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18 天壇(T)

1997-18 天壇(T)

1997-18 天壇(T),屬於收藏品、郵票,印製機構遼寧省瀋陽郵電印刷廠。

郵票圖案

1997-18 天壇(T)1997-18 天壇(T)

郵票信息

志編號 1997-18
名稱 天壇(T)
全套枚數 4
全套面值 4.00元
發行機構 郵電部
整版枚數 16(4×4),橫2枚連印
版別 膠版
發行日期 1997-10-16
全套售價 4.00元
印製機構 遼寧省瀋陽郵電印刷廠
設計者 馬剛、王虎鳴
圖序 票圖名稱 面值(元) 票規格(mm) 齒孔度數 發行量(萬)
4-1 祈年殿 0.50 50×30 P12 3429.25
4-2 皇穹宇 0.50 50×30 P12 3429.25
4-3 圜丘 1.50 50×30 P12 2648.55
4-4 齋宮 1.50 50×30 P12 2648.55

郵票介紹

天壇,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築群。位於北京崇文區天橋南大街和永定門大街東側,是“圜丘”、“祈谷”二壇的總稱,為明、清兩代皇帝祈天、祈禱豐年和祈雨的場所。每年冬至、正月上辛日和孟夏(夏季的首月),皇帝要到天壇來舉行祭天、祈谷和祈雨儀式。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建都南京後,即在南京鐘山之陽建圜丘以祭天,鐘山之陰建方澤以祭地。1403年明成祖朱棣繼位後,決定遷都北京,並於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開始在北京興建宮殿壇廟。天壇建於1420年,初名天地壇。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在天地壇大祀殿南建圜丘以祭天,在京城北建方澤以祭地,同時建日壇及月壇。圜丘竣工後,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皇帝下旨:“圜丘、方澤今後稱天壇、地壇。”明確了分祀天地之制。天壇有壇牆兩重,分內壇牆和外壇牆,俯視整個壇牆形狀為“北圓南方”。外壇牆周長為6553米,南北牆距1657米,東西牆距1703米,牆內總面積約273萬平方米。外壇牆的東南北三面原無門,只有西邊有門兩座:北部叫“祈谷壇門”;南部稱為“圜丘壇門”。解放後增修了東門和北門,現在的南門是拆除外壇南牆後,暴露出來的內壇南門“昭亨門”。內壇牆周長為4152米,南北牆距1283米,東西牆距1025米,牆高3.53米,內壇總面積約130萬平方米。內壇中間有一道東西向的隔牆,與內壇東西牆相連線,將圜丘、祈谷兩壇分成兩部分。圜丘壇部分,東南西三面開有泰元、昭亨、廣利三門,北門叫成貞門,開在北面隔牆凸出部位的正中。此外,成貞門以西的隔牆上,還有三間方形大門以溝通兩壇。在祈谷壇部分,東西北三面內壇牆上,亦各闢一門,俗稱東天門、西天門和北天門。
天壇建築擺脫了歷來以中軸線對稱的布局設計,內壇並不在外壇的南北正中線上,祈年殿和圜丘壇的中心聯線和東西內壇牆的距離也不相等,即不在內壇的南北正中線上,內壇位於外壇內偏東,內壇中軸線又在內壇偏東。這樣的布局使軸線和外壇西牆的距離能延長近200米。對於原來只有西門出入的天壇來說,能夠使人進入時頓感視野開闊,建築宏偉。連線南北兩壇的軸線是一座長360米、寬28米、高2.5米的磚石台,這座台基稱為“神道”,又稱“海墁大道”,也叫“丹陛橋”,它表示上天庭要經過遙遠漫長的路程。在丹陛橋和東西天門相對的位置上,有一條曲尺形、拱券頂的隧道穿過台基,這是祭祀用的牲畜從犧牲所趕往宰牲亭的通道,名走牲路。
天壇建築群有別於我國乃至世界上任何一處王家宮殿園林,它有著中華民族極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近600年來,天壇在我國歷代皇帝和億萬人民心目中,是淨化心靈、祈禱太平、醒悟朝拜、禱告國泰民安與上蒼對話的神聖殿堂。楚圖南先生說:“神壇氣韻傳千古,天人協和理萬邦。”我國著名古建專家單士元先生評價道:天壇的地位是故宮所不能比的,也是英國的白金漢宮、法國的羅浮宮所不能比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博士在架設中美友誼之橋的過程中,曾11次蒞臨天壇,來仔細體味這座聖壇所蘊含的東方文化的獨特意境。新中國成立後,經過幾次修葺和綠化,如今已煥然一新,成為北京著名的遊覽勝地。
