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經歷
1951年,參演個人首部電影《十四小時》 ,從而踏入演藝圈。 1953年,參演由格雷戈里·拉圖弗執導的劇情電影《計程車》。1954年,出演科幻劇《Climax!》;同年,參演驚悚劇《危險》。1955年,由其參演的犯罪電影《The Night Holds Terror》 上映。
1956年,出演的犯罪電影《Crime in the Streets》 上映。1957年,與西德尼·波蒂埃合作主演黑色電影《城市邊緣》 。1958年3月20日,參演的西部電影《風中雙騎》上映。1959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影子》 ,從而開啟了他的導演生涯 ,該片獲得第25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帕西內蒂獎。
1961年,參演記錄片《遲到的藍調》。1962年,執導由博·布里吉斯、勞埃德·布里吉斯合作主演的戰爭電影《一雙靴子》;同年,執導劇情短片《我爸比你爸棒》。
1963年,執導由伯特·蘭卡斯特、朱迪·加蘭等聯合主演的劇情電影《天下父母心》 。1964年,出演犯罪電影《財色驚魂》 。1967年4月,與貝弗莉·亞當斯合作主演的犯罪電影《惡魔的天使》在美國上映;6月15日,由其出演的動作電影《十二金剛》上映,他憑藉該片入圍第4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 、第25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男配角獎。
1968年6月12日,與米婭·法羅共同主演的恐怖電影《羅絲瑪麗的嬰兒》在美國上映 ;11月24日,由其執導的劇情電影《臉面》在美國上映,並擔任該片的製片人 ,該片入圍第4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劇本獎、第33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1969年,與布里特·艾克拉諾搭檔主演犯罪電影《鋌而走險》 ;同年,由其出演的愛情喜劇電影《我們愛旅行》上映。1970年,執導由本·戈扎那、彼得·福克共同主演的劇情電影《夫君》 ,他憑藉該片入圍第28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編劇獎。1971年12月22日,由其執導的愛情喜劇電影《明妮與莫斯科威茲》在美國上映 。
1974年,執導由彼得·法爾克、吉娜·羅蘭茲合作主演的劇情電影《受影響的女人》 ,他憑藉該片入圍第4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第32屆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獎。1975年,參演由Steve Carver執導的劇情電影《Capone》。1976年2月15日,執導的劇情電影《買起唐人經紀》在美國上映 ;同年,與尼德·巴蒂合作主演劇情電影《Mikey and Nicky》。
1977年,自導自演的劇情電影《首演之夜》在美國上映 ,該片入圍第28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1978年,與柯克·道格拉斯等聯合主演的驚悚電影《憤怒》上映 ;同年,與索菲婭·羅蘭等聯袂主演動作電影《目標大作戰》。1981年,與約翰·愛爾蘭共同主演驚悚電影《夢魘》;同年,與理察·德萊福斯搭檔主演劇情電影《這究竟是誰的生命》。
1980年,執導驚悚電影《葛洛麗婭》 ,該片由吉娜·羅蘭茲、索尼·蘭哈姆共同主演,獲得第37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獅獎 。1982年,與吉娜·羅蘭茲合作主演劇情電影《暴風雨》 。
1984年2月,自導自演的劇情電影《愛的激流》在西德上映 ,該片獲得第3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熊獎 ;10月26日,參演的恐怖紀錄片《恐怖大全》在美國上映。1985年,由其參演的劇情電影《金剛的拳頭》上映。1986年,執導由彼得·福克、艾倫·阿金合作主演的喜劇電影《大麻煩》 。
