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介紹
97式中型坦克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裝備的最成功的一種坦克。日本在這以前有一種89式坦克,到了30年代中期,89式坦克的火力和機動性已明顯落後於當時世界坦克的發展潮流。為此,日軍參謀總部和工程部在1936年決定發展一種新式坦克。時值七七蘆溝橋事變爆發之際,日軍在侵華戰爭中急需大量戰車投入戰鬥,於是採用了三菱重工的樣車“奇哈”,右側的多視圖中就是這種“奇哈”坦克。日軍將其定名為“97式中戰車”(即97式中型坦克)。和89式一樣,雖然名為中型坦克,但在當下來看,只能算是輕型坦克。不過各國的軍事專家們仍然稱它為中型坦克。為了戰局的需要,日本人又對這種坦克進行了多次改進,其中有“一式中型坦克”,“三式中型坦克”以及“四式”和“五式”。97式中型坦克的總生產量約1500多輛。這種坦克廣泛用於日本侵華戰爭,東南亞戰爭和太平洋島嶼的爭奪戰中。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人民軍隊的第一輛坦克就是97式坦克。1945年12月1日,正是憑著這輛坦克成立了中國人民軍隊的第一支坦克部隊--東北坦克大隊。這輛坦克從參加綏芬河剿匪,三下淞花江南,攻錦州,打天津,立下了赫赫戰功,獲得了“功臣號坦克”的稱號。不過這輛坦克並不是上圖的型號(舊炮塔),是下方的新炮塔改進型。
在二戰的初期和中期,日本軍隊的坦克以97式中型坦克為主,戰鬥全重僅15噸,車子輕,裝甲薄,火力弱,基本上不具備同坦克作戰的能力。但是,由於日本在戰爭的初期和中期,主要在中國大陸及東南亞作戰,作 戰對象基本上沒有坦克部隊或僅裝備少量坦克,反坦克火力也較弱,這使得日本的小坦克得以耀武揚威。但另一方面也抑制了日本坦克的發展。二戰的中後期,在太平洋島嶼爭奪戰中,面對美軍強大的M3/M4中型坦克,日本的各型小坦克顯得不堪一擊,使日軍感到“切膚之痛”。痛定思痛的結果,是緊急研製能與對方坦克作戰的三式中型坦克。三式中型坦克於1943年開始研製,1944年研製成功,共生產了約150輛(一說60輛),成為日本的最後一張“王牌”。四式和五式中型坦克,可以說是三式中型坦克的繼續和發展。
從97式和97改坦克到三式/四式/五式坦克,可以說是二戰中日本軍方在坦克的研製思想上的重大轉變。前者是支援步兵用的小坦克,後者才是能與敵方坦克作戰的坦克。三式中型坦克的戰鬥全重只有18.8噸,而四式、五式Ⅱ型坦克的戰鬥全重卻達到了約30噸和約35噸。也就是說,只有四式和五式坦克才具有一定的同M4和T-34坦克相抗衡的能力。不過,到了1945年初,日本已是“秋後的螞蚱”,四式坦克僅造出幾輛,五式坦克僅造出樣車,還未來得及在戰場上“露臉”,日本就戰敗投降了,因此,這兩種坦克就成為日軍手中未打出的“王牌”。
下面這些是日軍最後的量產戰車——三式中型坦克,重約18噸。使用一門由75毫米野戰炮改進而來的戰車炮。初速680米/秒,100米內的穿甲能力為90毫米,1000米內則減為65毫米。所用炮彈為95式穿甲榴彈,中空彈體內裝65克炸藥。威力等同於德軍3號J型坦克的60倍徑KwK39型50毫米坦克炮。3式坦克備彈共70發。(炮塔內40發,車內30發)
四式中型坦克的研製代號為“奇托”(日文假名為チト),研製工作於1942年9月開始,此時美軍已經攻占了瓜達爾卡爾納島,戰局已經開始出現了不利於日軍的局面。試製一號車上,裝的是長身管的57毫米反坦克炮。射擊試驗表明,這種火炮的穿甲威力明顯不足。所以,一號車僅製成一輛,未能定型。後來所說的四式中型坦克,實際上是由“奇托”二號車發展而來的。在二號車上,最重大的變化是,火炮的口徑達到75毫米。戰鬥全重也由一號車的不足20噸增加到二號車的27.3噸。控制研製進度的關鍵部件是火炮。新研製的火炮為四式75毫米高射炮。這種火炮與三式坦克上的75毫米火炮不同,是在瑞典博福斯公司的75毫米高射炮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穿甲威力大大提高。由於研製火炮耗費了時間,所以四式中型坦克直到1945年初才研製成功。四式中型坦克由著名的三菱重工業公司生產。
