能得到落實。
3.5.5
應有一個程式,評價和記錄員工在滿足符合性要求、職責、EHS業績改進目標和EHS管理改進衡量標準的情況,並予以反饋。作為年度審核或其他獎罰體系的一個部分,對雇EHS業績進行評價,對實現EHS的持續改進是有幫助的。
3.5.6
評價和選擇承包商服務的程式包括:在保證安全和環保以及在與公司的EHS管理體系保持一致的前提下,評價完成工作的能力。
3.5.7
應明確承包商業績要求並進行交流,包括負責提供受過培訓的、合可的人員,並能完成特定任務;並且有一個自我監督的程式。
3.5.8
體系應能做到對提供和接受承包商服務的兩組織實施相互的有效管理,能證實承包商以與公司的EHS管理體系相協調的方式來進行EHS管理,體系中應包括有承包商EHS業績定期評價、信息反饋、發現缺陷並予以糾正的程式。
3.6 檔案和信息交流
3.6.1設施正常操作和維護所必需的圖紙和其他專利檔案應容易得到並保持最新。
3.6.2
在作業中,與材料潛在危害有關的資料應保持最新。依據對人員進行的風險評價來監測人員暴露情況,交流所採取的防護措施,記錄和審核相應的健康數據。
3.6.3
與原材料和產品有關的潛在危害資料應形成檔案並進行交流,以確保正確運輸、使用和處置。
3.6.4
應保存和保護好與操作、維護、檢查和設施變更方面有關的記錄。記錄字跡清楚,易於識別,並能追蹤所涉及的活動。
3.6.5
應有辨識、控制和維護記錄的程式,記錄中就包括培訓記錄、審查和評審結果。應定期檢查方針、程式和指導檔案,並及時予以修改替換。應規定記錄保存期,過期檔案應能及時從所有發放和使用場所中收回。
3.6.6
應有對EHS事務進行自由和公開交流的程式。例如,建立“熱線”電話,使雇員能反映違反EHS方面的疑問和問題。注意保密性,並以所反映的情況進行調查和處理。
3.7 設施設計和建設
3.7.1應將工程管理體系和程式形成檔案,檔案應易於理解,並由有資格的人員來執行。EHS管理人員應參與各級設施的規劃和工藝設計工作。
3.7.2
在新的或改造設施的設計和建造過程中,應使用滿足或超過相關管理要求、經認可的設計規程和標準;在無規章的地方,應使用能經認可的體現公司要求的設計規程和標準。
3.7.3
應有一個質量控制和檢查體系,以驗證設施是否滿足設計技術要求,並按適用的標準要求來施工。
3.7.4
僅在得到指定的權威部門的審核和批覆後,才能認可與批准的設計規程和標準或已批准的設計的差異,並對認可決定的基本理由進行記錄。
3.7.5
應進行試車前審查,並形成檔案。以確保:按規程建造(施工);安全、健康和環境防範措施就位;應急、操作和維護程式準備就緒;已擬定風險管理建議並已按要求實施;已完成了對人員的培訓;滿足了規章及許可證要求。
3.7.6
應建立準則和程式,來實施和記錄在特定設計階段有關安全、健康和環境的風險評價,以確保符合組織的EHS和經營目標。
3.8 操作、維護和變更管理
3.8.1體系應制定和實施操作、維護和檢查程式,並定期進行修訂;當發生變更時,應及時予以更正。應對潛在的高風險性操作予以確認,並制定專用程式(如在操作中要求由兩個或更多人員在場的工作許可制度)。
3.8.2
應有EHS規章和一個工作許可體系,進行交流、形成檔案並加強實施,以檢查和審定機械和操作風險。操作程式是最新的並隨時可用,應對各種操作之間的溝通進行平價,並且有一套程式來管理已確認的風險。
3.8.3
應對重要的報警、控制和停運設備進行鑑定、測試,並定期進行維護。應有控制重要報警、控制和停運設備暫時失靈或失效的體系。
3.8.4
體系應能做到追蹤污染物的排放;評價污染預防措施;控制泄漏和污染物,使其滿足方針、管理要求和營業目標;預防溢出和泄漏;控制管理因設備操作等原因而導致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提出設施長期閒置或報廢要求。
3.8.5
在設施的設計、操作和維護各階段,都應對設施中可能產生的污染物進行評估,設法控制其對人的健康、當地環境、生產操作及成本可能產生的潛在影響。建立有害物目錄,並記錄有害物的處理情況。
3.8.6
體系應對臨時性和永久性操作和設施變更進行管理,管理內容包括:上級對變更的批覆;EHS情況分析;與所應遵循的法規和認可標準的符合性,所需許可證的獲取;包括變更原因的檔案記錄;潛在後果和所要求補償措施的檔案記錄; 時間限制,包括驗證臨時變更未超過初始審定的而不需評審和批覆的範圍或時間的程式;與雇員和承包商的聯繫及培訓。
3.8.7
應制定EHS法規、程式和規程,進行交流,形成檔案,並對不在生產現場、與工作有關的活動,包括車輛操作等方面加強管理。在安全和可操作的狀態下對設施、車輛及設備進行維護,提供合適的安全設備和硬體,並對其定期檢查和維護。
3.9 社區意識和應急反應
3.9.1應有一個與公司的規模和經營特性相符合的程式,這一程式應考慮和記錄社區對公司和設施操作的要求和關注,並對其做出反應。企業管理者應建立並保持與相關社區、當地EHS行政主管部門、應急反應組織或其他相關方面的對話。企業應及時與社區就重要變更進行交流,以減少人們對變更的擔心。
3.9.2
