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仁科

杜甫仁科,蘇聯著名導演。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姓名:杜甫仁科
籍貫:蘇聯
職業:蘇聯電影導演、作家
生卒:(1894~1956)

職業生涯

蘇聯電影導演、作家,俄羅斯聯邦共和國人民藝術家。1894年9月11日生於 切爾尼戈夫省索斯尼察村, 1956年11月25日卒於基輔。1921~1923年在蘇聯駐波蘭和德國的領事館工作並學習繪畫。1926年進敖德薩電影製片廠,完成了處女作電影劇本《改革者瓦西里》並獨立執導了滑稽喜劇短片《愛情的結晶》。接著又將..馬雅可夫斯基的詩《給涅切同志──輪船和人》改編成影片《外交信差的提包》(1927)。這部影片以其緊湊的情節和愛國主義的主題而成為烏克蘭早期優秀影片之一。他在1928年拍攝的《茲文尼郭拉》,開始顯示出了他那富有詩意和浪漫主義色彩的抒情風格。1929年完成了《兵工廠》。從這部影片開始,一直到他逝世,他所有的影片都是根據自己寫的電影劇本拍攝的。《兵工廠》標誌著他在思想上和技巧上已臻於成熟。他以詩意的結構和大膽的隱喻,使這部描寫1917年烏克蘭兵工廠起義的影片充滿烏克蘭民間敘事詩的特徵。他在1930年創作的默片《土地》,使他的名字蜚聲世界影壇,在1958年布魯塞爾國際電影節上被評為電影問世以來的12部最佳影片之一。他的《 肖爾斯》(1939)是蘇聯30年代重要影片之一,也是他創作中具有階段性意義的作品。他通過烏克蘭內戰時期的真實具體的英雄人物,把紀實主義的描寫同浪漫敘事詩的昂揚氣氛、宏偉的戰鬥場面同哲理性獨白融匯了起來。衛國戰爭期間他拍攝了一系列紀錄片:解放(1940)、《為我們的蘇維埃烏克蘭而戰》(1943)、《第聶伯河西岸的勝利》(1945)等。戰後他又拍了歌頌亞美尼亞社會主義建設的紀錄片《祖國》。他生前拍攝的最後一部影片《米丘林》(1945)在蘇聯傳記片中占有重要地位。杜甫仁科逝世後,他的妻子.桑采娃根據他的電影劇本導演了《海之歌》(1959)、《烽火年代的故事》(1961)、《迷人的捷斯納河》(1965)等影片,基本保持了原作的構思和風格。除上述已拍成影片的電影劇本之外,他的電影劇本還有根據果戈理的小說改編的《塔拉斯?布爾巴》(1941)和戰火中的烏克蘭(1943)、《再見吧,美洲》(1949)、《南極洲的發現》(1952)。1949~1951和1955年,他在蘇聯電影學院講課。他的創作和美學觀點對蘇聯和世界電影都有一定的影響,特別在詩意敘述結構方面更為顯著。基輔電影製片廠現在已用他的名字命名。

所屬分類

電影
蘇聯電影

盤點國外著名電影導演

 在電影一百多年的發展史中,導演的力量不可忽視,性格迥異的他們用不同的拍攝手法為我們留下了豐富多彩的影片,而他們自己也成為電影史上的一個個坐標。本任務,將帶你回顧數十位電影導演,並由此品位百年電影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