1995年,根據他生前影像資料整理的紀錄片《馬丁斯科塞斯美國電影之旅》上映。1997年,擔任編劇的劇情電影《她是如此可愛》上映,該片由他的兒子尼克·卡索維茨執導 。1999年1月22日,由其擔任編劇的犯罪電影《葛洛莉》在美國上映。2000年,根據他生前影像資料整理的紀錄片《持續穩步的前進》上映。2003年,根據他生前影像資料整理的的紀錄片《A Decade Under the Influence》上映。
個人生活
1954年3月19日,約翰·卡索維茨與吉娜·洛蘭茲結婚。1959年,吉娜·洛蘭茲生下兒子尼克·卡索維茨 。1965年,吉娜·洛蘭茲生下女兒亞力桑德拉·卡索維茨。1970年,吉娜·洛蘭茲生下兒子左依·卡索維茨。1989年2月3日,約翰·卡索維茨逝世,享年59歲 ,原因是長期酗酒導致的長期肝硬化 。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 | 劇名 | 扮演角色 | 導演 | 合作演員 |
1985 | 金剛的拳頭 | Berlin Film Fest Footage (uncredited) | Heiner Stadler | Leonard Lansink, Werner Grassmann |
1984 | 愛的激流 | ---- | 約翰·卡索維茨 | 吉娜·羅蘭茲 |
1984 | 恐怖大全 | ---- | Andrew J. Kuehn | 唐納德·普利森斯, 南茜·艾倫 |
1982 | 暴風雨 | Phillip Dimitrius | 保羅·馬祖斯基 | 吉娜·羅蘭茲 |
1981 | 夢魘 | Dr. Sam Cordell | 約翰·霍克 | 約翰·愛爾蘭 |
1981 | 這究竟是誰的生命 | Dr. Michael Emerson | 約翰·班德漢姆 | 理察·德萊福斯 |
1978 | 憤怒 | Ben Childress | 布萊恩·德·帕爾瑪 | 柯克·道格拉斯 |
1978 | 目標大作戰 | Maj. Joe De Lucca | 約翰·霍克 | 索菲婭·羅蘭 |
1977 | 首演之夜 | ---- | 約翰·卡索維茨 | 吉娜·羅蘭茲 |
1976 | 兩分鐘警告 | Button | 拉里·皮爾斯 | 查爾登·海斯頓 |
1976 | Mikey and Nicky | Nicky | 伊蓮·梅 | 尼德·巴蒂 |
1975 | Capone | Frankie Yale | Steve Carver | 本·戈扎那, 哈里·古蒂諾 |
1971 | 明妮與莫斯科威茲 | ---- | 約翰·卡索維茨 | 吉娜·羅蘭茲, 西摩·卡塞爾 |
1970 | 夫君 | ---- | 約翰·卡索維茨 | 本·戈扎那, 彼得·福克 |
1969 | 鋌而走險 | Hank McCain | 吉奧里亞諾·蒙塔爾多 | 布里特·艾克拉諾 |
1969 | 我們愛旅行 | Steve | 梅爾·斯圖亞特 | 蘇珊娜·普萊薛特, 伊恩·麥柯肖恩 |
1968 | 羅絲瑪麗的嬰兒 | Guy Woodhouse | 羅曼·波蘭斯基 | 米婭·法羅 |
1967 | 十二金剛 | Victor Franko | 羅伯特·奧爾德里奇 | 李·馬文, 歐內斯特·博格寧 |
1967 | 惡魔的天使 | Cody | Daniel Haller | 貝弗莉·亞當斯 |
1964 | 財色驚魂 | Johnny North | 唐·希格爾 | 李·馬文, 安吉·迪金森 |
1963 | 天下父母心 | ---- | 約翰·卡索維茨 | 伯特·蘭卡斯特, 朱迪·加蘭 |
1959 | 影子 | ---- | 約翰·卡索維茨 | 萊麗亞·古多尼, 休·赫德 |
1959 | 風中雙騎 | Tony Sinclair | Robert Parrish, 約翰·斯特奇斯 | 羅伯特·泰勒, 朱莉·倫敦 |
1957 | 城市邊緣 | Axel Nordmann, aka Axel North | 馬丁·里特 | 西德尼·波蒂埃 |
1956 | Crime in the Streets | Frankie Dane | 唐·希格爾 | 薩爾·米涅奧 |
1955 | The Night Holds Terror | Robert Batsford | 安德魯·L·斯通 | 傑克·凱利, Hildy Parks |
1953 | 計程車 | Bit Role (uncredited) | 格雷戈里·拉圖弗 | 丹·戴利, Constance Smith |
1951 | 十四小時 | Bit Part (uncredited) | 亨利·哈撒韋 | 保羅·道格拉斯, 理察·貝斯哈特 |
參演電視劇
首播時間 | 劇名 | 扮演角色 | 導演 | 合作演員 |
