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ariⅠ型畸形顱後窩減壓術

ChiariⅠ型畸形顱後窩減壓術是一種手術,術後脫水治療,以減輕術後水腫反應。

手術名稱

Chiari Ⅰ型畸形顱後窩減壓術

別名

枕大孔區畸形顱後窩減壓術

分類

神經外科/顱腦先天性畸形手術

ICD編碼

02.0601

概述

枕大孔區是指枕骨大孔周圍和第1~2頸椎及其韌帶所形成的區域。此部發生的先天性畸形有:①扁平顱底;②顱底陷入;③寰枕融合;④頸椎分節不全(Klippel-Feil綜合徵);⑤寰樞椎脫位;⑥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Chiari畸形)。這些畸形可以單獨發生,也可兩種或三種畸形同時存在。

扁平顱底、寰枕融合、頸椎分節不全單獨發生時,多數無神經壓迫症狀,可以採用非手術方法治療;寰樞椎脫位早期,多數經頭部牽引、手法復位或頭頸胸石膏固定,或行枕骨與頸椎融合術可以糾正。寰椎前脫位復位困難者,可經口切除樞椎齒狀突,而目前治療較多者是小腦扁桃體下疝Ⅰ型畸形。Milhorat等(1999)報告364例小腦扁桃體下疝Ⅰ型畸形,64%伴發脊髓空洞,12%伴發顱底陷入。臨床症狀比較多,雖然進展緩慢,但一經出現延髓或頸髓壓迫,常常發生四肢癱瘓、肌肉萎縮、感覺障礙及小腦症狀,嚴重者可有顱內壓增高,甚至發生枕骨大孔疝,導致意識障礙,或呼吸突然停止而死亡。所以對此兩類病人,要經常隨訪觀察,一旦症狀加重應立即手術治療。手術方法是顱後窩減壓術,以解除對延髓和上頸髓的壓迫,恢復腦脊液循環的通暢,必要時對不穩定的寰樞椎加以固定。

適應症

ChiariⅠ型畸形顱後窩減壓術適用於:

1.經X線或MRI檢查確診為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者。

2.有延髓和上頸髓受壓症狀者。

3.後組顱神經受累發生聲音嘶啞、吞咽困難、語言不清或舌肌萎縮等症狀,並進行性加重者。

4.枕部疼痛、項強或頸部活動困難,有呼吸障礙等小腦扁桃體疝徵象者。

5.有腦脊液循環障礙,出現顱內壓增高者。

禁忌症

1.小腦扁桃體下疝Ⅰ型畸形,但無自覺症狀或症狀輕微,無明顯進展者,可暫時不做手術。

2.枕部、頸部皮膚有炎症感染者。

術前準備

1.詳細做顱頸部X線檢查,確定畸形的類型,最好做MRI檢查,了解小腦扁桃體下疝的平面;了解有無腦積水或脊髓空洞症,以便制定手術方案。

2.了解寰枕關節及上頸椎的穩定性;排除寰樞椎脫位。

3.其它同顱後窩開顱術。

麻醉和體位

局麻或全麻。因為此類病人頸部較短或斜頸,常有項強,頸部活動受限,所以頭部不宜過伸、後仰,否則延髓受壓加重,可引起突然死亡。局麻比較安全,術中便於觀察病情,一般可達滿意效果。如病情嚴重,有呼吸功能受累者應採用全麻,以便術中發生呼吸障礙時或呼吸停止後進行輔助呼吸。但氣管內插管時應避免頭部過伸。最好在清醒下插管或經鼻腔插管。

體位多採用側臥位或坐位,頭部要順其畸形的頸部固定穩妥,不可過分前屈或強行扭正。如術前發現寰枕關節脫位或寰樞椎脫位,可先做顱骨骨牽引,以策安全。

手術步驟

1.切口

枕部正中切口,自枕外粗隆上3cm開始,抵第5頸椎棘突平面,沿中線切開項肌,包括枕下肌肉和第1~3頸椎椎旁肌肉,暴露枕骨和第1~3頸椎椎板。

2.骨窗開顱

按顱後窩枕下減壓術方法,做枕骨切除,仔細咬開枕骨大孔後緣。對顱底陷入症的病人,枕骨大孔邊緣向顱內凹陷,寰椎後弓可與枕骨大孔接近或融合,因此,切開枕骨大孔後緣時較為困難,要耐心細緻地操作,也可用高速微型鑽磨開。

由於本病病人的顱後窩容積多較小,枕骨鱗部切除範圍應廣泛,兩側達乳突後緣,上方至橫竇下緣,向下切除枕骨大孔後緣。同時還要切除寰椎後弓及第2頸椎椎板。

3.切除增厚的軟組織

顱骨及上頸椎椎板切除後,要耐心細緻地切除枕骨大孔附近的筋膜,有的呈束帶樣增厚。嚴重者在枕骨大孔後緣和寰椎後弓處的硬脊膜有明顯的壓跡,表示畸形的骨質壓迫該部神經組織。