每一個設施都應有一個應急反應和危機管理體系,它包括一系列成文的、及時更新的、易於獲取的、經過溝通和被人們理解的規劃。這些規劃包括:組織機構、職責和許可權,內外交流程式,參與人員、裝備資源、安全健康和環境信息,及與其他公司和社區應急反應組織的聯繫。
3.9.3
應急反應必要的設備、設施和受過培訓的人員應當是確定的、有保障的和定期測試的。
3.9.4
應制定和維持一個模擬和演練程式。這一程式包括對外部交流和影響的考慮。演練的目的是驗證應急反應計畫的適用性和資源的保障情況。應使相關人員理解公司和政府應急反應機構所承擔的角色、責任和能力,並體現在應急反應計畫中。
3.10 EHS業績監測和測量
3.10.1管理者應建立並保持一個監測體系,以便對那些嚴重影響EHS業績和管理的設施和公司作業活動的現象進行定期監測。作為記錄EHS業績的程式,應形成檔案並進行交流,該程式主要是對EHS業績、相關的操作控制措施、工廠或公司EHS目標與指標的遵守情況進行跟蹤。
3.10.2
應定期校準和維護監測設備,按照公司的程式保存這些活動的記錄。
3.10.3
應定期對設施和公司EHS重要的業績指標進行測量、評價和檢查,由相關管理人員對結果進行交流。
3.11 事故調查、報告和分析
3.11.1體系應有安全、健康和環境方面事故和重大未遂事件的報告、調查、分析、記錄的程式。事故報告程式至少應包括:擬報告事故的類型、上報部門及報告的時間限制。
3.11.2
應有一個程式,其目的是及時調查、發現未遂事故和事故根本原因及相關因素,確定減少此類事故和相關事故風險再次發生所需要採取的改正或預防行動。如果必要,保證採取相關的法律行動,形成檔案並反映法律結果。
3.11.3
對發現的情況應予以保留並定期進行分析,以確定哪些對規程、標準、程式或管理體系的改進是正確的,並被當作改進工作的基礎。
3.11.4
應有一個對整改行為是否得到了實施、記錄和定期評價的程式,並為解決這些問題配置足夠的資源。
3.11.5
應當在公司操作人員及其他相關人員中對從事故和未遂事故中得到的經驗教訓進行交流。
3.12 EHS管理體系評審
3.12.1雇員應參與EHS管理體系的編制和實施過程,該過程包括對設施的EHS法規和程式實施情況的自我評審過程。
3.12.2
應編制和實施用於EHS管理體系評審程式,目的是:確定體系是否符合公司規劃的EHS管理目標和指標,體系是否已得到了有效的實施和保持,是否能為相應的管理者提供EHS管理體系評審結果信息。評審程式包括審核範圍、頻率、方法、評審人員能力、責任和對開展體系評審及報告結果的要求。
3.12.3
根據優先次序,EHS活動風險和以前評審結果,由經培訓的評審人員定期對EHS管理體系進行評審。根據預定的頻率評審操作和管理規程,以確定EHS-MS某個要求所能滿足的程式。
3.12.4
EHS管理體系審核的範圍和頻率應反映操作的複雜性、風險的程度及業績檔案。
3.12.5
應及時分析處理EHS-MS評審結果並形成檔案,以糾正體系中的缺陷和不足。應在公司內各操作區和組織之間對所獲得的經驗教訓開展交流。
3.12.6
應由有多學科人員組成的團體來評審EHS管理體系,人員包括本單位外的有關專家。管理審核應由當地及合作方的管理者完成。
3.13 管理審核和調整
3.13.1為實現持續改進,組織的管理者應定期審核和評估EHS-MS的有效性。審核內容宜包括評審結果、滿足某些目標和指標的程度、體系的質量,以及相關方之間的關係。
3.13.2
記錄審核結果上報至相應的管理者,作為持續改進的依據。例如,為改進EHS業績,管理者應對EHS方針、目標和其他程式和規程變更的必要性進行審核。
3.13.3
應有一個體系確保能夠整改EHS管理體系評價出的問題。
EHS方針
EHS方針是企業對其全部環境、職業健康安全行為的原則與意圖的聲明,體現了企業在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保護方面的總方向和基本承諾。因此可以說EHS方針是企業在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保護方面總的指導方向和行動原則,也反映最高管理者對環境、職業健康安全行為的一個總承諾。EHS方針也是企業環境、職業健康安全領域一切活動的驅動力,涉及到全體員工和其他相關方,每位員工應理解並遵照執行一個積極的、切時可行的EHS方針,將為企業確定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方面總的指導方向和行動準則,並為建立更加具體的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目標提供一個總體框架
EHS方針的三個承諾,一是對遵守適用EHS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的承諾;二是對持續改進的承諾;三是對事故預防、保護員工安全健康的承諾。
體系檔案
第一層:EHS管理手冊;第二層:EHS程式檔案;
第三層:EHS作業指導書、操作規程、管理辦法、準則、檔案表格等其他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