四式中型坦克的戰鬥全重為30.8噸,和日本的只有10多噸的“中型坦克”相比,有了質的飛躍。
四式坦克車全長6.343米,車全寬2.865米,車全高2.772米,比起三式坦克來要大一圈。乘員為5人:車長、炮長、駕駛員、裝填手、副駕駛員。其整車的內部布置如圖所示。車體前部為駕駛室和傳動裝置,中部為戰鬥室,後部為動力艙。發動機的動力通過一根很長的傳動軸傳到車體前部的變速箱,主動輪在前,誘導輪在後。這種總體布置方式,在二戰中的坦克上相當普遍。其主要優點是坦克的縱向布置較合理,縱向重心容易平衡,但最大的缺點是使整車的高度增加。
四式中型坦克上的主要武器為四式75毫米高射炮(新75高)。原來是準備用於五式中型坦克的,並準備採用自動裝彈機。由於研製時間緊急,被迫去掉了自動裝彈機裝到四式坦克上。但它至少說明,在二戰期間日本已經開始研製了用於坦克上的自動裝彈機。
採用的彈種有:一式穿甲彈和試製四式榴彈。發射一式穿甲彈時,在1 000米的射擊距離上,可擊穿75毫米厚的鋼裝甲。為提高穿甲威力,在強化彈體材料的同時,還在彈頭內加裝65克高猛炸藥。彈藥基數為77發。
輔助武器為2挺7.7毫米機槍,1挺為並列機槍,1挺為前機槍,彈藥基數5 400發。
四式中型坦克的動力裝置為V型12缸風冷柴油機,最大功率412馬力(303千瓦)。採用風冷柴油機為動力裝置,為二戰中日本坦克的一大特點。除了安全性方面的考慮外,還具有啟動性好、保養容易等優點。行動裝置採用混合平衡式懸掛裝置,即第1、2,第3、4和第6、7負重輪兩個為一組,第5負重輪為獨立的。每側有7個負重輪和3個托帶輪。其實,區分三式、四式和五式坦克,單看負重輪數量即可,分別為6個、7個和8個。由於車重增加,履帶板的寬度由三式的330毫米增加到450毫米。最大速度為43千米/小時,最大行程為300千米。
車體為焊接結構,炮塔為鑄造、焊接和螺接混合式結構,分三部分鑄造,然後焊接起來,防盾部分又採用了螺接方式。這種混合式的炮塔加工方式,比起日本坦克原來的鉚接方式是一大進步,但比起整體鑄造炮塔或全焊接炮塔,在技術上要相對容易些。車體的裝甲厚度為15~35毫米,炮塔的裝甲厚度為50毫米。
四式中型坦克僅製成6輛,還沒等拿到戰場上一試身手,小日本便投降了。戰後,美軍曾將1輛繳獲的四式中型坦克運回美國,拿回去“研究研究”。
Type 97主要性能數據列表
戰鬥全重 15000kg
車長 5.52m
車寬 2.33m
車高 2.23m
引擎 Mitsubishi Type 97
最大速度 公路/越野:38 km/h
最大行程 公路/越野:210 km
乘員 4人
火力裝備 57mm Gun Type 97 ; 2x7.7mm Type 97 MG
彈藥 57mm:100發 ; 7.7mm:2745發
裝甲 8-33mm
爬坡度 34度
通過垂直牆高 0.90m
越壕寬 2.50m
涉水深 1.00m
發展沿革
97式中型坦克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裝備的最成功的一種坦克。日本在這以前有一種89式坦克,到了30年代中期,89式坦克的火力和機動性已明顯落後於當時世界坦克的發展潮流。為此,日軍參謀總部和工程部在1936年決定發展一種新式坦克。
技術特點
從97式和97改坦克到三式/四式/五式坦克,可以說是二戰中日本軍方在坦克的研製思想上的重大轉變。前者是支援步兵用的小坦克,後者才是能與敵方坦克作戰的坦克。三式中型坦克的戰鬥全重只有18.8噸,而四式、五式Ⅱ型坦克的戰鬥全重卻達到了約30噸和約35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