4.切開硬腦膜

由於畸形骨質壓迫,硬脊膜緊縮,枕大池消失或上頸部椎管腔變窄,骨性壓迫解除後神經組織仍然受壓,因此硬腦膜必須切開。可從正常小腦部開始,“Y”形切開硬腦膜,切口越過枕骨大孔後,硬脊膜沿中線切開。嬰兒顱後窩硬腦膜中常有畸形靜脈,其部位極不規則,有時枕竇和環竇擴大,橫竇或乙狀竇位置也有變異,故切開硬腦膜時應予注意。此外,硬腦膜於枕骨大孔附近常與神經組織粘連,應仔細分離。

輕型的單純顱底陷入的病人,在切除骨質及束帶樣軟組織後,壓迫症狀多能解除。故有人主張不必切開硬腦膜,這樣做可以防止血液進入蛛網膜下腔日後發生粘連,術後也不必作腰椎穿刺。

5.分離顱內粘連

硬腦膜切開後,最好在手術顯微鏡下操作,仔細分離枕大池附近的蛛網膜,把所有束帶樣的纖維索條切斷。硬腦膜與其下面的扁桃體、延髓以及頸髓的粘連要儘可能地分離開,枕骨大孔區的蛛網膜下腔要切開,剪除部分增厚的蛛網膜。

6.解除腦脊液梗阻

對小腦扁桃體下疝畸形的病人,要儘可能地解除腦脊液的梗阻。小腦扁桃體疝呈舌狀疝出枕骨大孔,有的可達第3頸椎平面,如未見到疝出扁桃體的下緣,應繼續向下擴大,直至扁桃體完全暴露。在顯微鏡下松解扁桃體周圍粘連後,可輕輕分開扁桃體,探查第四腦室中孔,分離中孔附近粘連。若已解除梗阻,腦脊液自中孔源源流出。對粘連嚴重病人,Bertrand主張切除小腦扁桃體的中下部:用雙極電凝處理扁桃體背側小血管,切開軟腦膜後,用吸引器切除扁桃體並徹底止血,但許多人不主張這樣做。扁桃體附近小腦下後動脈大的分支要保留,以保證小腦和延髓的供血。如果枕骨大孔粘連很緊,妨礙解剖扁桃體,無法打開中孔時,則切開小腦蚓部下部,打開第四腦室,解除梗阻。

如切開蚓部有困難,梗阻性腦積水未解除,可按腦積水治療方法,進行分流術。

7.硬腦膜處理

多數作者認為術後不予縫合硬腦膜,但Bertrand卻強調要縫合硬腦膜,以防止血液進入腦脊液。他認為術後肌肉滲血,進入蛛網膜下腔後,刺激腦膜,可以發生交通性腦積水,故應縫合硬腦膜。為了防止硬腦膜縫合後引起壓縮,可用乾凍硬腦膜修補,這是目前最理想的腦膜修補材料。硬腦膜修補縫合後,要做硬腦膜外負壓引流。

8.關閉切口

肌肉、皮膚按層緊密縫合。

術中注意要點

1.防止手術加重損傷 此類病人由於枕骨畸形、枕大池閉塞,枕骨大孔後緣和上頸椎椎板與延髓、頸髓靠得很緊,在切除此部骨質時容易損傷腦重要結構,因此,術中禁止使用粗厚的咬骨鉗,伸到骨下方去咬除骨組織。可用薄的咬骨鉗,仔細分塊咬除,或用高速微型鑽逐層磨開貼近腦組織的骨片,以避免術中加重壓迫延髓等組織。

2.顱頸交界區先天畸形,有時也合併椎動脈走行位置畸形,在切開寰椎後弓時要特別小心,先從中線開始,再逐漸向兩側擴大,一般成人後弓切除範圍為2cm左右,小兒應適應縮小。切除枕骨大孔後緣及寰椎後弓時,切勿將骨質連同軟組織一起用力撕拉,最好先用剝離子分離粘附的軟組織,然後再分塊切除骨質,這樣可以防止損傷椎動脈。

3.注意保護延髓血管 在分離蛛網膜和小腦扁桃體時,容易誤傷小腦下後動脈及其分支,這些血管多隱藏在增厚而混濁的蛛網膜之下,稍不注意就會損傷。所以在切開硬腦膜時不強行剝離,須採用手術顯微鏡,在良好的照明和放大下,微小的血管清晰可見,可以避免損傷。

術後處理

1.脫水治療,以減輕術後水腫反應。

2.術後搬動病人要注意固定好頭部,不能扭曲,不能過度屈伸,做到軸線翻身。如有寰樞椎脫位或術後頸椎關節不穩者,要做顱骨牽引。

併發症

1.呼吸衰竭

主要原因是頭頸部過度屈伸和術中延髓受損傷。

2.腦脊漏

主要是肌肉縫合不夠嚴密,特別在項肌上端容易發生。為了預防此併發症,在枕外粗隆下方行項肌切斷時應留下0.5cm,以便縫合,切忌把項肌附著部全部自枕骨上剝離。對薄弱區要加固縫合,如確無法加固,可在附近做一帶蒂的肌筋膜瓣,重疊縫合。若發生腦脊液漏,應早期清創縫合瘺口,皮下放置引流,從健康皮膚另做切口引出,待原切口癒合後再拔除。如發生切口感染,無法縫合者,可做側腦室引流,加強抗感染治療,促進切口癒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