1962 | 維吉尼亞人 | Jonah MacIntosh | Don McDougall, 艾布納·比勃曼 | James Drury, 道格·麥克洛 |
1962 | 希區柯克時間 | Lee Griffin | 阿爾夫·切森, Joseph M. Newman |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 Gail Bonney |
1959 | Johnny Staccato | ---- | 約翰·卡索維茨 | Eduardo Ciannelli |
1954 | Climax! | Abel Wintery | 約翰·弗蘭克海默, Allen Reisner | 威廉·盧迪根, Harry Townes |
1950 | 危險 | ---- | 西德尼·呂美特, 尤·伯連納 | 約瑟夫·安東尼, 艾德·賓斯 |
導演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1986年 | 《小心眼大陰謀》 | 電影 |
1984年 | 《愛的激流》 | 電影 |
1980年 | 《女煞葛洛莉》 | 電影 |
1977年 | 《首演之夜》 | 電影 |
1974年 | 《受影響的女人》 | 電影 |
1971年 | 《明妮與莫斯科威茲》 | 電影 |
1970年 | 《夫君》 | 電影 |
1968年 | 《面孔》 | 電影 |
1959年 | 《影子》 | 電影 |
編劇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1999年 | 《葛洛莉》 | 電影 |
1997年 | 《戀戀風暴》 | 電影 |
1984年 | 《愛的激流》 | 電影 |
1980年 | 《女煞葛洛莉》 | 電影 |
1977年 | 《首演之夜》 | 電影 |
1974年 | 《受影響的女人》 | 電影 |
1971年 | 《明妮與莫斯科威茲》 | 電影 |
1970年 | 《夫君》 | 電影 |
1968年 | 《臉面》 | 電影 |
1959年 | 《影子》 | 電影 |
剪輯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1968年 | 《臉面》 | 電影 |
1959年 | 《影子》 | 電影 |
監製作品
時間 | 名稱 | 類型 |
1968年 | 《臉面》 | 電影 |
參演紀錄片
上映時間 | 名稱 |
2003年 | 《A Decade Under the Influence》 |
2000年 | 《持續穩步的前進》 |
1995年 | 《馬丁斯科塞斯美國電影之旅》 |
1961年 | 《遲到的藍調》 |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 |
|
威尼斯國際電影節 |
|
柏林國際電影節 |
|
美國電影電視金球獎 |
|
英國電影學院獎 |
|
艾美獎 |
|
人物評價
約翰·卡索維茨極具辨識度的作品風格包括即興表演、手持攝影、鬆散狀態的片狀結構、爵士樂般自由隨性的剪輯手法,電影題材均來自現實生活並圍繞相同主題展開 (李曉艷評)。
約翰·卡索維茨被稱為"獨立電影教父",是美國獨立電影的先行者。在卡索維茨的電影中,演員的表演占據了核心位置,其他技術因素 (如攝影、燈光、音樂等)都是為輔助演員的表演而設定的。同時,導演的指導也時刻以如何幫助演員表演為目的。由此,卡索維茨的電影就構成了一個圍繞演員而運行的統一體。這個統一體的獨特性因其演員表演的“即興感”而體現出來,這種來源於戲劇舞台訓練的表演方式構成了卡索維茨電影獨特的風格。卡索維茨電影的成功不僅靠演員個體的努力,更多的是依賴於卡索維茨所做的一系列創造性工作。因此,從電影作者的角度來闡釋卡索維茨電影中的即興表演是一個更確切的角度。無論是在劇本寫作階段、拍攝階段還是後期剪輯階段,卡索維茨都為演員的即興表演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和精準的引導。他不僅在攝影機的框架內建立了角色與演員自身的交流,也在攝影機外建立起演員與觀眾之間的交流,從而讓即興表演在電影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中央戲劇學院學評》報)。
盤點國外著名電影導演
在電影一百多年的發展史中,導演的力量不可忽視,性格迥異的他們用不同的拍攝手法為我們留下了豐富多彩的影片,而他們自己也成為電影史上的一個個坐標。本任務,將帶你回顧數十位電影導演,並由此品位百年電影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