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nkhite-Canada綜合徵

Cronkhite-Canada綜合徵

Cronkhite-Canada綜合徵(Cronkhite-Canada’s syndrome) 又稱息肉-色素沉著-脫髮-爪甲營養不良綜合徵(polyposispig- mentation- alopecia-onycholrophia syndrome),臨床極為罕見。病因尚不清楚,臨床以胃腸道多發息肉伴皮膚色素沉著、脫髮、指(趾)甲萎縮等為主要特徵,目前缺乏特異性治療方法,主要是對症治療、營養支持和激素治療。

基本信息

概述

Cronkhite-Canada綜合徵 Cronkhite-Canada綜合徵

1955年Cronkhite和Canada首先報告2例,1966年Jarnum和Jensen將本徵命名為Cronkhite-Canada綜合徵。 其後,文獻報導逐漸增多。1982年Danzel報告2例,並總結世界文獻共55例。1985年以後,本徵發病驟增,1年中有二十餘例報告,至1990年底全世界已有224例,其中日本180例。我國亦有病例報導。曹曉滄等(2007年)在PubMed和中國醫學文獻資料庫中檢索1985至2006年發現35例中國人病例。

流行病學

據1985年石藤統計,日本發病率最高,其次為北美洲和歐洲。其地理分布與人口密度成正比。發病年齡為26~85歲,平均61歲,約80%患者初發年齡已過50歲。歐美報告男女發病率無差異,但日本報告男女之比為2.3∶1。

病因

病因迄今未明。大部分患者有發病誘因,如精神刺激、過度勞累、長期服藥或手術等,其與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誘因有相似之處。全消化道息肉病可能與炎症有關,因小腸內細菌繁殖,缺乏遲髮型免疫反應,血漿免疫球蛋白IgM值降低,而免疫球蛋白IgA值正常。免疫螢光檢查顯示小腸產生IgA的細施減少,而產生IgG的細胞卻增多,可能與細菌或病毒感染有關。由於小腸二糖酶(disaccharidase)缺乏,細菌可使腸道內停留較久的碳水化合物轉變為短鏈脂肪酸,並因其滲透壓作用而引起腹瀉。

病理

多數學者認為本徵的息肉屬於幼年型錯構瘤樣息肉。息肉有上皮細胞覆蓋,腺體增生而呈囊性擴張,分泌亢進,內含蛋白樣液或黏液。黏膜固有層血管充血,有慢性炎症水腫和明顯的嗜酸性細胞浸潤。息肉可分布在從食道到直腸的全消化道中的任何部位。

分類

日本學者石藤根據本徵的發病經過,將其分為4型。

Ⅰ型:以腹瀉為初發症狀;

Ⅱ型:在全部症狀出現之前,先有味覺異常;

Ⅲ型:初發症狀為毛髮脫落、爪甲萎縮;

Ⅳ型:先有食欲不振、全身倦怠,繼之出現爪甲萎縮、毛髮脫落和味覺異常,但無腹瀉。

臨床表現

消化道症狀

1.腹瀉:是本徵最重要的症狀,90%患者可見,多為水樣便,每日數次至十餘次,少數患者便中帶血,大多數伴有腹痛。1/3患者出現食欲不振、味覺異常、易疲勞,數日或數月後才發生腹瀉,但可短暫緩解,易復發。也有少數患者只有軟便或無腹瀉。

2.腹痛:嚴重程度不一,表現為上腹部或下腹部疼痛。許多患者可出現絞痛,多與腹瀉同時發生,亦有僅上腹部不適、脹滿者。

3.食欲不振:大多數患者有此表現,且隨腹痛、腹瀉的加劇而明顯,伴體重減輕、易疲勞。

4.味覺異常、口渴等:80%患者可有味覺消失、口渴等症,少數患者可有舌麻木、智力低下、手足搐搦等。

皮膚症狀

1.毛髮脫落:90%患者有毛髮脫落,常為泛發性,如頭髮、眉毛、鬍鬚、腋毛、陰毛、四肢毛髮等皆可脫落。多數患者頭髮呈非常稀疏的狀態,甚至可在2~3天內完全脫光,且通常在腹瀉等消化道症狀加劇後發生。

2.爪甲變化:所有患者均有爪甲變化。表現為爪甲顏色變暗,呈棕色、白色、黃色或黑色,表面出現鱗屑,高低不平或變成匙樣。爪甲質地脆弱而薄,軟而易裂,可從甲床上部分離,甚至完全脫落。脫甲往往從近端開始,遠端仍粘著,一段時間後完全脫離,留下脊狀甲床。新生甲的遠側部仍然高低不平。

3.色素沉著:大多數患者可見此症,表現為小痣樣或淺棕色至深棕色斑,大小從數毫米至10cm。好發於手掌、足跖、手背、足背和面部等。斑狀色素沉著除上述部位外,亦可見於口唇及其周圍、口腔黏膜、會陰等。

檢查

血液檢查

88%患者呈現低蛋白血症,血清總蛋白在60.8g/L以下。蛋白漏出試驗為1.1%~11%。87%患者為1.6%以上。血清電解質中,鉀、鈣、磷和鎂均低,但鈉和氯在正常範圍內。少數患者血中微量元素鐵、銅、鋅低下。多數患者血中免疫球蛋白IgG、IgM均低於正常。

消化吸收試驗

半數患者右旋木糖吸收試驗、57鈷、維生素B12的Schlling試驗可見吸收障礙。131碘試驗、甘油三酸酯的脂肪吸收試驗,70%吸收障礙。經空腹組織胺刺激後的胃液分析發現,多數患者有胃酸缺乏或胃酸過少。

X線檢查

消化道鋇餐檢查,胃內有多發性結節狀或息肉樣充盈缺損,大小不等,大者可至3cm。胃黏膜襞影廣泛粗大,有時可被誤診為Menetrier病,即巨型肥厚性胃炎;小腸則顯示廣泛性息肉樣充盈缺損或腸黏膜粗厚,其中以十二指腸內最多。鋇劑灌腸或氣鋇雙重造影,結腸、直腸內息肉廣泛存在。有時息肉密集叢生,使結直腸腔內無正常黏膜可見。

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和上述檢查,可做出診斷。其要點為:

1.發病多為中老年人;

2.主要症狀為腹瀉、爪甲異常、毛髮脫落、色素沉著、味覺異常等;

3.以胃、大腸為主的消化道息肉病為特徵;

4.病理活檢示,息肉有上皮細胞覆蓋,腺體增生呈囊性擴張,細胞間質水腫並可見炎性細胞浸潤;

5.蛋白漏出試驗異常,多有低蛋白血症。

治療

內科治療

一般採取對症療法、營養療法,使用抗生素、糖皮質激素、蛋白同化激素及抗纖維蛋白溶解酶,也可使用血漿製品。近年來有人套用柳氮磺胺吡啶行抗炎治療。日本學者則採用高能量療法,取得一定療效。

外科治療

直腸乙狀結腸息肉,可經肛門分次結紮切除或電凝。如發現癌變或全身消耗嚴重或並發腸套疊時,可做結腸、直腸切除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