第1圖【天壇·祈年殿】在內壇北部的祈谷壇,為三層,圓形,上層直徑68.2米,高1.82米;中層直徑79.6米,高1.83米;下層直徑90.8米,高1.91米,總高5.56米。3層壇各出8階:南北兩面各三出,東西兩面各一出。各階皆為9級。3層壇面周圍均有石護欄,各層欄板數均為108塊,共324塊,護欄以下是須彌座式的壇座,護欄的望柱下面都有排水嘴。祈年殿就座落在祈谷壇上層壇面的正中,南向,前為祈年門,建於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初名大祀殿。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改建,稱大亨殿,這時的三層檐為三色瓦,從上至下依次為藍、黃、綠。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再次整修,將三層檐瓦一律改為純青琉璃瓦,並更名為“祈年殿”。光緒十五年八月二十四日(公元1889年9月18日)焚毀於雷火。次年開始重建,歷時6年,於光緒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才完工。現在的祈年殿是1970年10月開工重建,1971年9月完工的。殿內北側圓形石台上的雕龍寶座和東西兩側石台上的寶座,分別安放上帝神主和皇帝祖先神主,寶座後都有木質浮雕屏風。每年正月上辛日,皇帝率領王公大臣和文武百官來此叩頭禮拜,祈禱豐年,遇到天旱,還來此祈雨。郵票畫面以潔淨恢宏的天空和幾簇祥云為背景,襯托出天壇主體建築,即祈年殿的莊嚴肅穆、輝煌巍峨,寓意這座壇殿的寂靜祥和與神聖不可褻瀆的理念。
第2圖【天壇·皇穹字】位於圜丘的北面,是放置圜丘神牌的地方,建於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初名泰神殿,後改為皇穹宇,原是一座重檐圓頂的殿堂。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改建成單檐圓形亭子式殿堂。殿高19.2米,直徑15.6米,藍琉璃筒瓦,攢尖頂,鎏金寶頂,漢白玉石台基,周圍有石護欄,東西南三面有台階各14級,殿內天花板為貼金龍鳳,8根金柱上為貼金纏技蓮,殿正中布置了漢白玉雕花石座,座上設龕,供奉“皇天上帝”神牌,其前方兩側各有4個方石台,是放置清代8個祖先神牌的地方。皇穹宇兩側,各有配殿5間,也是從前收藏配祀神牌的地方。皇穹宇和東西配殿用一座圓形牆壁圍起來,因為圍牆的弧度建築得很規則,牆身又磨磚對縫,非常光滑,從一面對牆壁小聲說話,另一面牆壁上能清晰地聽到話音,這就是著名的“回音壁”。此外,還有皇穹宇三間石、對話石等。郵票畫面以一片近乎神秘的空間色彩縈繞皇穹宇的殿頂,來渲染一種純樸的古代宗教思想氛圍,圖案上回音壁外鬱鬱蔥蔥的松柏古樹,表現了這處皇家園林的宏大盛景。左下角一枝九龍柏,則寓意一條巨龍直對殿頂騰空而躍,融入蒼天,也寄寓著設計者對中華巨龍騰飛的祈願。
第3圖【天壇·圜丘】圜丘壇也叫祭天台,是天壇的主要建築,皇帝祭天的大禮,就在這裡舉行。它建於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曾大加擴建。明朝的圜丘壇是用藍色琉璃磚築成的,間或用了一些漢白玉石料,同時建成了三庫、神廚、神庫、宰牲亭等。待清乾隆擴建時,將壇面全部換成了艾葉青石,這種石料來自京郊房山區,石質潤滑、細膩,硬而耐久。壇為圓形以象天,南向,分為三層,每層四面出階各9級。上層壇面中央是一塊圓形中心石,外鋪扇面狀弧形石塊9圈,內圈9塊,每向外一圈數量遞增9塊,第九圈為81塊;二、三層壇面也按此排列,每層四周的欄板數目和台階也是9或9的倍數。古代以奇數為陽數,而9又為陽數的最高數值,這種布局,正體現了古代對周天分布的認識。圜丘壇外圍有趟牆兩重,內士蠹圓形,外士妻方形,地牆四面各有4柱3扇白石欞星1]一座。圜丘壇以東,建有神廚、神庫、三庫、宰牲亭等,用以收藏祭器、樂器和備制祭品。圜丘壇東南方有一座燔柴爐,祭祀時,用松柏木點上火,將事先宰好的一頭小牛犢送入爐內燃燒,在整個祭天儀式中,此爐一直不熄火。在西南方,有望燈台,上設長桿,高懸大燈籠,因皇帝祭天,都在黎明前舉行,此燈用來照明。此外還有燎爐12個,在儀式結束時,點起所有的燎爐,將“祝板”、“祝帛”等供品送入爐內燃燒,做為祭天儀式的結束。郵票畫面以浩瀚無垠的蔚藍天空為背景,襯托出獨具特色的白欞門與圜丘主體,寄寓凡人在圜丘台上與上蒼對話的意境。
第4圖【天壇·齋宮】位於祈谷壇的西南部。皇帝到天壇祭天,需齋戒三天,其中兩天在故宮進行,最後一天要到齋宮來齋戒。齋宮建於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重修,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嘉慶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都曾重修。其坐西朝東,呈正方形,面積4萬平方米。主體建築有正殿和寢宮,都是綠琉璃筒瓦頂。正殿為仿木磚石結構的裝飾廡殿頂,共5間,內部為拱券頂,無梁檁,故稱“無梁殿”。殿內有寶座、齋戒銅人石亭、時辰亭,為皇帝齋戒處。寢宮在正殿之後,亦為5間,是皇帝齋宿時的住處,旁有薰沐殿,供沐浴之用。另外,由於皇帝在此居住,因此,防禦性設施完備,共設定了內外兩道壕溝和宮牆,形成戒備森嚴的防禦體系。郵票畫面則以格外潔淨的寫意,來表達歷代帝王淨身齋戒的寂靜氛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